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立新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虎头鞋是我国民间传统童鞋类中的一朵亮丽的奇葩,对于它的产生年代虽无定论也无远古实物出土佐证,但从中华服饰史上来看,其起源基本是中国传统“翘头履”形式的典型遗存。虎头鞋的鞋头(虎头造型)就如一个挡板,被称为“绚”,是清代以前汉族鞋履中的重要组成部件。清军入主中原后,随着剃发易服令的实施,这个如“挡泥板”一样的鞋子部件在成人鞋子中逐渐消失,而只遗存在了儿童虎头鞋中。
翘头履上的“绚”,其造型结构除了如古建筑的屋檐四角上翘那样表达对上天的尊崇与礼敬之外,其实用功能是为汉族礼服中弋地长袍和下裳拖地而设计的,主要是可以防止衣裳过长而绊脚。“绚”上面的纹饰历来为服制所重视,并随功能、品阶而产生差异,因此,儿童虎头鞋可以说是清代以前汉族鞋履的一种形制遗存。
其实,虎头鞋是传统童鞋中一种以动物为载体、附会着祈愿吉祥、辟邪驱灾功能的以老虎图腾为典型装饰的婴童鞋的总称。虎头鞋主要穿着于从孩子出生至独立行走这一婴童阶段,婴幼儿时期是人类最弱小和无助的时期,在婴儿死亡率超高的古代社会,人们天然地认为婴幼儿极其需要借助强大而灵性的外在力量予以庇护才能生存,而在自然界中,各种强悍、灵活或相生相克的动物成为当然的首选。从现存实物来看,其中有凶猛的老虎、威武的大象、灵活的兔子、力大无穷的牛、吃喝不愁的猪、吉祥的羊、把门守家的狗、吃毒虫的公鸡等等动物形象,被人们按不同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形象地应用到了婴童鞋上,所以除了占大多数的虎头鞋,其他品种还有象头鞋、牛头鞋、羊头鞋、兔儿鞋、狗头鞋、公鸡鞋等等。
虎头鞋是以虎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婴童鞋。鞋头的造型模拟老虎头脸的形式,集中表现虎眼、虎眉、虎耳、虎鼻、虎口、虎须、虎额,虎毛等,有时也会在鞋跟处装饰虎尾。虎头鞋所表现的虎面的眼眉口鼻主要通过夸张抽象和拟人化的形象表达加以强化,突出受到强悍庇护和防止侵犯这种吉祥祈愿文化的内涵特质。
首先,在鞋头部位的虎面造型方面,虎头鞋采用了象征大吉祥的吉祥云式“如意形”对称造型,鞋帮用寓意多金的元宝造型,共同组成吉祥富贵、百邪不侵的婴童鞋品,这个造型与长命锁的“如意形”完全一致,寓意为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其次,根据婴童时期的脚部的特征,虎头鞋的造型一般不区分左右脚,而是在穿着略微宽松的基础上,在鞋跟帮口部位缝上象征公鸡降五毒寓意的五彩色织带作为鞋子的系带,以便在鞋子穿着时可以系扎而防止脱落。
再次,虎头鞋除了鞋头装饰的“如意形”虎面外,其他鞋帮鞋底材质通常选择极为柔软的绸缎、棉布等舒适性和皮肤触感很好的面料,保证婴儿穿着时不会发生皮肤过敏反应,不能缀饰一些容易脱落或硬凸锋利的装饰物,也不能留有长线头等,防止被婴儿吞入、手脚指被卡住或受到其他伤害。
一片式虎头鞋,这是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一种虎头鞋结构样式,鞋头虎面、鞋帮和鞋底连为一片,是一种既省料又减少接缝的舒适型虎头鞋,但由于鞋头、帮面、帮底这些部分裁片连为一片,组合式结构分割较为复杂,现在已经不多见。这种虎头鞋最为柔软,除了在鞋头部位粘贴棉布浆衬后方便刺绣外,其他部位通常是由里、面两层布料制成,因此,这也是一种用于春夏季的虎头鞋,秋冬季则很少采用。
二片式虎头鞋,这是一种将鞋头虎面单独裁片、鞋帮和鞋底连裁成一片的虎头鞋。这种虎头鞋相比一片式结构要简单一些,其实就是帮底组合将脚三面包裹加上鞋头而成型。两片式虎头鞋由于接缝较少,其舒适性也很好,而且二片式结构适应性较强,既能做成春夏季的清凉款,也适合做成秋冬季夹棉样式。
三片式虎头鞋,是一种将鞋头虎面、鞋帮、鞋底分别裁片的一种虎头鞋结构。相比前两种虎头鞋结构,这种虎头鞋是广泛流行于国内民间的一种虎头鞋结构形式。从现代立体构成的角度来看,三片式结构的虎头鞋最为符合立体造型和人体工学,也是所有虎头鞋中最有型、最上镜、最耐观赏的婴童鞋。
四片式虎头鞋,是由鞋头虎面、两片鞋帮和鞋底构成的一种虎头鞋结构。这种虎头鞋的鞋帮由两片对称构成,鞋跟处分缝,分缝处可以装饰虎尾,因而从造型上这种虎头鞋更加接近老虎的形象。但这种虎头鞋对于以睡卧为主的婴幼儿来说,鞋跟缀饰物对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四片式结构的虎头鞋大多是在婴儿站立、坐起或家长抱着的时候穿着为多,更多突出的是审美性、装饰性。
虎头鞋的图案配色主要集中在鞋头虎面部位。图案要体现老虎的凶猛和强悍,眼耳口鼻等部位造型极尽变形和夸张,从抽象的形式中突出吉祥祈愿的象征寓意。在鞋头虎面部位布局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所谓:吊睛白额虎最凶猛,因此,虎眼要呈现对称状的“斜竖样式”,眼白要白,眼珠要黑,眼梢要吊(上翘);又所谓:老虎的胡子■——拔不得,所以虎头鞋上的虎须一定要用一撮白色或五彩色线来模拟装饰。虎口部位的表现南北方有较大差异,江南地区虎头鞋通常是做成口部较小的“闭口虎”,北方民间虎头鞋喜欢做成大嘴吃四方的凶猛的“开口虎”,而且在口部还会表现出虎牙的造型。
虎头鞋的色彩搭配常用强烈、鲜艳、明快的大红、大绿、大紫、大黄撞色对比,又以黑、白、金、银等无彩色间隔、协调和统一,以此来整体营造虎头鞋活泼、生动的审美特征。传统民间虎头鞋在选择鞋头虎面的色彩时多用黑色、蓝色、红色等素色面料为底色,白的眼、黑的珠、红的鼻、绿的眉、黄的耳、五彩须等等,加之金银线带的间隔衬托,五彩斑斓的效果很是独特,俨然超越了现代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常规法则,在不同底色的衬托下或端庄静穆,或凶猛强悍,或活泼张扬,或俏丽诙谐,适应着不同家长和不同性别婴儿的穿着需求。现代纺织面料及制成设备的极大丰富,给虎头鞋的设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色彩搭配及其表现方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大量电脑绣花、嵌线绲边等现代工艺使虎头鞋进入旧瓶装新酒的阶段,同时,为了大批量生产的方便,表现形式的简化直接导致了造型、结构和工艺的一系列简化,古老的虎头鞋展现出不同于手工时代的“时尚化”的崭新样式。
综上所述,儿童虎头鞋是我国民间吉祥文化在童装服饰品中典型而形象化的直观体现。研究其形制结构的起源、演变、衍生和南北方制成差异、造型规律,有助于充实服装服饰设计理论,对于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服饰品的传承与现代时尚研创应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