陈慧娟
任务群阐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决策。因此可以说,传播媒介的发展不仅延伸了“人类的器官”,还延伸了“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提高我们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活;引导我们从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和辨识媒介信息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了解、运用并参与真实的日常信息生活,认识不同传播媒介的性质、特点、作用等,学会恰当使用各类传播媒介来发布和传播信息,在此过程中提升媒介运用的能力;同时建立辨识媒介信息的原则、策略,明辨信息真伪的同时,养成探究信息失真原因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媒介运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在公共传播中的责任感,提高客观理性的媒介素养。
方法指津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辨析”两条学习主线,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通过调查、访谈、合作探讨等方式,了解和归纳纸质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比较、分析不同媒介的语用特征,根据介质和受众差异,进行不同媒介信息表述和呈现方式的转换尝试,如同一内容在宣传推广方案、启事、微电影制作中的不同表达风格,同一信息在广播、报纸、网络平台等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有效传播信息的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二、掌握辨识媒介信息的基本方法
1.关注信息来源
养成核查信息来源的习惯,了解信息来源优先级,把握主要媒体或品牌的立场,从正规官方渠道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如党报党刊、政府官网、电视、广播、机构单位的官方公众号等。
2.把握细节要点
推敲信息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细节是否可靠,对知识学术类信息,要关注其资料是否翔实,概念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有无充分的文献资料、参考文件等引证素材;对事件类信息,要注意是否有清晰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细节,对影像信息要保留怀疑,因为假新闻中经常会穿插人工合成的影像材料来以假乱真。
3.分析传播意图
分析信息传播的情境和意图,从声音(语言)和画面两个方面去分析信息发布者的关注点、侧重点和潜在的意图,判断其中的价值导向。
能力提升
【任务一】
辨析下面两则新闻事件,分析其作伪手段及原因。
(一)2022年5月6日××新闻消息,一个6人的博士团队被一道数学方程困扰4个月。后来,团队中的成员托一位北大的朋友尝试让“韦神”来解决,结果“韦神”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团队为了感谢“韦神”,想给他一定的现金答谢,但是“韦神”坚决不要,并表示题很简单了,无需答谢。后来,该团队再三坚持,给“韦神”充值了公交卡。对此,北大数学院院长表示:别人做不出来,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事。他还表示:第一,韦东奕人很聪明;第二,他专心于数学,生活方式简朴,我们尊重他的意愿。
(二)“中国××新闻网”微博发布图片报道:2022年2月15日,湖北武汉迎来降雪。武汉一小区雪地里书写着巨大的“中国”字样,还画有一只紧握的拳头。武漢加油,中国加油!(××社记者摄)。同日,××传媒集团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震撼!大连雪地上惊现硬核一幕》。这则报道中的图片与“中国××新闻网”的图片完全一样。报道称,该雪地画出现于“旅顺口区登峰街道一小区内”“一位女老师在雪地里画出象征加油的手,并在下面写上了‘中国’二字”“这位女老师的朋友‘海之蓝’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将这一画面拍下,发布到了网络上”。
学生讨论:
张宇哲:“韦神”的新闻中漏洞明显,比如新闻传播者“××新闻”不是正规媒体,其新闻来源是“网传”,所谓的“6人团队”性质不清,接受采访的“北大数学院院长”也没有姓名,事件发展的时间线索不清晰,多用“后来”这样不确切的词语。
李洁:我看过后续“××窗”对韦东奕的采访,对于传闻,韦东奕明确表示:“确实没有这回事,这是假新闻。”另外,对传言中“哈佛大学免考英语、破格邀他入学”的说法,韦东奕也辟谣了:“网上有些消息是假的,哈佛没找过我。”韦东奕因为一段采访视频走红,随后被央视网报道,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闻”利用韦东奕的热度制造假新闻,蹭热度的嫌疑太明显了。
李文征:第二则新闻事件的真相是,这幅作品既不出自武汉,也不出自大连,而是山东寿光一位网友的作品。我查到2022年2月16号“×××新闻”发布消息:“原创者告诉记者,他接到不少好友发来的消息,称他的作品被冒用了,拍摄时间、地点和拍摄者都被篡改。为了给记者印证巨幅‘中国加油’照片是自己的创作,他发来小区广场的现状,以及从不同角度拍下的照片,花台与停靠车辆都能与原作对上号。”于是,当天“中国××新闻网”在微博发布致歉信,为审核把关不严给广大网友带来误解和困扰表达歉意。
【任务二】
学生会准备请某校传媒专业的徐老师给全校学生做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如何练就火眼金睛”的讲座,请小组成员们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如宣传布告栏、学校广播站、学校微信公众号、校报“秀水潮”等。
任务解析:
布告栏适合讲座活动信息的发布,可以设计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内容上要突出讲座的主要信息,如主题、时间、地点、主讲人等,图文颜色、排版要协调并醒目,在视觉上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便于大家知晓并记住信息。
学校广播站可以做广告式宣传,在撰写广播稿时要注意,尽量不用生僻字、同音字等,以免造成听者的误解。同时还要注意,广播是在听众“非专注”的场景下进行信息传播的,所以重要的或复杂难记的信息可以增加播送频次,多用短句,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校报作为纸媒适合做相对详细的信息补充,如讲座发起的背景和动机、主讲人在传媒教育教学领域已取得的成果、有趣的经历、讲座流程,以及过程中可能有的活动介绍等。
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投票、留言提问等方式,收集师生们在辩识和运用多种媒介信息时遇到的问题,为讲座活动造势,同时也为讲座内容、侧重点和流程安排等提供参考。
教师总结
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传统新闻传播中的受众开始兼具接受和传播功能。生活中,新闻“反转”“翻车”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受众,我们要掌握使用各类可靠信息源查找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擦亮双眼,怀有质疑精神,对信息作理性的辨析;作为传播者,我们要主动探究各类传播媒介的特点,利用媒介优势,撰写有特色的方案、信息等,更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传播的内容和行为负责,追求信息的“真”“善”“美”。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