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農业鼠害整整“斗争”了36年。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鼠害研究专家杨再学。
为了摸清老鼠的活动、繁殖、危害规律,杨再学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之间往返。每一项调查、每一次解剖,他都会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全面总结。几十年来,杨再学记的笔记有上百本。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设有一间鼠害资料室,存放着30多年来的文献材料。“研究贵州鼠害问题,我们这里的资料非常全。全国各地植保、鼠害专家经常来电来函或是亲自前来查阅资料。”杨再学自豪地说。
30多年从事植保和鼠害研究,杨再学始终一丝不苟。杨再学从1996年开始任贵州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组长。在杨再学的带领下,贵州防治鼠害的成绩显著。20世纪80年代贵州的鼠密度是15%,如今已下降到3%-5%。在他的推广下,一种不需要鼠药就可灭鼠的绿色防控技术“围栏灭鼠法”,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各种生态环境类型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30多年来,杨再学从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成为知名鼠害研究专家。其间,有不少单位邀请他去他们那里工作,并提供不错的待遇,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选择留在家乡余庆。他说,无论干什么事业,只要热爱,并坚持用一生心血去钻研,在基层也可以干出成绩。面对满墙的荣誉,杨再学没有陶醉其中,而是一如既往、默默无闻地继续开展鼠害研究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素材解读
1.热爱家乡。杨再学一直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为防治鼠害努力奋斗着,成绩显著。杨再学之所以选择与鼠害斗争,是因为他心怀家乡,挂念农业发展。
2.默默奉献。杨再学36年来默默奉献,在田间地头搜集第一手资料,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严谨细致地做好笔记,用心推广灭鼠方法,一直在基层一线奋战着。
◆适用话题
默默奉献 追求梦想 热爱家乡 基层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