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 血管不会堵

2023-04-15 09:03翁淑贤
保健与生活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嘱栓塞心肌梗死

翁淑贤

血管在人体生命健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寿命的长短。如何保持血管健康,听听专家的建议。

刘春丽:久坐少动 易发生血栓栓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春丽提醒,6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在长时间住院期间或出院30天内,患者卧床时间久、不愿意活动。因手术或骨折创伤而行动不便的患者是高危人群。久坐不动的人也应警惕,有研究表示每天久坐不动,发生栓塞症的危险增加2~3倍。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而当静脉血栓由于某种原因脱落,顺着血液流到肺动脉或心脏血管,造成堵塞,严重时可致命。

如何才能远离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威胁?“关键是要‘动’起来。”刘春丽提醒大家,日常不要久坐不动。临床上,有年轻人长期久坐少动、爱通宵打游戏,也有打麻将上瘾的老年人一坐几小时不起身,结果因静脉血栓脱落发生意外。

她特别提醒:年龄超过60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或脑卒中等疾病的人,除遵医嘱接受规范治疗外,日常应适当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患者应在安全前提下尽早下床活动,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

鲁明军:长期熬夜、抽烟小心急性心肌梗死

小华有一天半夜突然感到左胸口剧痛,大汗淋漓,马上去医院看急诊,结果查出血栓已经堵住了心脏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鲁明军详细询问后了解到,小华长期熬夜,晚上久坐犯困,为了提神他就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已有10年的抽烟史,30岁时便患了高血压,一年前又查出糖尿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成为其心脏血栓发生的“幕后推手”。

鲁明军分析,除了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重油、重盐、高糖、爱吃夜宵甚至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易致血栓发生,若危及心脏则有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另外,日常运动过度和运动不足同样易致血栓发生。而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更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现难以忍受的胸闷胸痛、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甚至突然晕倒,或是糖尿病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冠心病患者胸痛明显加重且时间明显延长、吃药效果差等,都应高度警惕。

“血栓堵住心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短时间内可致命。”鲁明军提醒,一旦身边有人出现心肌梗死症状,应立刻拨打120,到医院紧急取栓或溶栓。

在预防方面,他提醒日常要管住嘴、迈开腿、稳情志、遵医嘱。

管住嘴 除了戒烟限酒,日常饮食宜低油、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素,少吃零食,不吃夜宵。

迈开腿 适度运动,运动过度和运动不足都不可取。

稳情志 不熬夜,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高血压患者应防止情绪波动影响血压控制。

遵医嘱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应早防早治,遵医嘱规范服药以控制好病情。

谢展鸿:肿瘤患者血栓风险比正常人高4.1倍

“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1倍。”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一区副主任医师谢展鸿指出,4%~20%的患者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比普通人高4~7倍。而且,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死亡率高,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直接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本身。

谢展鸿分析说,肿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其中,与肿瘤相关的因素是一大类,像脑肿瘤、肾肿瘤、胰腺癌、胃癌、肺癌等患者,以及病程到了晚期、恶性程度高,卧床时间多、活动减少的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此外,肿瘤细胞能通过释放自身生成的促凝因子或通过刺激内皮细胞等释放促凝因子,导致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样可加大血栓发生的风险。

那么,肿瘤患者该如何防治血栓呢?谢展鸿建议,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穿加压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裹腿部,不要长期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身体好转后应尽早下床进行有规律的活动。饮食上应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预防性的药物治疗。

谢展鸿引用了一项针对8014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180例发生肺栓塞的没有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半年,而同时接受肿瘤治疗和抗凝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期可达30个月。

“所以,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预防血栓的形成。如果查出合并血栓,应遵医嘱‘癌栓同治’,才能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谢展鸿强调。

猜你喜欢
医嘱栓塞心肌梗死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医嘱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