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梅 杨莉娟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共同体一词源于希腊语Koinonia,意指古希腊城邦设立的市民共同体,通过这种社会建制使人民实现共同的“善”与“利益”。[1]国际医学一直以来秉承着“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让医者有尊严地工作”的价值观,这与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是在国内一次学术论坛中首次提出的,医患命运共同体相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分支,它将医患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取向。2022 年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强调要牢记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人民健康价值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强调医生和患者二者命运相连,为实现人类健康、共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努力而形成。一方面,医务人员队伍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形成良好的医德氛围,践行医者仁心的理念,是实现人民健康理念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医生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这就要求社会大众崇尚健康理念,在就诊过程内外都要坚持理性认识、冷静处理出现的问题,成为追求人类健康、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积极参与者,是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
“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下,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放在现代医疗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获得感。在通往全民健康的路上,没有旁观者,医患都是同行人。
根据Alpha 案例库的数据统计,2018 年医疗纠纷的案件数量为12249 件,2019 年案件数为18112件,2020 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总计为18670件,[3]医患冲突事件增长速度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018)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医师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绝大多数为偶尔的语言暴力(51%)。这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能为医患和谐共处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如在抗击疫情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在面对共同的战疫目标中,呈现出“共生长、共相连、共荣辱”的共同体特征,医患双方团结一心,确保了医疗秩序有序运行,践行了守护健康的医学目的。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对医患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医患信任度、患者对就医过程的理性评价及表达、医护人员人文主义情怀、医疗过程的有效沟通、医护对患者就医结果的正确表达等。调查共发放问卷500 份,收回合格问卷498 份,回收率为99.6%。
本部分共设计了10 个题目,关于对医患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有54.6%的患者表示对这一概念不了解,但对“医患纠纷”“医闹”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为医患本是利益共同体,“和”则共生,同幸福,“争”则共损,同悲哀。对医患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分析中,有68.1%的患者认为医生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有55.6%的患者认为医生在看病过程中不让病人充分表达;有48.2%的患者认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缺乏热情和耐心;有70.4%的患者认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存在面无表情、爱答不理的现象;有81.1%的患者认为是医患没有充分的沟通,只有18.9%的患者认为是医生诊治技能存在问题。在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患者对医生的诉求,按降序排列如下:态度、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责任感。
1.医患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相互信任一方面是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也要尊重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议。因为医患之间对疾病、诊疗等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实中往往有很多医护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建议不倾听、不采纳,甚至非常反感患者自己百度到的信息。而患者急于治愈自己的疾病,表达自己建议的欲望强烈。一方急于表达,另一方置之不理,不信任由此产生。另一方面,相互信任也要求患者理解和信任医护人员的诊疗措施,尊重医护人员的诊疗建议。从网络得到的信息通常是笼统的、不准确的,在具体的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每一个具体的患者自身的特点,给出的是一人一策的诊疗措施。
2.患者的话语权被削弱。在本次调查中,有55.56%的患者表示在其就诊过程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中国传统医学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主要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这样的诊疗方式必然会使医患双方有着充分的沟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感受、需求也会有充分的表达。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西医科学在不断进步,被攻克的疾病越来越多,治疗疾病的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医患关系却一度激化,究其原因是医学的研究主体发生了变化,从研究“病人”变成了研究“疾病”。此种诊疗方式就是把患者置于冰冷的机器之上以诊断病情,却无法感知患者的情感,因而整个就诊过程患者没有表达的机会,也就缺乏人情温暖。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患者对于好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题中,专业技能是排在第二位的。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专业设备、利用专业器材等有效实施医疗行为时应该具备的技能。在人们自主意识更加健全以及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更加多元的今天,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依然处于核心地位。以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依托的医疗技术是医患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能否治愈以及治疗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医疗活动很多时候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预期。即使医学科学发展到空前的高水平,但仍然存在局限,医务人员往往在借助CT、核磁等高科技检查之后也难以对治疗效果做出精准的预判,很容易造成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理解或者不信任。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对患者病情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力;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有效医疗方案的能力;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医疗活动过程中自我反思监控总结能力等。
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曾提出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六字公式”,即“信任+公心+善心”,信任是基础,公心乃境界,善心为灵魂。[4]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与疾病相抗争,更多的时候是对患者疾病所产生痛苦的理解与抚慰。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如果医学仅仅研究专业、机器、科学,就失去了人的本性,也就失去了医学的灵魂。在诊疗活动中,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生命尊严的价值和恢复健康的渴求,尊重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情况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在具体的诊疗活动中,用通俗的语言做好良好的沟通,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以同理心、共情力去感知。这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当医护人员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解决其疑虑与困惑,也就做到了“医者仁心,身心兼治”的人文关怀。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树立,患者的卫生知识也在丰富,使得医疗模式已不再单纯由医生主导,更多的时候患者也想积极参与其中,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决策医疗方案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并向其解释医疗活动中的各种可能,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这样使双方都能直面现实,获取足够的相互信任。人文关怀是促进医患和谐相处的催化剂,是推动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法,是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体现。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屡见不鲜的背景下,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让医护人员和患者成为利益相关、情感共振的命运共同体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2020 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公民有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公民的健康权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公民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有权依法获知自己的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等事项;法律还规定公民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应该获得尊重。同时法律也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务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秩序,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公民不得任意侵犯。医患纠纷不同于普通的民事纠纷,损害了受害人本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其社会影响也更大。一方面,要通过法律强化医护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要保障医护人员的权利。例如规范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决策等。严格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非法行医、“医闹”等行为均采取零容忍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笔者的调查,呼吁重视患者权利的研究较多,但是对患者义务的关注较少。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牵头起草的《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提出的《病人约章》,都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遵循的义务提出倡议,如相信医护人员会心系患者健康安危、尊重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正确看待就医结果、包容失误、配合治疗计划、感染控制、拍照摄影录音注意事项等。这些倡议具体化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义务,可以在立法上进一步强化。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有大量文章在研究医患命运共同体构建时,注重从医护人员的角度给出对策,鲜有对患者的要求。实际上在“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背景下,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要强化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也要注重培养患者的道德观念。从医护人员角度出发,要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同时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建设。要塑造“医心”,使得医务人员进一步践行“医者仁心”的理念;医务人员也要做到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做到“普同一等,皆如至亲”;医务人员也要有同理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换位思考,真挚地为患者负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医疗观,患者及其家属“付费”治病的行为,不同于普通的“付费”等价交换“服务”的行为。应该改变患者对诊疗活动的认知,治病不意味着一定可以愈病,对此可利用自媒体、小视频等普及医学常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其诊疗过程,正确认识就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引导患者尊重、理解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有治病救人的职责,但是作为患者也应当心存感恩之心、信任医护人员,多一点理解和感谢,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对于自己所面临的疾病,应该竭力与医护人员打好配合攻坚战,共担责任,共享利益。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践行“人心之美”“德行之美”的理念,是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