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喻
读冯至先生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似在聆听一位老人讲述那久远的传说,平静的语调中带着一种魔力,将我引向时光深处,去感受遥远生命的气息。
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如此独特的表达效果呢?通过反复诵读,我认为这与作者巧妙运用转折连词“但是”有莫大的关系。
一个“但是”,出其不意,吊足胃口。如,“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这个转折复句,前半部分写对山林印象——原生态,不会有人烟,和众多山林一样,“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但是”突转,通过描写石路残迹,不动声色地引出消逝了的山村,暗示了这座山林与众不同的变化,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一个“但是”,曲径通幽,别有意蕴。如,“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这个转折复句,前半部分通过写眼前所见,说明山村消逝得无声无息,表现了人类在时光面前的无力感;“但是”句通过写地方名称说明山村曾真实存在过,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一个“但是”,转移话题,丰富内涵。如,“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它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前半部分通过写自己望树时的感受,凸显了加利树高高耸立的特点,“但是”转移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移植加利树是山村消逝以后的事情,山村如今长满了高大的加利树,时光改变了一切。
一个“但是”,由表及里,升华语意。如,“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前半部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乱草中花朵的外形特点,“但是”转入对花朵精神的论述,赋予自然的花朵以人文的色彩。
一个“但”,巧妙关联,彰顯主题。如,“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前半部分写山林所见对自己的影响,“但”之后由己及人、由今思古,推想山林之于村庄的作用,突出了自然之于人类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折连词“但是”的巧妙运用,让平淡的文字平添了许多意蕴,吸引着我一步步走入作品深处。
【湖北黄梅县第一中学高二(25)班】
◆点评
本文以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篇:开篇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提出个性化的阅读见解;中间以文本例句为依托从五方面分条概括了“但是”一词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方面的功效;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呼应。结构井然,层次分明。作文切入点小而新,引评结合,详略得当,分析紧扣文本,有理有据,主题突出,表达流畅,是一篇规范的语言鉴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