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新
续范亭在延安第一次见到朱德时,没想到这位扬名四海的三军统帅居然朴素得犹如一个农家老翁。续范亭感慨之余,挥笔写下:“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亲切和蔼田舍翁。”短短数语,朱德独具的风采便跃然纸上。作为全党全军的清廉典范,朱德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在军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清风正气、廉洁自律的不朽丰碑。在抗战初期,朱德在写给前妻的三封家书中,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两袖清风,殷殷嘱托,堪称清廉楷模,风范长存。
抗战的号角吹响后,朱德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挥笔写下抗日誓言:“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他肩负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重托,率领八路军总部于9月6日从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出发,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烽火岁月急,家书抵万金。朱德在率领八路军总部出发的前一天,给远在四川省南溪县的前妻陈玉珍写了阔别十多年的第一封信。陈玉珍是朱德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在川中家乡的得力贤内助。1917年二人结婚,南昌起义后朱德追求革命真理,远走他乡,动荡的时局,国民党的通缉,让多年征战在外的朱德和家人早已音讯全无。直到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朱德才有机会和四川的亲友书信往来。这封信是战火中的牵挂,是十多年的思念,是朱德对家中亲人近况的询问,也是在向家人报告自己的平安和战况。
玉珍:
别久念甚。我以革命工作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受到何等程度。……对日战争,我们有信心有把握打胜日本。如理书等可到前线来看我,也可以送他们读书。我从没有过一文钱,来时需带一些钱来我用。自别了你后,我的行动谅你是知道的,不再说,此问近好。
刘钟
9月5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朱德坚信正义之战必胜,“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胜日本”。信件最后的署名“刘钟”,是朱德以养母刘氏和生母钟氏之姓所取的化名。在信中,跃然纸上的是他爱家而不得顾,想要报答老母亲“生养之恩”的家国情怀,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寻,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品质,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操。
在信中,朱德嘱托家人:“我从没有过一文钱,来时需带一些钱来我用。”爱国情怀,清廉形象跃然纸上。纵然是驰骋抗日疆场的八路军总指挥,他从不在意自己的酬劳,也早已将名利抛之脑后,心之所系却是“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收到信后的陈玉珍激动万分,她小心翼翼地照料着朱德一家老小,保护着他们的安全,为他们擎起一片天。将家中境况一并在回信中告知。收到信的朱德又写下了第二封家书。
玉珍:
9月12日的信于27日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日。……至于那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昨廿四五两日,我们的八路军参加上打了几个小胜仗,夺得大炮一门,弹两千多发,战车七十四辆,打死敌人千多个,俘二百多,得军用品很多,全线士气为之一壮。……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
朱德
9月27日
1937年9月,朱德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后,不顾舟车劳顿,旋即开展各项抗日活动。21日,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抵达太原,与周恩来从太原赶往代县太和岭口会见国民党第二战区阎锡山,商谈八路军游击地区、军队驻扎及兵力使用变更等问题。23日,朱德回到五台县南茹村的八路军总部。进入作战室后,朱德立即与彭德怀商谈第115师在平型关一带相机打击日军的问题。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朱德在这封家书里写的就是此间的事情。在他看来,抗日战场需要的是“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对于战况,他认为只是“打了几个小胜仗”,他有着坚定的、必胜的信念。对于自己,则是“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这样一位清贫的八路军总司令,甚至在想接济自己的两位老母亲二百元时,还不得不求助于川中好友戴与龄——“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两百元中币”。战功赫赫却如此清贫,威名远扬却仍旧清廉,朱德清正廉洁的崇高风范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八路军将士的榜样。
玉珍:
由南溪来信数封均收到,悉一切情形,又家中朱理书来信亦悉。许明扬近到我处,见面亦谈及家中情况,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至于你的生活,切不要依赖我,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共苦,决非虚语。……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朱德
11月6日 山西昔阳县
这是1937年11月6日,朱德在山西省昔阳县给陈玉珍寄去的第三封家书。10月间,朱德指挥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忻口战役,并取得胜利。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此役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较好的一次战役。八路军进入山西一个多月,便在山西和华北抗日前线创造了良好的局面,成为坚持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战场上,朱德指挥若定,决胜千里,是运筹帷幄的八路军总司令;战场外,朱德甘于清贫,清廉节俭,是朴素的“田家翁”,慈祥的长者。即便家中情况“已不成样子”,朱德也没有想过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私,甚至告诉家人,“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共苦,决非虚语”。数月间,接连三封信,是对亲人的挂怀和思念,也是对后辈的期望和守护。朱德胸怀国家安危、人民幸福,把自己的利益抛诸脑后。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他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朱德是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楷模,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