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地理环境与满族服饰关系

2023-04-16 01:24邸晓蕊姜金月
西部皮革 2023年5期
关键词:满族旗袍服饰

邸晓蕊,姜金月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服饰是在特殊的智慧及技巧下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其中有很多精神文化内涵,比如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绪及文化等。就满族服饰而言,它是在特定历史环境及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有着较强的地域特色,以及浓厚的文化含义。

1 满族服饰特征

清朝历史发展中,满族主要实施“八旗制度”,从满族的少女服饰来看,一般叫做“旗人”,而在满族内部,所有人员都适用的服饰我们将其叫做“旗装”;通常来讲,旗装包含两种形式,依次是“男装”及“女装”。清朝发展初期,男子穿的旗装通常包含箭袖、大襟及圆领几个部分,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系扣袢,二是腰中束带,三是四面开衩,对于“四面开衩”,一般是为男子骑马射箭提供便利设计的,从“箭袖”来看,可以对男子手背进行保护,以彰显御寒的作用;在进入冬季时,基于棉袍之外常常会穿着短褂,它的长度可以抵达肚脐位置,并且还是四面开衩的,我们将其叫做“马褂”,还有在外面穿坎肩的情况。基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清朝末期阶段,因为生活环境逐渐改变,使得男子服饰也发生了变化,发展成“左右两开衩”的形式,并且以往的“箭袖”还变成了“平袖”;在这一过程中,女士旗装和男子的差不多,仅基于领口、袖口及前襟位置存在差异,会在女士旗装上镶嵌珍珠及宝石等,从而体现女子的美丽。在民国时期,该旗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往的“紧身”发展成“胸襟及臀部宽松但腰部微紧”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妇女的端庄。对于满族服饰来看,最大的特色在于“箭袖”,可以为征战及打猎提供很大的便利,充分发挥御寒的功效,同满族的游牧文化基本一致;在清朝中后期,把它发展成“平袖”,这是因为该时期的外出活动变少,在满族“入关”后,开始取替原有的游牧习俗,而且箭袖也无法适应当时的民族需要,由此将其变成平袖,可以更好地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对于“马甲”来看,它也被叫做“窝龙带”,实际上它属于无袖的马褂。基于满族入关前,一般都是游牧生活形式,在对琵琶襟式坎肩进行缝制时,把它制成弧形,在领口到右肩部位往下直至肚脐处,并且基于下襟位置会留出缺口,该形式可为上下马提供较大的便利。

2 满族服饰的发展变化

2.1 旗袍

它是现代典型的满族服饰,是“旗装”和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满族语言来看,它也叫做“衣介”,它包含四种形式,依次是单、夹、皮及棉。通常情况下,说到旗袍人们往往会想到婀娜多姿的形态,然而它并非只是女子的着装,在男子服饰中还包含旗袍,两者的款式不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女子的旗袍则会相对精美些,而男子的旗袍则十分宽松。基于时代的深入发展,女子旗袍获得了创新及发展,然而男子的旗袍则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就女子旗袍来看,它是现代社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常常在婚礼及宴会活动中穿着。截止现在,旗袍还有着较强的东方色彩,可以切实体现穿着人员的端庄气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2.2 旗鞋

在满族服饰中,旗鞋是比较经典的,最有代表性的为“靰鞡”,该鞋子最早出现在满族人民在游牧时期穿的鞋子,而后发展成“靰鞡”。在满族民族文化中,常常表现为“女履旗男穿靴”。满族男子常常会穿“靰勒鞋”,该鞋子是通过兽皮缝制而成,会基于兽皮中絮满靰勒草,可以起到一定的御寒保暖作用,同时穿着也非常轻便,非常适合外出打猎。基于满族文化,妇女经常穿着“旗鞋”,也可以称之为“寸子”。满族入关后,促使鞋子变成“高跟木底鞋”,通常会基于鞋底中央处镶嵌三寸大小的高低,对于鞋底来看,一般情况下,其中间部位相对较细,并且两边部位会相对较高,这在当时常常被叫做“花盆底”或是“马蹄底”,若是穿上这种鞋子走路,将呈现出非常优美的姿态,这与当时男子的审美需求一致,是重要的民族文化体现。

2.3 坎肩

它是典型的满族服饰,是和汉文化融合之后形成的全新服饰,属于服饰的创新。在清朝初期阶段,坎肩是民族文化的关键构成,它的做工非常精致独特,对于贵族来看,还会基于布料之上进行镶嵌,还会缝制很多花边,绣制多种多样的图案及花纹,不但能当成外衣,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其材质非常多,主要有单、夹、棉及皮四种材质,类型也十分丰富,如琵琶襟及一字襟等,都深受满族人民的欢迎。其中典型的“巴图鲁”则是男子非常喜欢的坎肩类型,它在满语中代表“勇士”的含义,基于“巴图鲁”之上,往往会镶嵌老鹰的花纹。截止现在,该坎肩形式早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深受人们的欢迎[1]。

2.4 历史发展变化

根据以上“旗袍”“坎肩”及“旗鞋”的发展变化,民族服饰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文化及生活环境等的变化,在这之中蕴含着很多民族文化。在清朝末期,满族人由之前的内蒙古等区域开始进入辽东地区,当时人们的服饰材质主要是布及皮;在这之后,努尔哈赤骑兵,导致满族服饰出现了变化,表现为“上下同服”的现象;在皇太极时期,逐渐对人们的着装进行规定,在清入关后,构建了从上到下的阶级等级,也对民族服饰进行了分类,服饰的寒暑更换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须遵守。直至辛亥革命后,促使这一等级制度弱化,推动了满族旗袍的发展,而后又产生了“十八镶”经典样式。对此,在满族发展的各个阶段,人们的服装样式及等级都是不同的,并且在满族服饰发展中还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3 历史地理环境与满族服饰之间的关系

3.1 地貌形态的作用产生了骑射服饰

对于满族人民及祖先来看,他们长期处于东北地区。针对该地区来看,它涉及三种地理环境,首先,对于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它表现为草原环境;其次,对于和松花江等交错地区,形成了山水交错的环境;最后,主要是大兴安岭东面,还有长白山脉西面,这两个区域表现为平原环境。基于上水中,在实际生活中,骑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技能。从装束方面来看,满族男女基本都穿以“马蹄袖”为主的袍褂,具体表现为满族旗袍。它的裁剪非常简单,有圆领、左衽、束腰及窄袖等样式。针对左衽样式来看,主要是同其狩猎的生产活动存在密切的关系。在骑马射箭过程中,满族人民常常会左手执弓,右手拿箭,通过最快速度发箭,以获得狩猎成功。通过服装左衽能够防止对右手发箭产生影响[2]。窄窄的袖子也能更好地完成射箭动作。因为袖子口缝制了马蹄状的护袖,所以也被叫做马蹄袖,在进行骑射过程中,能够对手背及手腕进行保护。身着长袍也就是常说的旗袍,通常会在腰间束带,不但能够抵御寒风的侵入,还能把干粮与有关生活用品全部放到怀中,为男子出门狩猎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对于平常的袍子来看,其四面还都是开衩的,并且能够达到膝盖的位置,能够有效避免骑马过程中,将双脚缠绕起来,有利于更好地上下马,为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基于长袍之外,通常还会穿着齐腰的短褂,我们将其叫做马褂,它属于短衣短袖形制,可以为活动提供较大的便利,比较适合骑射穿着。对于满族男子来看,其下半身还会穿裤子,长腰宽裆,裤腰非常高,还比较宽,在冬季时,常常会穿着套裤,其样式比较新奇,只设计了裤筒而未设计裤裆,并且两个裤脚还是独立设计的,这样是为了更好地骑马,因此该样式被传承至今。满族的饰物主要是受到了狩猎生活的影响,在人们出门之后,其腰带上往往会系上小刀及火镰带等物品。这都属于外出狩猎必备的物品,在外出狩猎过程中,通常要花费几天至几十天才会返回,借助火镰能够点起篝火,借助小刀可以割肉食用。

3.2 寒冷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具备良好防御性的满族服饰

满族人民在应对寒冷气候时,采取的防御措施由头部进行。在有关记载中提到了每到三月份就会换戴凉帽,在八月份则会换戴暖帽。对于暖帽来说,一般在冬季人们常常会佩戴,它是圆形的,帽檐还朝上翻起,在帽顶部位还借助红缦进行装饰,基本都是借助皮料制成的,或是借助呢料、布料及缎料制成,其功用是为头部提供有效的防护,更好地抵御严寒天气。对于满族妇女而言,在天气严寒的情况下,他们会在额间佩戴遮眉勒,将其套于头上,可以对双耳进行掩盖,垂下的两带还能对髻下进行遮盖,不但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全面抵御严寒。针对满族妇女服饰而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围巾,主要是系于脖子部位的丝带,其长度及宽度大概是三尺及两寸,先从后面往前缠绕,将丝带右面放于胸前,将丝带左面放于衣服捻襟处,这样一来,既可以彰显女子的美观大方,也具有保暖的效果。满族服饰的材质也同其寒冷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狩猎获得的兽皮通常是为满族和祖先制作衣服,将其加工制成具有保暖防水效果的服饰。在满族特色中,靰鞡是比较典型的御寒鞋子,在东北的冬季,满族人基本都会在冰天雪地中狩猎,最初阶段,他们会借助打猎获得的猎物皮来包裹双脚,而后开始发展成鞋子,也就是靰鞡[3]。靰鞡主要以猪及牛的皮毛为主,将其当作原材料,鞋底和鞋面运用一整块皮制成,在穿着过程中,还可以将靰鞡草放到鞋子中,该草十分纤细及柔软,类似于棉的感觉,将其垫放于鞋子中,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潮保暖效果,从而避免冻坏双脚。

4 人文地理环境与满族服饰之间的关系

4.1 基于政治因素的作用,划分了服饰等级

在进入中原后,满族服饰经历了好几代皇帝的修改规范。持续至乾隆时期,构建了以满族服饰为主的机制。具体表现为,官员们的品级不同,要穿戴差异性的服饰纹样。对于冠服中的蟒袍,若是品级超过三品,那么会在袍子上绣9 个蟒,若是四品以及七品以下官员,则分别会绣8 个以及5 个蟒,七品以下官袍还会基于下摆部位绣上云水图案[4]。至于皇族服饰,在前后左右四个面都分别设计了开衩,而对于别的服饰来说,一般只会在左右两面设计开衩。而补服主要以褂子的图案补子为基础,对官员品级开展划分。对于贝子之上的官员,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圆形补子,针对一品至九品官员,一般会选取方形补子。与此同时,文官和武官的补服还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之上绣的内容存在区别,文官一般会绣飞禽,而武官往往会绣走兽。根据官员的品级顺序进行刺绣,对于文官的补服来看,其飞禽前三名分别会绣上仙鹤、锦鸡及孔雀,武官服饰的走兽前三名分别是麒麟、狮子及豹,其中七八品官员都是犀牛,九品则为海马。另外,还对他们的帽子划分了等级,比如“顶戴”及“花翎”,若是未按照规定穿着服饰,将会被治罪处理。

4.2 审美观的影响下的样式图服

满族女子比较喜欢瘦小美,根据旗袍窄瘦得知,她们推崇瘦小的样式。领子虽然小但却比较精致,袖口比较窄但却与手臂相贴近,腰部推崇紧裹腰身,而旗袍的下襟相对宽松,也就是“大底摆”。使得下半身同腰部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可以更好地体现女性的婀娜多姿。她们的鞋子和袜子也是比较瘦小的。袜子通常都为青及白等颜色,通过柔软的布料制作而成,强调底平内敛,不会太肥或者是太瘦,要求紧紧裹在脚面上,接着穿上宽度合适的旗鞋,以此体现满族妇女特殊的韵味。与此同时,她们还比较喜欢自然美,喜欢自然的花朵,不管是什么年龄及地位的女性,都喜欢满髻插花。另外,满族女子还为天足,不像汉族的三寸金莲,她们推崇自然生长,这也为实际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4.3 传统习俗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服饰内涵

满族妇女拥有女真人的习俗,喜欢在耳垂佩戴金环。曾有记载:“建州卫女人耳挂八九环”,对于清代满族妇女,也有一耳戴三钳的风俗。在乾隆阅选秀女过程中,也提到旗妇一耳戴三环者属于满洲旧俗。针对部分包衣左领的秀女来看,她们有一耳一钳的情况,这并不是满洲的习俗,实际上和萨满教文化习俗相结合的体现。古时候满族人民常常将耳环当作辟邪物品[5]。纵观其民族服饰色彩,基本都为素白色以及蓝紫色,或是明快地红及粉颜色等。对于满族人民来说,他们十分推崇白色,觉得白色表示纯洁及高贵的颜色,有着吉祥的寓意。因此,其旗袍领袖襟部位常常会设计白色的花边。

5 结论

满族服饰是满族人民实际生产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当时历史地理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文化产物。它属于物质及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看成关键的参照物。

猜你喜欢
满族旗袍服饰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