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2023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结合农村调研实际,积极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建言献策。
从事农业农村问题研究30多年,全国政协委员杜志雄始终关注粮食生产的稳定高效。在他看来,不仅要通过现代化农机让种地更省事,还要优先解决让更专业的人去种地的问题。“适度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应该作为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部分来加以打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升计划,要在土地制度方面深化改革,要让土地的流转能够更顺畅,并且以一种相对合理的成本的方式,流入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手上去。”
全国政协委员单杨强调,要用自主科研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效益。“提高产量的同时要保证它的品质……像一些稻壳、米皮等的营养价值都是很高的,在轻工业原料生活用品方面可以综合利用,也可以产生很高的价值和效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人才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何一心认为,一方面要创立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要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深化政校企合作,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爱上乡村……
◆解读
今天,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下,农业越来越强,农民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美。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从来是青年。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千千万万个黄文秀、秦玥飞、王军扬们扎根乡村、挥洒青春,带著父老乡亲走出贫困,奔向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书写着奋斗故事,定格了青春身影,实现着“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生逢其时、不可辜负。年轻一代要回应祖国的期待,践行时代的担当,以我之青春记录祖国之青春,以我之奋斗描绘乡村之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