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琦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属杂食性鱼类,因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而人工养殖广泛。随着气温下降,黄颡鱼活动减弱,摄食量日渐减少;当水温低于10 ℃时,基本处于停食状态,进入漫长的越冬期[1]。养殖者往往忽视黄颡鱼越冬期间管理,导致越冬后鱼病频发,造成大量黄颡鱼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因此,合理应用池塘养殖黄颡鱼越冬管理技术十分必要。
1.1.1 原塘越冬
如果选择在原塘让黄颡鱼越冬,养殖者需要先清理池塘。立冬前,每隔7 d清除池塘内的杂草、残渣、污泥一次,减少池塘内的有机物质,防止水质污染;检查池塘的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以确保冬季池塘不会出现积水问题。养殖者应每天巡视池塘,观察黄颡鱼的生长状况、活动情况,检查养殖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和统计相关数据,为后期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3]。
1.1.2 新塘越冬
如果原池塘淤积和污染问题严重,养殖者可将黄颡鱼转移至新塘越冬。新塘应向阳通风、水源充足、排灌便利、底部平坦,面积在0.33~0.67 hm2,深度为3 m左右。在新塘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防护设施,避免黄颡鱼逃脱。养殖者将新塘暴晒2 d后,清理干净池塘内的淤泥,之后注入20 cm 深的水,泼洒生灰水消毒3 d,最后用水反复清洗鱼塘,7 d 后便可以投入使用[4]。晴天或水温15~21 ℃时,将准备越冬的黄颡鱼转移至新塘。
养殖者应根据池塘面积、养殖水体溶氧量、鱼体大小等,确定越冬期间黄颡鱼的养殖密度。黄颡鱼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水质恶化;养殖密度也不宜过低,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在越冬期,黄颡鱼养殖密度一般为4.5~7.5 kg/m3[5]。
1.3.1 换水
为保证养殖水体清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养殖者应在黄颡鱼越冬前选择晴天进行换水,一般每15 d换水1次。换水时不要一次性注入大量水,避免黄颡鱼出现应激反应。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换水量维持在1/5~1/4,新水与老水的温差要保持在3 ℃以内。每次换水时打开增氧机,以增加水中溶氧。越冬前,排出池塘内1/2 左右的池水,并进行水体消毒(全池泼洒1 mg/L漂白粉)。越冬前即将要进入冰封期时,养殖者应调节水位至2 m[6]。
1.3.2 水体增肥
为实现水体增肥,养殖者可施用有机肥(发酵的动物粪便)或者化肥(碳铵、钾肥、复合肥)。7—9月,水温高,此时养殖者应少施肥料,可每月泼洒1 次生石灰水(每667 m2生石灰用量为15~20 kg),以调节池塘水体pH值,并满足鱼类及浮游生物对钙质的需求;如果投饵量大,可不施肥。9 月,选择晴天中午,水温不低于25 ℃时,每667 m2施加有机肥料(鸡粪、鱼粪等)200~250 kg,每月施1次。水体浑浊和鱼摄食不旺时不能施肥。为保证肥水效果,养殖者在施肥前应先将有机肥捣碎,然后均匀撒入全池。10—11月选择晴天午后,用杀虫剂或定期拌料投喂黄颡鱼进行驱虫杀虫,之后使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EM 菌等)进行培水,适当补充磷肥、钾肥或者生石灰,每7~10 d施1次,每次每667 m2施尿素1.5~2.5 kg或过磷酸钙5 kg。施肥前要先将化肥溶于水,然后全池均匀泼洒[7]。
1.3.3 水质监测
养殖者应定期检查池塘水体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指标,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养殖者可以通过增加池塘中的水草、使用增氧机、抛撒颗粒氧等方式增加氧气供应;可以通过增施好氧菌、提高底泥活性、增强水体流动性等方式减少氨氮的积累;可以通过添加硝酸盐还原菌等方式减少硝酸盐的积累;需要定期清理底泥、浮游生物和动物尸体,保持水质清澈;pH 值偏高或偏低时,使用酸类物质或生石灰调节[8]。此外,养殖者应注意池塘周围的环境。越冬前清除堤坝上的杂草和垃圾,防止污染池塘水体。为避免温度变化和风雨天气对养殖水体的影响,养殖者可以安装遮蔽物[9]。
养殖者应根据黄颡鱼的营养需求,选择营养价值高、新鲜、适口的饵料进行投喂,如黄颡鱼专用膨化饲料(含38%~42%的蛋白、5%~7%的粗脂肪,粗纤维≤6%,在水中的稳定性超过15 min)[10]。养殖者在投喂时要注意控制投饵量。5—9月,每天可投喂两三次,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5%;10月以后,随着鱼体质量增加,养殖者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1%~2%。养殖者应坚持投喂八成饱原则,避免过度投饵导致水质污染[10]。在昼夜温差大、水体溶氧不稳定的情况下,养殖者应适当减少投饵甚至停喂[11]。
为保证黄颡鱼顺利越冬,养殖者应在投喂饵时注意饲料营养均衡,增强黄颡鱼抵抗力;科学预防鱼病,做好保健工作,为越冬做好准备。黄颡鱼易患腹水病、裂头病、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疾病。为预防黄颡鱼患腹水病,养殖者需要在饲料内添加肝胆宁和乳酸菌,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对活饵用2%~3%食盐水消毒。为预防黄颡鱼患裂头病,养殖者应每7 d向池塘泼洒1次0.45~0.75 mL/m3复合碘溶液。为预防黄颡鱼患水霉病,养殖者应不定期向池塘投入0.15~0.37 g/m3硫醚沙星,在秋冬季打捞、运输、投放黄颡鱼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为预防黄颡鱼患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病,养殖者应每15 d 向池塘泼洒生灰水1 次,以调节水质,进行水体消毒,保证池塘水质肥沃[12]。
随着时间的推移,池塘水位可能会不断降低。水温越低,黄颡鱼集群性就越强。一旦池塘水位过浅,加之水温过低,黄颡鱼就会聚集得更加紧凑,非常容易刺伤皮肤,形成伤口,导致水霉病暴发[13]。因此,养殖者要选择晴朗天气及时对池塘注水,提高池塘水位至2 m。水位不宜过深,以免造成池塘底部缺氧;水位也不宜过浅,以免导致水温不稳定。
黄颡鱼越冬期间,养殖者应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等物质,避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积累,同时注意保持藻色。藻类除了对池塘水体具有保温作用之外,对于小瓜虫病和水霉病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水温降低,藻类活力减弱,更替周期长,池塘肥力会下降。然而,越冬期间不宜进行大规模肥水作业,此时养殖者可根据池塘水体情况,选择晴好天气泼洒肥水产品,如藻安生Ⅲ(每隔10~15 d 使用1 次,每1.33 hm2使用1桶),低温期搭配磷肥使用[14]。
在黄颡鱼越冬期间开展巡塘作业是为了及时了解池塘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确保黄颡鱼的生存和健康。养殖者应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氨氮、硝酸盐、pH值等重要参数,确保水质正常;日常观察黄颡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部分黄颡鱼上浮,应立即采取机械增氧措施;及时观察水色变化,避免底泥积淀和浮游生物过度繁殖,致使水质败坏;检查水源供应,确保池塘水体稳定和充足[15]。此外,养殖者要预防攻击性物种入侵养殖水体,以免对黄颡鱼的生存造成威胁。
早春,池塘水温慢慢升高。当池塘水温在5~8 ℃时,养殖者可以适量施肥,提高水体浮游生物的丰度;在晴天中午,开增氧机促进水体上下交换,并使用强氧化剂产品改底,保证底质清新[16]。养殖者应根据养殖水体透明度,实施肥水方案。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0 cm时,说明水质较瘦,养殖者应以施加氮肥和磷肥为主,每月施肥一两次,每次每667 m2施5.0~7.5 kg。若水体浑浊(呈土黄色),养殖者应先进行净水(采用活性炭吸附或絮凝的方法处理水体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然后按照上述方案施加肥料进行肥水[17]。
早春,为满足黄颡鱼营养需求并促进其生长,养殖者需要尽早投饵。及早开食,以保证黄颡鱼体质尽快恢复,降低开春后黄颡鱼死亡的风险。当水温在5~8 ℃时,黄颡鱼即可进行少量摄食。此时,养殖者可选择在晴天午后,定时定点,把黄颡鱼诱到饲料台集中喂食[18]。饵料以黄颡鱼高蛋白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鱼粉30%,豆饼30%,菜饼10%,麸皮10%,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1%,多维1%,鱼油1%),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饲料的颗粒大小要适中,便于黄颡鱼食用。早春投饵量不宜过多,以黄颡鱼1 h 内吃完为准[19],以后随着水温不断升高,可慢慢增加投饵量。
早春,池塘水温仍然较低,黄颡鱼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为避免黄颡鱼发病,养殖者需要确保池水清洁、水中溶氧量充足,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投喂高蛋白和适口性好的饵料。定期在饵料中添加药物预防鱼病发生,严禁将病死鱼或病患鱼放回池塘,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发现疑似病鱼时要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除了正常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外,养殖者还需要做好水霉病、裂头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及小瓜虫病等寄生虫类疾病的防治工作。患水霉病的黄颡鱼,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或灰色绒毛状物质,养殖者可每667 m2(1 m 水深)用弧可净125 g 进行治疗。患裂头病的黄颡鱼,头部出现裂伤、溃疡和红肿等现象,养殖者可向水体泼洒0.45~0.75 mL/m3复合碘溶液两三次进行治疗。患烂鳃病的黄颡鱼,鱼鳃出现红肿、腐烂和溃疡等症状,养殖者可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改底消毒治疗。患小瓜虫病的黄颡鱼,鱼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养殖者可用60~80 mL/m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病鱼10~18 min,隔天再浸泡1 次,转池养殖,原池用福尔马林彻底消毒[20]。
养殖者要认识到黄颡鱼越冬管理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做好越冬前、越冬期间、越冬后各阶段的养殖工作,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确保其越冬开春之后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