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市广播电视台:龙彦谚
实践表明,只有给予受众需求充分的尊重,才能使电视新闻得到高效传播,这对新闻编辑进行改革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从受众需求层面出发对电视新闻加以分析能够发现,新闻编辑所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不理想、内容单一和形式固定等方面,未来从业人员应以此为切入点,根据不同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对新闻编辑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达到推动电视媒体快速发展的目的。
作为新闻传播主体,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无法被替代的作用,准确掌握其需求,可以使新闻传播效果最大程度接近预期。研究发现,受众需求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时效需求。人们普遍希望能够及时了解新闻并获得自身所需资讯。新形势下,随着新闻获取途径的增多,时效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电视台而言,只有不断增强自身时效性,才能得到稳定且高效的发展。②内容需求。人们观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有3个,分别是获取新闻资讯、了解政策及政治形势、开阔眼界并充实知识。这也给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以不同受众的需求为落脚点,打造相应的新闻节目,确保受众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③真实性需求。新闻编辑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为受众提供真实且可靠的信息,确保电视新闻所具有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负责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应当全面了解并掌握受众需求,并根据受众需求对新闻节目加以调整,由此保证电视新闻和受众需求高度重合。新形势下,受众需求逐渐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调查表明,受众针对电视新闻所提出需求相对固定,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新形势下,受众针对电视新闻信息含量所提出要求有所提高,这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及资讯的平台有所增多,这也给电视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要想获得受众的青睐,关键是要根据受众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此举一方面能够增强电视媒体所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受众黏度、忠诚度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现阶段,工作人员应坚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对媒体及受众进行科学定位,针对受众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新闻信息。
近几年,人们对新闻传播所具有时效性的要求较以往有所提高,新闻媒体应对时效性引起重视,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固有优势,从容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是否新奇逐渐引起受众重视,内容同质化、单一枯燥的新闻,已无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以往有所增多,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新奇性,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受众目光,从而使传播效果达到预期。
无论从心理还是从地域层面看,与受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闻,均能够展现出较其他类型新闻更理想的价值,同时其传播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综上所述,工作人员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时,应对接近性需求引起重视。
新时期,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受众越来越关注电视新闻的审美性以及真实性,其中,审美性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强化电视新闻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易读性,充分满足受众对审美体验的诉求以及审美期待,使得电视新闻具有更为强大的竞争力。真实性不仅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还是电视媒体增强公信力的关键,可以说,只有真实且全面地呈现新闻事件,确保受众所拥有知情权得到充分满足,才能使电视媒体拥有良好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这对电视媒体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媒体的诞生,无形中提高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应当做到守正创新,由此做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使电视新闻得到稳定发展。目前,新媒体给电视媒体所产生影响日益凸显,常规新闻编辑模式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时效性有待提高。电视新闻存在时效性不理想的情况,受众通过电视所获取资讯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电视新闻多采取画面解说的播报方式,而未能将图片、声音与影像充分结合,在调动受众感官、满足受众所提出感官需求方面所能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其次,新闻形式固定。电视新闻形式以记者报道+主持人播报为主,难以做到与受众实时互动,既无法激发受众参与热情,又无法使新闻得到高效传播。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一部分电视台选择对新媒体、新闻节目进行结合,但在互动性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新媒体所具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新闻内容单一。电视新闻具有传播模式固定、播报语气和语言单一的问题,极易与时代脱轨,导致新闻无法激发受众热情,若不尽快解决该问题,不仅会使受众出现审美疲劳,还会造成黏度下降、受众流失的情况。
对新闻受众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该群体选择、接受新闻的过程与选择并处理新闻的过程高度重合,受众需求的影响有目共睹。简单来说,就是新形势下,受新媒体发展影响,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所增多,这一趋势给电视媒体所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视媒体应保证自身所制作并播出的新闻节目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受众目光,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得到高效传播。考虑到信息需求通常会给信息选择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想确保电视台所播报新闻节目满足受众期待,关键是要以受众信息需求为导向,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电视台一方面要凭借信息传播创造相应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通过信息传播打造相应的品牌并塑造良好形象,确保新闻节目所创造经济效益能够达到理想水平。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对电视新闻所具有传播成效进行提升,已成为新闻编辑人员的主要工作,要想尽快实现该目标,关键是要以受众需求为落脚点,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对既有信息素材加以整合,根据所掌握素材确定相应的呈现形式以及传播方式,最大程度增强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确保受众能够对节目内容形成深刻印象,使新闻传播效果达到预期。
为保证电视新闻所具有信息含量达到预期,需要工作人员以新闻主题为落脚点,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删减,在保留有效信息、重要信息的前提下,删除无用信息,真正做到利用有限的时间,向受众传递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另外,下列做法同样能够提高信息含量:一是剪辑新闻节目时,确保各单元无缝衔接。二是以两微一端、官网为载体,发布与新闻主题相关的补充信息,例如,新闻背景。三是充分利用超链接技术,对相关报道加以整合,为受众了解所需资讯提供便利。
新闻编辑改革的侧重点有两个,分别是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只有做到双管齐下,才能使电视新闻所具有综合效益得到有力保障,进而使电视新闻得到快速发展。在对新闻形式加以创新时,应重点关注文字、图像还有声音,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既有可视化元素,通过将声音、动画与可视元素充分结合的方式,丰富新闻的内容及画面,由此达到对受众兴趣加以激发的目的,受众黏度往往会因此而得到显著增强。除此之外,还应对互动形式加以创新。在强调社会民主化的当下,人们表达欲望空前强烈,为受众提供相应的途径或平台,使受众参与电视新闻的传播,同样具有增强受众黏度的效果。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或微博等载体,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在播报新闻的同时,向受众提出“大家是否遭遇过类似事件?”“大家在遭遇类似事件时,采取了哪种处理方案?”等问题,引导受众结合新闻内容对问题答案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提高电视新闻所具有互动性,使电视新闻更具竞争力。
电视新闻的价值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为受众提供所需服务,引导受众,最大程度吸引受众目光。以往,电视节目受播报时长、播报时间制约,难以扩展信息资源,导致受众针对新闻信息所提出深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新时期,上述问题迎刃而解,电视新闻能够依托新媒体,对新闻形式、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包装新闻内容,确保受众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新闻节目的影响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狗伤人事件为例,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在微博等平台开设相应版块,详细介绍狂犬病相关信息,并对如何接种狂犬疫苗加以说明。再例如,通过直播的方式播报热点新闻,与此同时,在微博等平台推送相应的文章,主动和受众展开互动,有选择性地播发受众评论及留言,打造闭环互动模式。对于突发事件,可以先通过微信、微博等载体对新闻内容进行播报,再根据所掌握资料制作新闻节目,确保新闻信息具备良好时效性,使电视媒体所具有引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还可以创造性地引入受众播报这一全新模式,鼓励受众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录制视频,并将视频上传至指定平台,由工作人员负责筛选并播报,此举一方面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新闻内容始终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并丰富新闻内容,才能使电视新闻拥有强大生命力。新闻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丰富新闻内容:其一,坚持以刚柔并济为导向,在科学整合自身所掌握资料的前提下,酌情搭配相关素材,以免新闻内容过于单一,导致无法激发受众兴趣。此外,还应对全新传播途径进行探索,凭借相对柔和的方式,逐步引导受众的情感。其二,科学使用播音技巧,对播报方式做出创新。例如,严格控制书面用语的使用频率,增加大众化口语的占比,确保受众能够快速理解新闻的内容,再例如,对新闻语言所具有逻辑性加以凸显,以明确的情感态度为抓手,引导新闻舆论,与此同时,还要对内容进行优化,通过解说画面等方式,使受众对新闻具有更加全面且准确的了解。
作为央视所打造的一档新闻节目,新闻直播间成功凭借朱广权极具趣味性的段子走红网络。例如,在播报海南降温这一新闻时,朱广权幽默地指出——如果电视机前的你有前往海南避寒的打算,不过是由一个冰箱转移到另外一个冰箱。真正做到凭借简明扼要的话语,对“海南降温”的信息进行传递;再例如,播报股票新闻时,朱广权指出,股市具有“赚钱一起狂、赔钱自己扛”的特点,通过风趣且幽默的方式,告知受众股票存在风险,在加深受众对该信息所形成记忆的同时,使新闻价值得以实现。段子播报模式走红后,多地网友纷纷加入模仿朱广权播报新闻的队伍,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将网络用语、网络段子融入电视新闻,同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健康新闻为例,该节目的主持人首度在节目中加入吃土、C位出道等常见网络用语,事实证明,此举一方面使节目的趣味性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缩短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通过增强受众黏性的方式,使传播效果得到有力保障。
5.4.1 坚持以人为本
调查结果表明,人们针对电视新闻所提出需求通常集中在两个层面上,分别是时效性和内容质量,其中,受众要求新闻时效性的原因,主要是希望自身能够快速获取相关资讯,与他人交流时掌握主动权。在内容质量方面,由于电视新闻时长、播出时间相对固定,具有无法随意重播、无法播放单条新闻的特点,对受众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要想使电视新闻发挥出应有作用,关键是要从受众立场出发,根据受众需求和偏好对新闻内容加以调整,同时确定新闻中心词,为受众了解并收集信息提供便利。
5.4.2 大力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对新闻编辑改革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强化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选题并进行报道,真正做到利用电视新闻引导受众思维,使电视新闻在舆论引导方面所具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某地苹果滞销的新闻为例,工作人员可以将农民的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细致描述农民神态的方式,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最大程度引发共鸣,使传播效果达到预期。要想实现该目标,关键是要将培训工作提上日程,定期面向工作人员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在激发该群体创新意识的前提下,为新闻的质量及影响力提供保障。
受众需求对新闻编辑改革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工作人员应对受众需求引起重视,不断强化受众意识,并在该意识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新闻编辑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增加信息含量、改善受众体验、强化时效性以及创新新闻内容与形式等措施,使新闻编辑和受众需求高度重合,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前提下,为新闻高效传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