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良军
“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胆敢以身试纪、以身试法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在处理、处置通告中,往往都会有上述措辞。由此说明党员干部要想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必须切实做到收敛、收手、知止。
《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能否做到收敛、收手,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知止。实践中,正是当事党员干部不知止、不懂得适可而止蕴含的深刻道理、朴素哲理,才肆无忌惮,任由欲望膨胀,图谋得逞。因此,无论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升华党性觉悟,还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都要求把知止作为认知基础。
物质享受面前知止。人们的一切言行举止,无不同他们的利益诉求有着密切关联。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设若一门心思专注于物质的攫取,便不可避免地沦为物质主义者,让道义二字成为虚无。尤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不能在物质利益面前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当官、发财,从来两道。纵然一瓢清水润喉、一碗白米饭充饥,也决不贪赃枉法、贪得无厌,才能清白清正。
利益诱惑面前知止。常言道,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即手中握有权力,既可以用来为民谋利、替民造福,也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借用、利用。一些党员干部禁不住他人的诱惑,或是被“温水煮青蛙”,或是遭“围猎”,才一发不可收拾,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之,越是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越睁大眼睛,保持清醒,客观公正,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始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爱好欲望方面知止。为何一些一向谨小慎微的党员干部,最终让人大跌眼镜?无他,任由他人迎合了自己的爱好,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一方面,非正常、非主流的爱好与欲望不能有,否则人家不来“投怀送抱”,自己也会自投罗网;另一方面,正当正常、合乎情理的爱好与欲望,也谨记玩物丧志,坚决不能“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才能略作茶余饭后放松心灵、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断然不会逆转为心之所困、情之所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做到知止,关键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是否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在整个为官从政生涯中,都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必修课,都要勤于、善于“吾日三省吾身”,不断从内心深处把那暗藏的“小”挤出来、“耻”排出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觉同优秀共产党人认真对标对表,共产党人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懂得知止,愿意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由此以之为自己的参考参照,就能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努力成就优秀的自己。
严是爱,来自党组织的批评教育绝非是与自己过不去,而是关心关爱。要把这种批评教育转化为行动指南,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经常走进群众,恳请群众对自己“望闻问切”,就能进一步看清自己、认识自己,避邪守正、返朴归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实践一再表明,党员干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唯有始终保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最终追求是什么的清醒和立场坚定,该知止时决不下不为例,党员干部才能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真正共产党人的风格风骨风貌,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