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生命,献血证

2023-04-12 02:20:46天津师范大学徐文涛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宪法法治比赛

天津师范大学 徐文涛

指导教师 闫 夏

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高校组冠军、最佳表达奖

主题演讲

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现在,在赛场的签到台上,放着三十张红色卡片。您放心,这些卡片不是我提词用的宪法条文,而是三十张无偿献血证。虽然献血证不是宪法条文,但在我的眼中,没有什么东西比它们更像宪法了。

大一的时候,奶奶因贫血住院,我去医院照顾她。对面病床住着的是个六岁的小姑娘,名字叫佳琪,长了一双大眼睛,真是可爱极了。但她病历上写着扎眼的三个字—白血病。她的面色总是苍白的,一双雪白的小胳膊上,密密麻麻的伤痕触目惊心,那是输送血小板留下的针眼。对于佳琪的父母来说,最痛苦的不是高昂的治疗费用,而是短缺的血小板供应。一旦输血延误,佳琪的病情就会恶化。佳琪只是个孩子,她不懂什么是白血病,她只知道每次妈妈说血库告急的时候,她就要生病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病得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缩在床上发抖流眼泪的场景,我怎么也忘不了。

2020年2月,我的一个学长在武汉实习期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那个还没有十分丰富治疗经验的时期,他的恐惧可想而知。在隔离病房里,他每天除了艰难地喘粗气以外只想两件事:我会不会治不好?家里的积蓄够不够供我治病?

绝望,让人喘不过气的绝望。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良好的医疗卫生体系,没有国家、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病魔将会击垮无数的家庭,夺走患者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而小佳琪那双大眼睛也许会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但他们的未来,终究是续写了下去。

就在学长的父母四处筹钱的时候,新政策出台,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一个月后,学长治愈出院,此后他发在朋友圈里的第一句话是:“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从不是一句空话。”宪法保障下的医疗卫生体系,使数以万计的感染者战胜了疾病,重获健康。

2020年6月,依据《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施行,大幅提升的医疗领域投入,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减免政策,切实改善了像佳琪一样的患者的医疗条件,无偿献血事业也得到了更多的宣传和资金支持。送奶奶出院的当天,我也走进了天津市血液中心。基于数字化系统和尖端采血设备,血液中心得以进行高效的血液采集和转运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一系列法规的支持下,患者互助用血的费用和献血者的必要支出都由国家报销。当我找到佳琪,用献血证帮她免费互助用血的时候,她那双大眼睛里的喜悦,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就在前天,我第30次参加无偿献血,同全社会的热血同仁一起,在国家的支持下挽起衣袖,为患者们送去生的希望。

如果说人类求生的本能是患者与病痛抗争的原动力,那么宪法对生命健康这一最基本人权的保护,就是他们战胜疾病最强有力的武器。当国家提供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时,当全社会为病榻上的患者乃至为所有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时,我们会明白,在这片热土上,闪耀着的是宪法的光辉。

宪法从不是一份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文件,恰恰相反,它像血管一样遍布中国大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那抹生命的红色,在每个人的心中涌动着温暖。宪法对生命健康、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深入千家万户,它让每一位公民真正意识到,病痛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恶魔,国家与社会永远是他们坚实的后盾。它让小佳琪那双总是含着泪水的眼睛里,再次泛起了希望的光芒。

就在上个月,已经在读二年级的佳琪给我打电话祝我生日快乐。聊到这次比赛,她问我:“文涛哥哥,宪法是什么呀?”我看着胳膊上的采血针,思考片刻,告诉她:“佳琪,宪法就是那张献血证,就是输血管里那抹红红的颜色。”

命题演讲

“爷爷,我回来啦!看我给您带的嘛(什么)好吃的?”“文涛啊,可别瞎花钱啦!”“嘿,献血给的营养费,给您买点儿好吃的!”这段津味儿十足的对话您听着熟悉吗?可能您不是天津人,但类似的对话,肯定在您和父母或者您和儿女之间发生过。近几年,这样的对话在我家可是相当频繁。

姥姥去年年底做了白内障手术,因为她平时不舍得花钱,我就赶紧拿上兼职做主持的工资去做陪护,就怕她不该省的地方瞎省钱。结果到医院一看账单,咦?三位数?我赶紧问姥姥:“您是不是又不舍得花钱了,这手术怎么这么便宜?”姥姥拍拍我的手,说:“你呀,净瞎操心,我这手术走的医保,就这么便宜!”

再看看咱的社区里就更热闹了!“爷爷奶奶要购物?您甭出门,咱们的志愿者上门教学,购物、买药、打车、读书,通通网上解决,包您乐享居家生活!”“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您看,我跟家里的这位老黄忠啊,也学了一手!

我的这些所见所闻,您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呢?这样让人打心底里觉得暖洋洋的场景,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因为有宪法。

在中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由来已久。群众间、家庭间的团结互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飞速传递。因为比起伦理纲常,靠宪法精神、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维系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才是坚不可摧的。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起古代那些依靠伦理纲常维持的封建统治,今日中国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更显制度的优越。

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氛围愈发浓厚,当宪法支持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当千千万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先锋做出榜样为老年人带来便利,我们会知道,这片土地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一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宪法,是有温度的宪法;一个关心身边人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可以仰望星空,却没人能回避日常。在朝着星辰大海奋进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向身边看一看,看看咱们家里的老同志是不是还玩不转智能手机?看看咱们的社区是否有生活不便的独居老人需要帮助?今日你我,对家人那份最真诚的关爱,对社会的那份最质朴的责任感,正是对宪法最好的践行。

所以啊,在我比赛结束以后,我会买上一份爷爷最爱的核桃酥,进门以后喊上一句:“爷爷,我回来啦!看我给您带的嘛(什么)?”

选手采访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徐文涛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中获得了高校组冠军、最佳表达奖。他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无偿献血的经历,并引申出了对宪法和生命的思考,感动了许多人。《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他进行了专访—

青少年法治教育:文涛同学你好,恭喜你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获得了演讲比赛高校组冠军、最佳表达奖的好成绩!请问当你得知自己获得冠军时是什么心情?在比赛中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徐文涛:非常感谢!说来惭愧,公布成绩的时候我是被领队老师从睡梦中叫起来的。因为写命题演讲稿特别耗费精力,比赛一结束我就睡着了。领队老师告诉我夺冠的消息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直到看见成绩单才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的心情先是惊喜,然后还有些许的自得。赛后我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就是:“徐师傅,嘛前儿是天下第一啊?就在今天!”可以说是小小地虚荣了一把!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首先是身体状况。比赛那天我牙髓炎犯了,直到命题演讲开始的时候牙还在疼,相当分散注意力。好在最后我坚持下来了,没有让身体问题影响比赛。

然后就是队伍中的老师和同学了,不管是队友们的支持,还是老师们的帮助和无条件信任,尤其是大家陪我一起备赛到深夜的场景,都令我永生难忘!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对于宪法,你有什么样的理解呢?

徐文涛:我认为,宪法首先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了公民权利保障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自己所深耕的领域追求制度保障的愿望,凝聚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宪法。我们普法的时候总说传递宪法精神,其实当我们更深入地去解读宪法精神时,我们会发现宪法精神就是我们每个追求公平正义、追求发展进步的公民心中的那个美好愿望。宪法具有抽象化的、最高的法律地位,却和每个人的心灵有着最密切、最具体的联系。

同时,我们能够拥有这样一部宪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四十年来,宪法在中国求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都能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修改,即宪法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非常强烈的历史唯物主义色彩。也就是说,我们的宪法不只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体现。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的家人平常会跟你一起学习宪法知识吗?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你有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吗?

徐文涛:我平时会和家里的长辈讲一些宪法学的常识,有时候对宪法有了新的学习成果也会和家里人分享。不过家人们对宪法的兴趣确实没有我这么浓厚,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和我聊宪法或者法律相关的话题。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专业圈子之外,还有很多人尚未树立起良好的法治意识。身为法学人,我们还需要为普法事业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宪法精神传递给身边人。

而作为一个演讲者,进行一次精彩的演讲,特别是以宪法这样包罗万象的根本法为主题的演讲,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赛前的针对性阅读,而是平时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对各领域知识的学习。我在日常的学习中非常注重这一点。

当然,在赛前我也阅读了很多宪法学的书籍,首先是复习了宪法学教材和老师推荐的专著。而为了让演讲内容更严谨,我专门了解了一些医疗卫生领域的法律和政策。同时我还阅读了研究宪法序言的书籍,我认为进一步学习宪法序言对领会宪法精神有很大帮助。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在学校参加过与宪法法治相关的活动吗?你身边的同学都知道宪法、喜欢宪法吗?你会主动和同学一起学习宪法吗?

徐文涛:我参加过的与宪法法治相关的活动可以说是相当多了。我从大一到现在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校内比赛,同学们对我的演讲内容都有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学院每学期还会举行相当数量的普法宣传活动,比如在《民法典》出台以后,我就参加了三次普法宣讲,都是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相声或小品的形式给学弟学妹们宣传《民法典》的,每次得到的反响都很热烈。我自认为作为一名普法者,我是合格的。

至于我身边的同学,大家基本都知道宪法,而且愿意了解宪法,逐渐喜欢学习宪法的同学也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非法学专业的同学占了很大比例)。在身边的同学参加比赛或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我都会积极地与他们分享见解,这种共同学习的氛围让我受益良多。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觉得宪法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

徐文涛:我们总说,宪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听起来确实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宪法对我们公民权利的保护无微不至,这样的一部法律是最贴近生活的。

比如我这次的主题演讲讲了宪法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对弱势群体物质帮助权的保障,从我参加无偿献血的生活经历中,我可以真切地看到宪法保障下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如何帮助患者们渡过难关的,体会到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部部法律中的那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宪法和生活的关系,我想应该就是“润物于无声,日用而不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行各业,背后都有宪法的有力支持。

青少年法治教育:你想象过自己长大后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通过这次的比赛,你对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有什么新的认识?

徐文涛:我其实是个非典型法学人,除了律师、法官、法律顾问以外,我还考虑过很多非法学相关的职业,但我确实有很向往的职业方向—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我都愿意投入其中。

说到演讲给我的启示,首先就是:如果想让各领域的人都能接受你的观点,那么就要学习各领域的知识。在法学人的职业生涯中更是如此,法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学人也要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才能洞悉文明发展的规律,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

这次比赛结束以后有朋友给我道贺,说我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我觉得在学法普法、发展法治的事业中,这样的比赛才是台下的练习室,法学人真正的舞台在大街小巷,在千家万户。这次比赛坚定了我一直以来的信念,那就是我们进行专业学习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学到法学知识、让自己拥有职业技能,更为了让各行各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所学所感,让每个公民都能打心底里认同法治精神、尽己所能维护宪法尊严。

猜你喜欢
宪法法治比赛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发芽比赛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16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选美比赛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