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楼随感

2023-04-14 21:34:13王凯
山花 2023年4期
关键词:雕花江南苏州

王凯

活了快五十岁,才第一次来苏州,可以说是迟钝的人生了。想起一九九八年曾在上海学习过半年,当时同学数次相约一起去苏州玩,看看中学课本上学过的苏州园林,可那时年轻贪睡,又觉得时间足够挥霍,着什么急呢?结果一眨眼二十多年就过去了,果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啊。

作为一个在河西走廊戈壁滩长大的北方人,自小习惯了晴朗、辽阔、干燥和风沙,对于江南的认知大多出于臆想,总觉得那里充满雨雾和听不懂的方言,夏天闷热冬天阴冷,连个暖气都没有,去了各种不习惯,久而久之便有了某种成见。好比大米之于面粉、黄酒之于白酒、高山之于丘陵、细雨之于冰雪、小桥流水之于大漠孤烟,南方的种种好像都是北方的反义词。之所以如此,除了地理上的缘故,这中间大概真的存在着一种分庭抗礼的关系。早在南北朝时,南方称北人为“索虏”,而北方谓南人为“岛夷”,已经是互相看不顺眼了。自秦汉以降,南方差不多总是被北方所压制,尤其江南更是如此。晋武帝平吴,隋文帝平陈,宋太宗平南唐收吴越,金灭宋再到蒙元灭南宋,形势每每是北强南弱,这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弱归弱,却不同于软,真要说起来,历史上的江南性格其实是极为倔强的。永嘉之乱令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几近三百年,江南始终是中华正朔所居,强悍的北方胡骑数度南侵,顶多也只能是望江兴叹,最危急的一次,东晋八万北府兵居然在淝水大败前秦百万之师,从此改变了整个北方的格局。再往后,宁折不弯又有如文天祥、陆秀夫者,一介文人仍有这样强大的精神。时隔数百年,清军入关后遭遇的最激烈抵抗也莫过于江南。且不论魏晋风度,齐梁艺文,从南宋至明清,江南尽是数不尽的文物词章、才子佳人,即便失去了行政的意义,江南的文脉同样倔强地存在着,千年未改,传承不绝。

好了,一个北方人在这里胡扯一通,未免有妄议江南之嫌,不过到了苏州雕花楼,又觉得关于江南的遐想并非一无是处。这栋坐落于苏州东山镇,本名“春在楼”的三层小楼同样能令人生发出思古之幽情。这座百年前的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其实不大,把小小的后院加上也算不得宽敞,这和我去过的山西王家大院那样重重进深的大宅院完全是两种风格。所有到过东山雕花楼的游人肯定都会被反复告知,这是当年在上海做棉纱生意起家的金氏兄弟为孝敬慈母而特地建造的一座豪宅,耗资银圆十七万,折合黄金近四千两云云。这些金光闪闪的数据听上去颇为诱人,让人忍不住想去换算成人民币,看看能在北上广买多大的房子?说完背景知识,众人鱼贯进入门楼,主人又开始一一介绍那些极尽精美的木雕和砖雕(雕花楼之名也正因此而来)。那些被雕刻或镶嵌在砖石或者木料上的神话传说、忠臣孝子、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们无一处无典故,无一处无寓意,无一处无讲究,一时间只觉眼睛和脑袋都变得不够用,一个钟头走马观花下来,所能记住的不过百分之一。

这样算来,又觉得十分对不住当年那批技艺精湛的苏州“香山帮”匠人们。这些声名远播的工匠们传承着营造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数百年经验,造诣之高可想而知。二百多人的队伍历时三年多才打造出这栋精美的建筑,我们一小时又怎么可能全然领略其中的妙处呢?除非让我在楼上住上十天半月,也许才有资格来谈论它。一百年前,这座雕花楼必定是一处功能相当齐备,居住也相当舒适的住宅,但如果现在让我去住,光是没有抽水马桶这一项,恐怕就没办法坚持下去了。但遥想当年,工匠们在动手打造这座雕花楼时,一定认为自己正在从事一项传统技艺与日常生活完美融合的精品工程。那时候的他们一定不会认为这座设计考究、用料精良的大宅有一天会变得过时,当然,我指的是它所具有的居住和使用功能。对如今的雕花楼来说,真正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融入工匠经验、技艺和心血的雕刻,你可以不懂其中那些典故和寓意——确实是不懂,但并不妨碍你从那些千雕万刻的细部寻找到历久弥真的生命力量。那些不知名的匠人们在此地日复一日地劳作,一次次打量着手中的砖石或木料,思忖片刻后才决定从哪里开始,抑或在哪里结束。他们在时间中刻下每一道痕迹,每一道刻痕都与他们的目光、手指、思绪和体温有关,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切都十分确凿地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凭着这些倾注了心血的雕刻,这座雕花楼也就有了蓬勃的生命感。“花落春仍在”,从这点上说,“春在楼”这名字其实更得个中旨趣。

白樂天《忆江南》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猛一听很有说服力,仔细想想,理由又好像略略单薄了些。倒不如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来得实在。若要论起来,真正让人怀想江南的,不全是概略的景物,更多的还是像雕花的春在楼这样能够亲手触摸的所在,或者像一碗能够品尝的鲜虾老汤面,融在里头的没准儿才是真正的江南风味。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一座春在楼,让我又有了关于江南具体而微的记忆与感触。不论是含着主人的寄托和匠人的心血,或是带着远人的倾慕和游人的流连,但凡与人有关,往往能动人心弦,惹人回味,这大概就是风土人情的个中真意吧。

猜你喜欢
雕花江南苏州
树干雕花
环球时报(2022-03-30)2022-03-30 19:21:13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①
雕花马鞍
趣味(语文)(2018年1期)2018-05-25 03:09:56
纸杯变身雕花椅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雕花蜜饯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2-26 07:32:36
苏州诚和的成功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