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探究

2023-04-16 02:15付承志关健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北海市防护林林木

付承志,关健超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 53000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南宁 530028

北海市是北部湾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岸线长500余km,境内以海拔100 m以下的平原台地为主,域内有大小河流93条,河流总长558.1 km,海域多年平均潮差超过2 m,具有潮差大的特点,属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区是广西热带风暴、暴潮、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一旦遭到台风、暴潮等袭击,产生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北海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1987年以来,北海市沿海防护林工程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6万hm2。据2020年度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结果,北海市乔木林地面积达11.3万hm2,红树林地0.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821万m3。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前的22.04%提高至2021年的32.8%,增加了48.8%,宜林海岸线基本实现合拢,宜林荒山、荒地、荒沙、荒滩等也绿化达标[1]。

防护林是北海市非常重要的林种,但受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北海市面临沿海陆地森林、红树林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调节和防灾减灾的功能,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受到破坏,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入侵形势严峻,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生态保护与修复需求迫切,亟须采取科学、合理的修复措施予以及时修复[2]。同时,北海市适宜造林地较少,北海市防护林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荒山造林向森林经营转变,从造林面积的数量扩张向森林质量的提高转变,迫切需要对退化林分进行改造,以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提高林地产出率。

1 北海市沿海防护林退化林分的概述

1.1 北海市沿海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特点

1.1.1 林分质量不高 北海市的重点公益林有相当部分面积为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树种单一、林分郁闭度高、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弱。北海市现有森林中,乔木林的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72.10 m3/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96.17 m3/hm2的74.9%。乔木林年平均生长量约3.5 m3/hm2,与马尾松、桉树速生丰产林年均生长量指标还存在差距,真正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的林分不多。多数地区的森林都存在纯林多、混交林少,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少的结构缺陷。森林总体质量不高,综合生产力水平低。以上森林资源特点说明了北海市森林林种结构不够合理,防护林比例过低;林分质量不高,防护功能减弱;大部分林分经营粗放,单产偏低。

1.1.2 树种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规划,北海市人工林树种以松、桉等常规用材树种为主,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发展缓慢。据统计,目前,北海市乔木林中松类和速生桉类面积占97.15%,其中,桉类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93%以上。树种结构不合理,采伐周期短,成熟林、大径材和珍贵用材比例小,森林防护功能下降,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3]。

1.2 退化林分修复难题

1.2.1 资金投入不足 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的费用包括规划、设计、调查、林地清理、整地、种苗、定植、管护、配套设施建设、检查验收等费用。除争取国家、省级投入改造资金外,其余大量的资金多数靠企业和林农自筹解决。由于防护林建设工程以生态效益为主,农民直接经济收益不高,有些防护林没有任何直接经济产出,加之有些工程实施区农民不仅得不到经济收入,还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以弥补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群众建设防护林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造林和育林的工作质量。许多企业和林农想改而无力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造工作的进展。

1.2.2 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退化防护林改造的技术要求较高,针对不同退化防护林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改造模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退化防护林改造任务量大、涉及面广,存在林业基层部门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任务难以得到落实的情况,这些因素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等情况,影响了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林业主的积极性。

2 北海市沿海防护林退化林分的原因

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灾害是导致北海市防护林退化的重要因素。对北海市的沿海防护林而言,频发的台风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因素、例如,2003年12号台风中心风力12级,由于风力大,持续时间长达9 h,使北海市遭受巨大损失。全市林木受害面积3.8万hm2,其中成林1.8万hm2、幼龄林面积1.7万hm2、经济果木林0.2万hm2、吹翻的房屋面积260 m2,吹坏房门15扇,吹倒围墙1 160 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 000余万元。2014年7月,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北海市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为3.2亿元,海岸基干林带遭受多次台风的袭击后,断枝折干,大部分变成了疏残林,局部出现断带、缺口,以致林带质量呈下降趋势,防护功能降低。

2.2 病虫害的影响

病害导致林木生长不良,生长量下降,甚至成片死亡;虫害则由于林木的叶、花、果实部分,被虫蛀蚀或吃光,进而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病虫害泛滥,病虫害在退化林地远比其他林地严重得多,主要是由于退化林地林木长势较差,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而造成的[4]。因此,病虫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退化林木的正常生长,导致林地退化;而林地退化又导致病虫害侵入,使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危害加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林地退化速度加快。由于反复的干旱、暴雨,使土壤缺水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而暴雨导致滑坡、岩崩损坏林相,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引起森林自我平衡修复能力下降,森林病虫害经常发生,造成部分森林被毁坏,影响森林整体功能发挥。

2.3 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防护林不能依据经营目标、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分生长与结构、立地条件等进行合理经营,而是处于一种粗放型经营管理状态。一方面,存在种苗质量差、树种选择不当、未实行良种壮苗、造林不适地适树、不顾造林地和林种特点等因素致使林分产量低、质量差而不能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防护林缺少经费,“重造轻管”,幼林抚育工作不及时或根本未进行抚育,造成部分立地条件稍差的地段林相杂乱,比如干形弯曲、树冠小、枝叶密、通风透光差、病虫害严重等,甚至造林的树种被杂灌替代;而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带则是林相单一、林分密度与林木生长不相协调,林木生长量显著低于同等立地条件下平均水平,同时生态功能也相对薄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力退化的趋势。加上由于树木间的激烈竞争,致使林分退化。

2.4 生理过熟

防护林由于其明确的生态公益目标,衰退的最直接表现是防护功能下降。当林木进入生理过熟期时,生命力逐步衰退,生理功能逐渐丧失,因此出现树势衰退,树木老化,抵抗干旱、冻害、病虫害等能力急剧下降,最后逐渐衰老并死亡的现象。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对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任其自然生长,较少实施除草、抚育、施肥、抗旱、修枝等育林措施,导致成林后防护功能退化。

2.5 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不科学

在防护林建设初期,由于盲目选择造林树种,部分地块并没有按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再加上营造时缺少实践经验,造成一些地块的防护林种选择和配置不合理,导致选择的树种不适应当地的立地条件或气候条件,引起了树木生长不良,形成退化林分。

2.6 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可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也可能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从而使已经建立的稳定生态系统受到威胁。以滥伐为代表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是引起防护林衰退的主要人为干扰因素。主要的干扰形式有采伐、放牧、土地开垦、人为火等。此外,由于北海人多地少,土地价值相对较高,加上缺少退耕还林等政策扶持,人们不愿将坡地用于造林,以致部分地方“断档”“天窗”的全覆盖绿化难度较大。

2.7 密度过大

早期营造的防护林普遍初植密度过大,林木之间互相竞争,相互争夺养分,加之立地条件差,抚育管理技术落后,林地卫生状况差、抚育间伐后期管理跟不上,致使林分整体质量出现退化。有的林分达到了生理成熟龄,林木生长逐渐衰退。

3 加强对北海市沿海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策略

3.1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投入机制

遵循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目标科学、任务明确的原则,将建设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抓紧推进“金山银山”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景观改造项目,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增加退化防护林修复投入,开展退化防护林修复示范工作。积极引导林木所有者、林地承包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改造;鼓励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退化防护林改造;积极探索大户和企业承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方式,规模开展退化防护林改造;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力等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将基干林带的新造、补植和改造修复作为一个项目的整体,分期分段实施。

要求北海市每个沿海县(市、区)以本县基干林带的一端作为起点,从起点开始,每县每年安排10~20 km长的基干林带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通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设计单位进行认真的调查设计,该新造的新造、该改造的改造、该补植的补植、该加宽的加宽,并对造林和保存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确保建设一段合格一段,在全部林带建设完成一遍之前不重复安排投资。经过8~10年的建设,整个沿海基干林带就能完成查漏补缺一遍,确保能够建成一条有一定宽度、林分质量较高、防护功能较强的防护林带。

3.2 强化科技支撑,严格技术要求

由于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为切实加强退化防护林修复工作,要组织科研部门开展退化防护基础性技术的研究推广,密切跟踪退化防护林改造新技术、新方向和新趋势,学习借鉴区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切实提升退化防护林改造的科技水平。

建议通过带状或小块状抚育间伐,人为地在林分中开“天窗”,并在其中补植补造乡土阔叶树种,加速混交林分的形成,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严格执行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相关技术标准和公益林管理规定,客观评判改造对象,在做好科学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一般0.8以上)人工纯林公益林进行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状况,促进林下植被生长,逐步形成多树种的复层林分,提高林分的生态功能。改造时,严格控制皆伐面积,杜绝乱砍滥伐;注重保护措施,采取低扰动整地,注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时就近隔离处理带病虫源的林木、树桩、枝丫等,防止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大力开展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确保改造成效。

3.3 合理选择模式,科学开展修复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试行)》明确了退化防护林修复可采用更替、择伐、抚育、林带渐进、综合等方式,禁止在特殊保护地区进行退化防护林修复,严格限制在重点保护地区进行退化防护林修复。在修复经验不足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对于重度退化防护林,建议采取小面积块状皆伐、带状采伐等方式,实施更新造林。对于中度退化防护林,推广采用群状择伐、单株择伐等方式进行采伐,并根据林分实际情况进行补植补造,采伐强度应小于40%。针对轻度退化防护林,则通过透光伐、卫生伐等抚育措施,清除病腐木、枯立木等,对现有需修复林分的树种密度、郁闭度等进行调整,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海岸边以木麻黄为主要树种,同时种植红椎、大叶栎、荷木等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层异龄林,形成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

3.4 注重保护措施,强化检查验收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退化防护林修复重点工作内容,将生境保护理念贯穿退化防护林修复全过程,尽量不采用全面清林和炼山,禁止全垦整地,加强对修复林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对生态系统形成不可逆的影响。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退化林木更新改造,要制定专项技术措施,科学保护原生植被及其生境。加强对退化防护林改造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对林木采伐、保护措施、更新造林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要求得到落实。对工程项目实行县级自查、自治区复查、国家核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规范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3.5 开展定期监测,掌控修复成效

退化防护林修复是一项长期工作,后期常态化监测尤为重要。建议组织有关科研单位,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改造措施、立地条件等因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修复作业样地和未作业对照样地进行成效监测。通过定期观测森林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森林土壤,以及物种多样性和森林保水固土能力等指标,结合项目的实施,进行退化防护林修复成效监测和评估,为今后进一步总结完善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和管理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3.6 加强人才培训,稳定林业队伍

坚持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加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促进林业人力资本增长。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从业人员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必要的优惠政策,切实稳定现有林业从业队伍。重视对林业从业人员的林业技术、技能培训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健全多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林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最大潜能。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的评价和使用机制,实施以竞聘上岗为指导的用人机制。遵循市场人才资源配置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7 开展试点示范,加大技术推广

北海市各地退化防护林情况复杂、成因不一,当地的社会、经济、资源等情况又相差较大,需要不断进行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建立修复工作样板,形成示范效应。由于北海市可新造林地少,示范样板建议选取交通便利、已出现衰老或多次遭受台风袭击残败的低效疏残林进行更新改造,通过采取更新造林或林下造林等方式,按一定株行距进行补植,采取块状整地,种植容器苗,补植密度450~600株/hm2,补植后每株施复合肥0.1 kg,加强抚育除草,确保成活和促进生长,打造示范样板。

在以人工种植松树为主的纯针叶防护林中,在种植后的2~4年,利用针叶幼林树冠形成一定的荫庇作用,分期、分批补植较耐阴的乡土阔叶树种,如红椎、荷木、大叶栎等,以促进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层异龄林。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尽快形成适合当地的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修复技术模式,提高修复质量,推动北海市退化防护林修复工作。

3.8 继续加强监管,保障资金落实

退化防护林修复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各退化防护林修复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单位作业要求和作业强度,科学做好预算,完善付款手续,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变相克扣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全部用于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加大资金检查力度,对监管不力、挪用串用资金、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等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单位,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予以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在贯彻落实好国家投资资金的基础上,依照自身财力,整合项目,加强配套资金的落实,将退化防护林修复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等项目相结合,加大地方政府对退化防护林修复的资金投入,多方面拓展资金投入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结束语

北海市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森林经营工作粗放,对郁闭度大、生长过密的中龄林分,没有养成科学的森林经营习惯,抚育间伐主要以“拔大毛”为主等问题,导致林分质量较差,防护功能下降、病虫害加重、林木损失加大,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作用的发挥。为了有效遏制北海市防护林退化、全面提高防护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要增加资金投入、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合理选择模式、注重保护措施等,促进北海市退化防护林正向演替、提高林分质量、恢复生态功能。

猜你喜欢
北海市防护林林木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北海市冯家江水质监测与评价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北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2013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仪式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