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性和媒体机遇

2023-04-16 13:09:34宣城日报社张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内容

■ 宣城日报社:张蓉

1.移动短视频的发展溯源

1.1 国外现状

手机短视频技术应用发源于美洲,于2001年初面世的短视频共享使用Viddy可以录制约十五秒钟视讯,并与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会化网络平台进行互动,目前用户规模已超过五千万。在2011年3月,移动视频技术应用Socialcam问世,在两日内已增加客户约四百万。而Twitter则在2013年1月上线了Vine,客户可以录制约六秒钟视讯,并进行同步共享,目前每日有约四千万视讯上传量。在2013年6月,Facebook旗下的传统照片社区软件Instagram也增加了十五秒钟的短视频分享能力,其注册用户数规模已超过了2亿。另外,Givit、Threadlife、Keek等短视频软件,也取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1.2 国内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内的QQ、微博、微信、陌陌等手机社区应用软件的迅速普及,进一步激活了年轻人群体社交功能,并逐渐培育了碎片化的内容消费行为,国内网络社区环境也日趋完善。2013年8月底和9月底,由新浪、腾讯二大网络社区巨头分别发布的短视频产品秒拍和微视,分别拥有了十秒和八秒的短片制作与上传功能。2014年1月,阿里的社会化平台来往宣布,全新上线九秒短视频拍摄和共享功能。3月初,新版陌陌增加了三十秒短视频功能,美图集团也发布了短视频应用美拍,截至2015年5月,美拍用户数量已突破了1.4亿。

2.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性

2.1 传播范围大

移动短视频的优势是传播规模较大。移动短视频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有着直接关联,在信息时代不断增长的历史背景下,各类型信息的传播频率不断增加,传播规模也日益扩大,移动短视频就能够迅速流传,在这个信息时代传播频次的增加为短视频的传播规模增大,创造了基本条件。由于移动短视频时间一般很短,通常不大于五分钟,但一般都在几十秒之内,它可以让消费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短视频的所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筛选,从而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群圈中进行扩散传播,分享短视频,从而进行裂变推广,进而进一步拓展了短视频传播的规模。短视频传播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还和中国当前使用网络数量的日益增多有关,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等在我国区域内使用的普遍,移动短视频也逐步由都市走向了偏远地区,而有互联网的农村地区也逐渐能够接收到有关移动短视频的信息。同时移动短视频信息的文字简洁易懂,更拓展了传播的覆盖面和广泛性。

2.2 内容自由灵活

移动短视频具备了信息内容自由灵动的传播特点。在信息时代下,各形式的宣传内容信息均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传递。而移动短视频最大的内容特征就是其时长较短,因此短视频能够采用文字编辑等方法将重要资讯、关键内容提取起来,从而进行高效率、高速度的资讯传递。但同时也因为短视频时长的限制,在内容设计上就必须以创新方法将短视频内容进行表达。短视频的传递信息内容通常为一段时间较长叙事中,对立利益冲突较为激烈、艺术表现形式较为亮眼的精华部分,借此来抓住听众的眼睛,从而达到不错的宣传效果。同时由于其时长较短,内容生产的速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制作成本相比于长影片来说也比较节省。当前,大部分移动短影片的主要内容创作者都是数个人,甚至十人以内的小作坊式自媒体工作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脚本设计、视频制作、视频剪辑与制作等大量工作,以提高内容制作的效率。而上述特点也导致了移动短影片的内容制作较为自主且灵活,可以紧随时尚风潮和时事热点完成大量内容生产。

2.3 具有一定互动性

现阶段的移动短视频存在着特定的交互。可以利用留言、点赞、关心、收集等各种功能,完成与广大受众和信息内容生产商的交互。而移动短视频的交互也迎合了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短视频创作者与广大受众相互之间需要有某种交流,以方便短视频创作者直接地知道广大受众需要,从而了解广大受众的喜好,以便于生产出更加契合广大受众需要的短视频内容。而另一方面,移动短视频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利用广大受众和创作者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把在信息内容传递中形成的情感影响转换为经济效益,进行流量变现。因此移动短视频的互动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实用价值。而随着移动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其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也将会进一步发展。

3.移动短视频的媒体机遇

任意一个新传统媒体的产生都可以产生报道文字和报道形式上的双重转变,而新闻报道网络的产生则使得中国传统网络通过新闻专题制定和社区研究能够更轻而易举地展开,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新闻标题的既定习惯。微博的出现,将促使传统媒体机构的长篇大论变成了约一百四十字的图文报道。而微视频所带来的大量应用,将势必促使新兴传媒组织做出一定的变革努力。

国内的短视频技术虽起步较晚,却发展得迅速,在新闻中短视频尽管还没有普遍使用,但已有了相应的尝试措施。

在重要的新闻报道中专题应用了短视频新闻,而国内新闻部门在重要的新闻报道中,对移动短视频技术也做出了较全面的运用。比如在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上,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社、中国网、京华时报、广州日报等诸多新闻媒体都为参会新闻记者提供了秒拍APP。另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会微海采》、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小丫跑两会》及央视国际频道《我有难题问首相》等都是新闻记者使用的秒拍全程,为网民开展了视讯采集交流。

2014年11 月,北京新华网络电视上线了超短新闻电视应用15秒,是中国业内的第一个电视短视频。十五秒内是手机录音的黄金时间,根据一般播音员语速能传达大约六十个字,而通过结合图文和声音的形式传达新闻内容,就能够非常完整地将一个消息表达得明白。在当前中国短新闻内容主攻于娱乐新闻的大背景下,新华网络电视背靠着新华社最强大的新闻资讯资源,成功打造了15秒资讯服务器,弥补了短视频传媒的应用领域短板。逐渐推出的网络短视频比官方平台微博更偏向于图文,秒拍、微视等都可说是微博的短视频版本,在微博发展初期,一些媒体也重建了报道内容,把原来网页上报道的新闻或普通报道文字,发展成更适合微博阅读习惯的一百四十字内容。如今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时代,部分传媒组织也推出了短视频平台,并累积了相当的用户。所以在秒拍网络平台上有众多新闻媒体官微账号,其中央视传媒粉丝3265万、经济日报粉丝119万、解放日报粉丝六百七十万,另外还有法制晚报粉丝604万,而上述网络平台所推出的也大都是网络视频报道的迷你版。

海外的新闻媒体在实现利用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价值上,主要有如下方式:①在报道时引入的大批短视频素材短录像丰富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式,不少报道单位在新闻播出时引入了来自Viddy、Instagram等网络平台上的大批短片信息,甚至还将完整的短视频新闻内容编辑成短影片,投放至移动等社交网络平台上观看。比如早在2013年的超级大台风海燕入侵菲律宾马尼拉之时,加拿大BBC电台有限公司便把有关短视频消息制成片段并在Instagram上播放,从而造成了粉丝规模的大幅增长。华尔街报纸也使用Instagram鼓励用户参与,《赫芬兰邮包》利用巨大的Instagram图片来给明星名流寄送生辰祝贺,《华盛顿邮报》则使用Instagram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②传统媒体已经在资讯产品中大量出现了短视频专栏,而目前正在手机短视频频社交领域大胆试点的当属加拿大BBC广播公司,而BBC的数字化资讯传播优势更加突出,其不仅拥有了官网、移动应用等新工具,还拥有了短视频点播服务如iPlayer等。在2014年,BBC还在Instagram上发布了由其电子创新研究室所开发的短视频新闻服务Instafax,专制十五秒的短录像资讯。每一条信息都大约用正三负五镜头讲述,而各个镜头上都会有一个醒目的文章简介,以弥补传统画外音服务所无法加入的不足。Instafax还具备了完整的片头和片尾音乐,除环境音效以外,在部分视频中还会添加适当的背景音乐以掌握节拍。这个新闻节目通过使用短视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形式,每档节目中直播一次重要的世界新闻内容。其社交媒体主编人ChrisHamilton表示,Instafax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活动、方便、社交化。2014年9月,BBC据报道在社区应用Line上发布了账号,旨在传递短视频新闻,不过第一年内就有了近1亿多的订阅者。

4.移动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4.1 传播模式发展

未来,移动设备的短视频广告格式将得到优化。现阶段的手机短视频往往是手机、计算平台等移动媒体,4G时代即将来临。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移动数据传输创造更便捷、更快捷的路径。这些基本的技术要求对短视频如何在移动端播放产生重大影响。在越来越广泛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提升短视频分享在移动设备上的传输速度和效率。短视频业务逐渐扩大现有覆盖范围,同时扩大覆盖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运营商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变化,都会影响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和形式。智能技术可以在未来交付过程阶段彻底改变短视频的交付模式。当前通过移动媒体传递短视频的方法正在朝着更多的行业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媒体从业者对国内消费者情绪的兴趣日益浓厚,这让他们在调整短视频时长方面变得更加明智和人性化。这使得短视频更符合观众的需求和呈现方式。未来,短视频标准化将是短视频投放的主要手段之一。

4.2 视频内容发展

移动短视频内容类型将会越来越多元化、商业化、更加个性化。当前移动短视频的内容类型很多,而且随着短视频制作数量的增多,这些类型多样化的信息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不论是日常生活类、纪实类、科普类、文艺类、工艺美术类、生活技术类等短视频信息内容,又或者带有一定商业特性的广告宣传类等短视频信息内容,都会极大地充实移动短视频的内涵,而人们在未来也将会接触到更多类型的移动短视频。移动短视频信息内容也将会更加具备商品化特征,短视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传播内容,很大部分短视频信息内容的创作者借此谋生,并通过短视频信息内容获得相应的利润,从而进行流量变现。和品牌方进行技术合作,甚至利用短录像进行产品的销售等,都属于高流量变现手段,而且随着短录像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进展,商业性成分也会越来越增加。同时移动短录像也会越来越个性化,而个性化是任何内容类传播媒体都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短录像作为一个根据受众需要而设计制造的内容产品,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设计。

4.3 互动功能发展

移动短视频的交互性将进一步发展。这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交互性、标准化和对话管理能力。这不仅仅是手机上的短视频。所有使用移动网络的新媒体都在继续开发交互式内容。改变技术和人们相互了解的方式。互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有助于内容作者获得更多营销流量。手机短视频的交互性也更加可控。这是因为流量代表了信息时代的核心价值。

5.结语

手机短视频正随着网络技术发达和视频剪辑技术的提高而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并受到广泛青睐。尽管移动短视频已适应了当前受众对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需求,但同时移动短视频也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使用,移动短视频的播放领域覆盖面已经很广,其目标受众群体也非常广泛;利用碎片型的结构特征和短小精悍的内容,移动短视频传播更加自由而灵活,短视频的内容碰撞激烈,极容易抓住观众注意力;由于消费者对互联网的使用日益深入,他们将其视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短视频的互动性将逐渐提升。

手机社区和短视频兴起三四年来,社会各界的看法基本上都是聚焦于市场发展规模和产业市场竞争力问题,但对关于新兴媒介市场发展与技术融合问题也普遍保留了观望情绪。而由于手机短视频使用的公众化,以及新媒介对短视频的大胆接受和善于革新,短视频也势必颠覆已有的消息传播格局,形成全新的传播生态。伴随着对互联网秩序的进一步规范,政府对于短视频的监管将会进一步强化,产生持续的传播学现象。当然,短视频技术给信息监管和隐私安全等方面所造成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期望随着科技的进展和机制的健全,为中国移动短视频健康发展铺平新道路。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现代情报(2020年9期)2020-09-06 13:25:22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法制博览(2020年6期)2020-07-16 03:49:06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商业研究(2016年6期)2016-05-14 07:12:45
微博中体育媒体人传播信息内容的研究
视听(2016年6期)2016-04-12 02:03:56
突发事件受灾者信息需求分析
现代情报(2013年5期)2013-04-29 02:04:53
使用Excel 2003制作电子版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