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新波
(稷山县统计局,山西 运城 043200)
在经过了农业、工业等历史阶段后,我国已经进入了以数字知识与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创新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适应经济发展就需要将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重点放在深化统计体制和方法上,通过新的思路和措施,对统计制度方法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统计系统的方法是统计工作中最基本的、最关键的一项。就收集的数据而言,收集什么数据,如何收集数据,首先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只要有合理的制度及科学的方法,采集的过程就会顺利,采集的速度就会更快;从生产数据的角度看,系统的完善、方法的正确,可以使统计数据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处理和组合各类统计数据,简单易行,便于上报、上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要想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必须要有一套高科学、高技术的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调查,减少由于系统和方法上的不一致而导致的错误,同时也可以降低工作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抗干扰能力;从统计质量的角度来看,体制上的办法也很重要,以科学的系统方式指导,不但可以采集和概括各种资料,还能够及时解决资料不完整、缺乏的问题,并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适合市场的资讯,并能提升即时反应能力,为使用者服务;从统计分析的视角来看,系统与方法的科学性,有助于广大统计工作者全面、宽领域地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减少“数到用时方恨少”的缺憾。同时,也有利于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数海”中摸清底细,清晰明了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统计分析的实际应用价值,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系统方法是“纲”,纲举目张,所有与此有关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体制方法是“航标”,“指针”清楚、明朗,统计工作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工作就会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使统计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必须建立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调控要求、与国际接轨、科学、有效的统计制度和方法,这是保证我国统计工作“快、精、准”的前提,统计系统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统计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的紧迫性,真正发挥其引导功能,为统计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保驾护航”。
在思想与观念方面,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能够树立统计信息为公共产品,并使人们明确其归全民所有的思想。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传统的统计工作已不能满足新的经济运行和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因而作为统计工作主体的统计体系将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以全球化、信息化、无形化、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已成为主流,但在新经济面前,现有的统计制度已远远滞后于统计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实际变化;改革开放使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的同时,还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由最初的满足需求转向了更高的生活品质。基于以上三点以及经济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来看,要明确统计制度方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人类自身需求的发展相适应的思想。
此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还能够树立起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法律地位上平等的新观念。在我国,统计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其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统计机关对企业进行统计申报是法律上的权利,但同时,为企业提供统计数据与资料是其职责所在,统计机关不能仅仅行使自身的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其需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平等对待;除此之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能够依法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工作,并能够有效增强为被调查者保守秘密的观念,相关政府部门在履行统计调查职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被调查对象的利益。为了保障被调查者的合法权利,让其安心地向政府统计机关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以加强企业、公民对于政府统计机关的统计工作的配合。
以贯彻《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为核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统计工作的规律,更好地把握和服务新常态,“三新”统计工作是我国统计工作的重点,因此要以此为中心对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加强。同时要强化统计报表体系的整体设计与优化,注重统筹、精心组织、依法规范的统计调查工作,为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可靠提供有力保障。
这说明,要想彻底摆脱目前的统计困境,就需要进行统计制度的改革。省级统计体系的改革,是要紧紧围绕满足各级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需要,紧紧围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充实统计内容,采用多种方法采集统计信息,更快、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内容复杂,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使各方都感到满意,必须注意下列三项基本原则。
2.2.1 坚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
统计是由于管理而产生的,其最终目标是管理,否则,无论多么优秀的数据,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将统计作为指导改革、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把统计工作作为指导思想,对统计报告体系、调查方法进行改进,把统计工作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机关了解国情、掌握社情民意、制定国策、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科学手段、得力工具和重要途径。目前,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科技为动力,加强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尽快适应党和国家对于路线的设想、方针政策的要求。
2.2.2 以“快、精、准”为原则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统计工作中提出了“快、精、准”的要求。这三个字是一个整体,“快”是基本,“精”是关键,“准”是核心。统计体制的改革和改进,要遵循这三个字的精神。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人民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统计工作自然要做到及时、快速地进行。这是统计系统的体现方式,相关部门要思考如何快速方便地获取信息、处理汇总、提供反映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之下,生产、加销的各个环节都能从被动变为积极,使统计工作更加有效,这是“快”的要求;“精”是指统计系统的工作方法要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准确地反映社会和经济运行情况,收集加工过程中所需的调查信息也要精耕细作,提炼精华,提供精品,便于用户浏览和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阅读、理解和使用数据时的“障碍”,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准”指的是统计制度的方法与标准,统计调查要有标准,在科学、规范的调查方式下,要为领导机构提供正确的数据、分析意见,实事求是、客观、恰当地反映问题的本质,统计工作要做到精确,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动时期,要为领导机构提供正确的数据和分析,使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贴近现实。
2.2.3 以“三度统一”为原则
“三度”就是要加强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提高基层统计机构的能力。我国各个地区相关的情况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改革统计体制和方法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统筹安排,既要整体推进,也要突出重点。从实际实施的角度看,应从各级政府的统计机构、部门统计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实际的执行方式上讲,能做抽样调查,就别做全面的调查,能从各部门的行政记录、业务资料中获得统计资料,就尽量不安排大规模的全国性普查;就调查指标体系、报表数量、调查次数来说,尽可能地减少次数,但要做到精、做到好,一两个指标反映的问题,绝不用三四个调查,能用一张表格绝不做两个;能在三五年内调查一次的,绝不要一年一次。否则,将会导致底层的劳累、人民的劳累以及企业的厌恶。
统计系统中的方法对统计工作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地改进与革新,但统计体系的研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而言,在统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中,应当着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进行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时要增减有度,适当地减少如第三产业发展指标等使用频率低、调查成本高、利用率低的指标,同时,对具有较好的经济预报作用的指标,应该逐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对统计中指标较少但分组太多的指标,则尽可能地把指标划分得细致,尤其是可以从其他统计渠道直接获得的指标要进行特别标注。在规范各部门调查和统计方法方面,还要根据专业背景优势,将现有的统计指标进行综合,以降低各部门间的数据重叠。
第二,进行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时要注重加强专题分析统计指标的构建,近年来,我国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速度不断加快,逐步与世界各国的统计指标体系接轨,反映人口状况、物质生活质量、精神文明、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上述的专题分析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中,既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测性,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增加统计指标的可操作性。
第三,国民经济核算系统和反映各个行业的统计指标体系要将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由产品经济、直接管理服务转变为市场营销、宏观调控服务;由侧重反映物质生产的活动向全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转变;由重反映国有、集体经济活动向反映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争取早日实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社会大众和国际社会三方的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信息的及时、准确的收集制造了各种困难。而要想有效地反映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就需要运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进一步加速采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重点调查等科学手段,扩大调查手段与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以弥补传统综合调查的局限性。这要求从国家的需求和可能性出发,结合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承受力,从建立健全三大调查机构入手,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体系,同时,对一些统计数据的获取,并不是要通过问卷的层层上报,而是要综合运用有关部门的各种媒体和其他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和计算。总之,在调查方式上,要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从而做到更好地服务于党、政府、相关单位以及公众。
政府统计部门要按照业务程序和业务范围设立内部组织,将政府、部门、企业和民间统计进行合理分工,并有效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全社会大统计体系”。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整体经营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在政府的综合统计体系中突出工作重点的“多中心”理论为基准,充分发挥综合业务部门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社会行为和信息源,都需要多元化的统计制度与方法,而我国的统计制度改革也必然朝着“社会化大统计制度”的目标发展,这就要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同时,统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影响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要加强统计人员自身的分析、解释、调研等统计服务方面的能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就必须保证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这是保证全社会统计工作良好进程的基础。同时,要建立并完善各个基层的统计机构,通过基层统计工作的加强,统计基础设施的强化,基层统计网络的形成,基层统计系统的健全,确保统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达到有效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的。
总之,加强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使统计事业繁荣和发展,就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运用到统计体制和方法的改革之中,这样才能使统计事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