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2月26日在广州番禺启动。科技园聚焦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
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荐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
按照初步计划,中山大学等高校、地方政府将联合领军企业,在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建成约5万平方米的未来产业科技园核心启动区。其中,广州大学城将聚焦飞行汽车、高性能计算等方向,建设未来汽车产业科技园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将聚焦基因诊疗、柔性电子医疗健康等方向,建设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区。
据介绍,未来汽车产业科技园区由广州市番禺区、广汽集团共同建设,依托广州大学城高端人才汇集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优势,结合中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依托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聚焦飞行汽车、高性能计算等方向。
按照建设目标,计划到2025年,广州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机制先进、运行高效的全国性未来产业科技园示范园区,聚焦未来生物医药、未来汽车等前沿技术领域,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态产业链条孵化平台,引进和培育不少于15个前沿颠覆性技术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孵化不少于20家细分领域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
科技园聚焦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近年来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及成果转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要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持续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具体做法包括吸纳更多企业界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也包括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还要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发。
二是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据统计,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科技部一方面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另一方面建立起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链条。
三是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企业能够牵头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也鼓励更多的企业提出科技需求,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及阅卷人的作用。
四是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到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企业提高成果吸纳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科技部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化机构的有效互动,从而构建起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使得各种成果在企业端能够汇聚。
2月22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认证机构1128家,颁发有效认证证书334.2万张、获证组织93.5万家。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发证量全球第一。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称为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近年来,中国质量认证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质量认证在航空、轨道交通、卫星导航等重点产业的应用,建立机器人、北斗基础产品、新能源汽车、无障碍环境等新领域认证制度,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相关部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CC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保护人身健康和消费者利益。目前,CCC认证共覆盖16大类94种产品,包括家用电子电器、汽车、玩具等与消费者密切接触的产品,颁发C C C证书79.5万张,涉及企业8.9万家,获证产品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同时,相关部门积极推行智能家电、数字电视、物联网、机器人、交通一卡通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健康、养老、金融、环保、商品售后服务等服务认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近5年来,服务认证证书数量增长11倍,达6万张,有力促进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中国还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绿色产品认证扩大到建材、快递包装、电子电器、纺织品等近90种产品,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2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5万张,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40万余张,发证量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与新西兰、丹麦、韩国等签署电子电器、有机产品、农产品等互认协议,全面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 E C)四大合格评定体系,累计对外签署15项多边互认协议和123份双边合作互认安排,惠及国际贸易货值达数千亿美元。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在距今30万年形成、塔里木盆地浮尘可影响到华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在2月21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科研部门相关负责人公布了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据此次科考牵头单位负责人介绍,2022年,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各参与单位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发现特有钩虾新物种,证明天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冷水性生物起源地;在天山野果林区发现2个藓类植物新种、39个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国新纪录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演化研究中取得新发现,提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在距今30万年形成的新认识,阐明风动力、下垫面、沙源对风沙地貌塑造的叠加效应,证实塔里木盆地浮尘可影响到华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此外,参与科考的科研人员还通过集成无人机、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新建26个无人区生态系统自动监测站点;重建第一次和第二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库,初步实现新疆科考数据共享服务;摸清多条重要河流总体水量状况,对区域水资源开发提出决策建议。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是国家部署的重大科技项目,于2021年12月正式启动。科考主要围绕新疆绿色可持续发展,全面摸清新疆资源环境家底,科学评判新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新疆未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建立新疆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大数据平台,培养一支长期扎根新疆、从事干旱区资源环境研究的战略科技队伍,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