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政:待定义的未来设计师

2023-04-12 20:25
设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境新疆课程

采访人:李杰 李叶

受访者:王选政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

《设计》:您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派驻新疆艺术学院的援疆干部,横跨两校的教学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特点。

王选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家相对熟悉,是国家两轮“双一流”建设获批单位,作为国家优势设计教育平台,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術等专业集群交叉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近年来,设计学院的教学改革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具有百年丰厚人文艺术学养的美术学院平台上,本着“向内艺文融合,向外多科交叉”的原则,以“科技设计、产业设计”为支撑、以“社会设计、文化设计”为特色、以“战略设计、设计研究”为基石形成六大学科建设层次,实现设计学科交叉创新的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形成了全新的设计学科教学体系,包括:坚持“厚基础共享”,构建造型、数字、人文、思维、技术、工具六大基础体系;推动“宽口径选择”,构建了涵盖17个专业方向、六大课程类型、230门课程交叉闭环流通的选课机制;加强“大空间交叉”,形成“空间全流通”和“专业全打通”的管理机制;实现“全链条创新”,推动各学科专业协同创新,开设课程需包含三个不同专业方向师资合作;推进“非线性加强”,实施每个学生独立成长计划,建立“非线性”的管理机制;着力“整体化提高”,构建学科、专业、课程、课题、老师、学生周期性整体评价机制。可以说,2016年就启动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改革走在了设计学科发展趋势的前列,起到了引领作用,因此获得了202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开展交流合作近二十年之久,特别是自2011年8月开始,按照中组部、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在对口援疆计划的总体框架下,选派优秀援疆干部教师远赴新疆艺术学院开展工作,巩固深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援助成果,为推动西部地区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艺术发展贡献力量。在此背景下,我于2022年2月开始挂职担任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于1958年,位于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学校是全国8所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作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名片。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与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出人才、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展演出精品,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征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院校,为繁荣国家尤其是新疆文化艺术事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被誉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天山脚下”艺术家的摇篮。

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定位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流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领域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刻把握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构建了以设计类专业为主干的学科体系,现有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包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其中环境设计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环境设计系、数字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系、产品与服装服饰设计系和理论基础部的学科交叉型“三系一部”教学体系,同时建有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方向四个,积极与对口帮扶院校进行资源联动共享,探索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以设计教育创新持续推动“文化润疆”战略部署落地,以设计教育成果深度提升国家战略的在地发展,为新疆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培养模式紧紧围绕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需求的总纲进行制定,立足新疆大地,以设计为新疆经济社会建设赋能、为新疆产业发展赋能、为新疆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为新疆乡村振兴赋能。聚焦新疆特有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学院近年来按照“成果导向”的思路,参与了大量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国家战略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课题,形成了一批富有在地特色的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设计人才。

《设计》:2022年最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设计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可授予工学、艺术学学位)。这预示着设计学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王选政:“预示”一词在这里的使用有待商榷,因为设计学科的交叉性与生俱来,一直在发生,只是产业分工时代的设计处于商业目的被赋予了过于明确的单一服务性,呈现出了“专门”与“专业”的特点,而当下新兴技术造就的生产关系重塑,让设计学科的交叉性不再被隐藏。设计学科当下的状态就是在不断地迭代,保持着“待定义”的姿态,这背后的原因是设计的功能在由流水线生产、福特主义时代的“赋形”过渡到摩尔定律、信息技术时代的“赋能”以后,正在进行“赋链”功能的塑造,也就是以设计来塑造未来社会的“生态位”,在分布式产业革命和去中心化理论的加持下,“赋链”这一功能对设计最基本要求的就是广域交叉融合,那么设计学科的持续迭代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研究学科的迭代,分析其所处的时代语境是有效的方法。如果把十九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作为现代设计的起点进行断代,我们可以从时效性的“新兴科技”所包含的信息技术迭代、制造技术发展和信息存储交换载体进化三个层面,将社会发展按时间顺序划分成“生产的设计”“设计的设计”“界面的设计”和“计算的设计”四个语境,不同时间的语境中,对设计的定义和设计的工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选择上述三个因素进行语境建构的原因在于,这些因素是新兴科技最直接的与人、社会发生交互关系的要素,也是改变宏观设计定义和工作方法的主要动因。

1. 第一语境:“生产的设计”

建立在无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基于流水线生产和依靠纸面媒介记载、交换信息的设计语境,设计在此语境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大规模的产业生产服务,通过专项技能进行附加价值创造,主要结果体现在完整的终端产品设计设计上。与之对应的社会背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科技体系。

2.第二语境:“设计的设计”

计算机和终端网络的产生,改变了信息的记录与交换方式,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与编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换,由此导致了全球规模的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可能性。设计开始改变从属于产业的局面,逐步成为具有独立学理结构的学科,形成了以“设计”为概念的全新社会功能角色。与之对应的是新兴科技诞生前的技术曙光期,即信息技术初步介入传统科技,诱发了技术转型。

3.第三语境:“界面的设计”

移动互联网(共享网络)的出现再次迭代了信息记录与交换方式,云端存储和云计算也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使科技前所未有地与末端受众直接联系。在全球产业协作的基础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弹性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符合个体需求的智能化“新物种”成为产业的重要诉求。如何以恰当的界面(物理界面和虚拟界面)来提供用户对于新技术、新服务的认同成为了设计的重要功能,也使设计开始作为“界面”的方法参与到社会创造活动中,形成了全新的带有社会属性的设计语境。与之对应的是新兴科技的全面成熟,新兴科技系统的最末端也充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构成因子之中。

4.第四语境:“计算的设计”

前田约翰在《科技中的设计(Design in Tech)》报告中提出了计算设计的概念。物联网、自生产和人工智能构成了计算设计语境,去中心化的计算方法与机器学习,将把“界面的设计”语境中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方法完全重构,设计不再是基于某种产业领域的特定工具,也不是特定社会领域的创新方法,而是进化成为“去中心化社会”中大众进行“自组织”的工具,其作用是以设计为工具影响和变革社会进程,创造可持续的、带有同理心的新型社会价值。我们正在迎接该社会语境的到来,新兴科技在此语境阶段因为机器学习的存在,衍变成高度“傻瓜化”的状态,人人皆是设计师(或者说设计成为人的必须生存技能之一)的时代开始,近期大热的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很好的印证了这一趋势。与该语境对应的是分布式计算引发的产业革命。

四个语境的发展过程既是设计学科方向变量产生的背景,也是变量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当设计教育面对上述情境进行系统建构的时候,必须要面对教育对象认知方式、工作方法和价值认同的高速转变,转变速度与社会语境发展的变量是同步的,同时存在着“加速度”——每次变量的迭代时间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紧凑,导致设计和设计教育在当下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再定义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交叉”对于设计学科而言可能也只是一过性的。

《设计》:目前的设计教育是否对应对真实世界挑战的设计核心能力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以此为目标来调整教育的内容、培养的方式和支持的体系?我们的课程设置正在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引入了什么新的方法工具,如何设计出新的教学内容?

王选政:我想以新疆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联合设计课程为例来谈一谈这个问题。设计教育变革的迭代速度无疑是极速的,由此产生了诸多的范式、方法和技术以及繁杂的争论与探讨。从北京来到新疆以后,通过观察社会组织方式和教育形态的差异,会得到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要以真实的设计教育为真实的社会发展来服务,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要既要关注、使用纷繁的新技术造就的新效果和新趋势,更要抽丝剥茧地梳理出社会最根本的需求如何以新手段得到实现,因此我们萌生了建设联合课程的想法,将北京的前沿性思考与新疆的在地性发生进行直接的链接,以在新疆的真实设计成果来建立真实的设计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支撑,为援疆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是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学院在设计教育精准定位、学科建设、学术声誉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富有在地特色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在课程建设上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开展了“跨越时空”的联合课程建设尝试,以“联合授课、调研、研讨、创作”的模式为新疆经济社会建设助力,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尝试。

两校以研判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的共识为联合课程的前提,以设计学科语境升维为指导路径,以设计功能由“赋形”到“赋能”的转化为具体抓手,以交叉创新为重点目标的方式为新疆而设计。学院通过联合课程平台整合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双一流”教育资源和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国际组织的多元资源,立足新疆大地,产教融合进行授课。联合课程聚焦新疆区域内发展现状,围绕生态、农业、文化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可持续设计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研究路径。2022年度共计开设了本科联合课程3门,包括产品设计专业的《食物图景:新疆食物可持續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新疆植物:植物地景与叙事空间》和服装设计专业的《传统纹样时尚转化与创新应用》,开设了1门专业硕士联合课程《设计选题》。两校共计有16名教师参与授课,举办课程讲座9场,邀请政府专家、行业专家和高校专家参与课程研讨共计17人次,近200名(含50名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学生参与了课程。

以《新疆食物可持续设计》课程为例,提出要多维度整合新疆广博的食物资源,探索以食物设计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两校学生共计完成了36件针对新疆轮台小白杏、安集海辣椒、褐牛等在地特色食物开展的可持续设计方案。授课团队由来自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新疆农垦科学院、良食基金、哈佛大学的专家进行了讲座授课。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的专家与师生一道,围绕以食物设计为代表的可持续设计趋势展开了结课汇报研讨。《新疆植物:植物地景与叙事空间》《传统纹样时尚转化与创新应用》两门课程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模式,前者基于新疆当地植被跨越了从暖温带到极地的多种生态景观带,在探寻文化谱系与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构建为新疆服务的设计方案。后者以新疆传统特色纹样为载体,研究传统纹样设计的科学原理、转化方式和创新应用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形成了一系列服务于新疆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将完成转化直接服务于社会。《食物图景——新疆食物可持续设计》的课程成果参加了由文旅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向公众展示成果的同时,体现了艺术类高校参与“文化润疆”建设的表率作用。课程产生的示范效应有效推动了设计学院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代表的专业建设,三门课程均进行了教材编写规划,课程还同步推动了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设计实验室的建设。

通过联合课程的组织策划和建设,系统化地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流通的可持续性通道,规划了有效链接院校间的长效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了新时代设计学科课程建设的新模式,以“分布式”教学模式形成强调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新疆艺术学院特点的设计学科“跨时空”教学模式,定义了以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方式开展具有远见的设计创新研究。新艺央美设计联合课程呈现出了“建设联合课程,同步校际教学;建设联合团队,联动校际师生;建设联合课题,交叉校际科研;建设联合展览,共享社会生态;建设联合教材,整合教育资源”的显著特点与优势,为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素材,为援疆教育的提升提供了新模式。

《设计》:生长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获取知识和资料的渠道丰富而芜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设计教育应该聚焦在哪里?对教师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在您看来,人工智能让设计师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了?在学校里的“未来设计师”应该习得哪些知识和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王选政:这两个问题的背后,都在探讨一个话题: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设计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前面提到了聚焦“真实”的设计和设计教育,但信息时代最难界定的就是什么是“真实”,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物理世界中介入本就超级碎片化的数字世界后,“真实”的标准似乎也荡然无存了,这是目前设计教育中的第一个值得思考的焦点问题。伴随着ChatGPT的不断演进,似乎这个世界的所有信息已经被高度生成化,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得以解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是当下对信息爆炸式增长最好的回应,塑造学生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正如帕帕奈克所说:“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而又富于直觉的努力。”高校之所以要发展高质量的设计教育,其目的就是不断引导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新设计师的学生对这个世界存有敬畏心,存有热情。而对于教师,信息时代的发展自然向授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知识解读、传播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诉求,而全方位汲取层出不穷的信息内容并保持实时更新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而,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更加着重于如何立德树人,培育一个设计师而非一个设计技工。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设计学科的范式十分独特,是一个几乎没有学科框架共识和学科理论共识的范式,从不同的知识视角切入设计教育,经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连评价体系都完全不同,甚至在相互矛盾的理论体系支持下得出的结论却都很正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的设计教育充满了诸多的争论。之前还在纠结设计实践如何评价,但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后,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教育如何激发设计师的潜能,让工作效率、视野范围、构思格局在人工智能的辅佐下变得更快、更高、更强,而不是焦虑设计师何时将被人工智能彻底取代。面对“真实”的社会发展,从未有明确定义的学科交叉,一直都是整体融合发展的。对于“未来设计师”,不要过分执着于既定的范式,而是应该借助信息、智能手段补强能力、完善思维,发展自身成为某一具体领域的“范式”设计师。

《设计》:您心目中未来的设计学科应该是怎样的?

王选政:在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设计的内涵、定义、工具、逻辑与方法也随之更新,诞生之初以服务产业分工为使命,在当下则以多元思维和多维方法结合的模式,致力于赋能经济发展、赋链社会发展。从19世纪开始不断演变发展的设计思潮,向我们诠释了经典的社会发展逻辑下的设计实践演进道路。千禧年后的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引领了虚拟空间内的数字技术语境大发展,我们尚不明晰数字技术引导下的社会语境将会如何定义未来的设计实践,不论是路径还是方法,我们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待定义的实践”。而在技术语境推动下的设计实践和经典发展过程中的设计实践并非是相互竞争、互为替代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并行关系。技术语境与传统语境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构成了设计创新的大部分需求和发展动机。

基于此,未来的设计学科应当以国家战略为引导,以“四个面向”为抓手,以支柱产业和高精尖领域为场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形态升级,强调在交叉融合平台上进行教育創新探索,转化新型工具,提供新型方案和创造新型标准。未来的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跨域视野的、融汇多元知识的、致力社会升级的产业创新设计标准制定者。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在发展待定义的创新设计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教学图景,从研究方向、趋势路径、动机路径、教学动机出发形成了符合当下趋势的创新设计流程。以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展过的设计实践项目“材料革命与革命材料”为例,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研究传统的材料应用设计,而是以技术驱动社会发展为核心要素,探讨全面体验,虚拟融生等构建整体生活、生产方式和手段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科技、商业、伦理视角关注这些发展方向的价值路径,即从材料创新为起点考量相关实体、场景、场景流以及价值链、产业链核心,借助人工智能整合相关数字技术对设计动因、定义、角色等内容进行创新,最终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与赋能。

未来的设计学科应最终以逻辑化的方式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真实问题,不断借助数字工具、智慧技术的力量,以社会系统化发展和变革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学生完整的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系统,应对设计方法在新时期的变化与趋势。

《设计》:请您分享下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体会。这些合作对于设计教育及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怎样的助益?

王选政:先用一个词对产学研在实际教学和服务社会过程中的价值效益——对冲。

设计学作为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有着更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我主持的出行创新设计专业为例。该方向是基于新兴技术社会背景,应对出行场景和交通工具属性迭代而进行的教学研究实践。聚焦以逻辑化的方法解决出行系统中的新型问题:即以在地城市为载体,以出行终端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完整的显/隐性知识系统,应对出行创新设计方法在新兴技术社会语境中的变化与趋势。在清洁能源、共享经济、物联网、去中心化计算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行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研究方向以未来智能出行方式为抓手,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城市形态、交通系统、公共空间、生活形态、消费方式、物流系统等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分析新兴技术为社会与环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未来出行方式的全新解决方案、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聚焦于链接汽车产业的前瞻设计研究,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以智能出行为核心的创新研究。与全球超过50家汽车企业及1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协同创新机制。中央美术学院的出行创行设计教育始于本世纪伊始,2006年在设计学院正式创立了汽车设计方向,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央美术学院一直有着艺术教育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传统,对于正在起步发展阶段的国家支柱产业,以设计教育进行助力是责无旁贷的选择。2008年,与国际同类型专业接轨,专业命名更名为交通工具设计(Transportation Design),同时通过师资引进、课程合作等方式,在全球化产业标准下开展教学与研究。2017年,全球汽车产业逐步开始发生从制造业到科技业的属性迭代,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活跃度最高的汽车产业、出行服务产业创新实验场,汽车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面向,业已完成从交通工具到出行创新的升维,该专业正式更名为出行创新设计(Mobility Innovation Design)。如何建构中国式的出行创新设计教育标准和探讨全球产业语境下出行创新设计教育在中国的标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出行创新设计教育面向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助力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

从关于出行创新设计的研究目标不难看出,以学校视野出发的设计创新探索更关注的是方法层面的创新、定义内涵的界定、规格秩序的明确,一定超过当下的社会总体需求,具有相当的创新冗余,或者可以认为,从院校完成的概念研究、设计研究和创新方法的研究是超越了当下产业的实际需求和生产能力的。这其中形成的对冲恰恰就是产学协同育人的最大魅力之处。作为一所本科甚至更高水平的院校,其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在于通过设计教育创新建构具有相当全球化视野的创新意识和整合创新的专业能力。相应的,关于产业实践方面的转化过程是难以通过理论教育方法完成的。因此,通过产学合作育人非常有效地完成了实践教育这一重要环节,通过真实的产业环境让学生直观了解产业生产、制造、研发过程,激发学生关于设计创新在真实世界、真实需求、真实技术下的再思考。从课堂教学中的高概念、高技术的未来式创新到落回真实世界的在地化创新,已经能够形成极其强烈的对冲,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产业创新的难度和艰辛。

其二,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在产业真实环境下的长期浸润,往往会让内部工程师陷入研发创新的困境。因此,通过引入与院校间的产学协同合作由此形成了第二个“对冲”——产业研发困境与概念化创新的对冲。院校形成的概念创新如同鲶鱼一般充分激活产业内容的创新激情和灵感,为产业的创新研发提供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这是产业所喜闻乐见的过程。如在智能出行系统创新设计:机器人与出行系统生态位设计研究项目中,中央美术学院和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开展关于机器人技术与出行系统交互作用产生的全新生态位系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型移动人居组织方式的研究。探究新物种与场景流在近景未来社会体系中的“生态位”作用,提供全新定义的机器人与出行终端共生的系统设计解决方案。最终形成的人机共生策略为韩国现代集团提供了极具前瞻创新价值的学术可能性。

因此,通过产学协同育人的实施和深化,在院校和产业间的对冲将实现实践育人和引导创新的双重效应,以期实现设计创新从赋形到赋能到赋链的价值升级。

《设计》:您近年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都关注了哪些领域?有哪些设计作品引起了您的关注?您希望自己的毕业生未来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怎样实践设计价值,发散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能量?

王选政:以出行创新设计专业为例,这个方向培建立了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专业青年人才培养类型化体系,为社会和产业培养实践型、前瞻性设计人才。培养对象被定义为“汽车设计师”“产业创新设计师”“娱乐与影视设计师”和“待定义的创新者”四个类型,培养出的人才分布于全球重要车企、创新型头部企業和自主型创新机构。尤其在各大车企中都可以看到我们毕业生活跃的身影,他们在车企中完成的量产设计,已经在市场上具有了良好的反响和销售成绩,为国家支柱产业做出了贡献。我更关注到的是用出行创新的设计思维、方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实践尝试。如《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美术指导、概念设计师王志坚,通过回答了“做好的设计产品需要什么样的设计素养”“中国式科幻的未来”等问题,展现了当代工业设计人在中国科幻电影的奋斗与努力,用设计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核,将中国设计和中国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探索了中国式科幻浪漫的图景;可以科技的臧晨以干细胞原理,研发设计了模块化的编程教育机器人,第二代产品增加了桌面陪伴的功能,在北美、日本市场成为了爆款产品,创造产业价值的同时,讲好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待定义的创新者,是我们从2017年开始进行的培养类型实验,希望以新兴计算技术在美术教育平台上进行有机融合,开创全新的设计教育领域和设计学科内容,例如,我们鼓励学生去设计“设计汽车”的方法。

正是看到了学生在接受设计创新教育后的蓬勃潜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教育之路:从出行创新专业中学习,而后成长,成才,面向社会以个人特长为轴提供设计价值。尤其在未来仍然选择出行领域深耕的学子,我们期待他们能够以未来出行方式为抓手,以跨域基础研究和设计技术技能为支撑,突破传统产业设计思维方式的定式约束,跨域整合,发现问题,以未来出行方式的“新物种”和“场景流”作为载体,输出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法。

当他们进入到产业后,能够以未来智能移动方式为切入点,引导产业在大量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约束,融合智能技术,综合分析城市形态、道路交通系统、公共空间、生活形态、消费方式、物流系统等在新技术影响下可能产生的变化,分析新技术为社会与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移动场景的解决方案。我们不断鼓励学生掌握逻辑分析能力、主动创新能力、技术敏感度,时刻关注社会动态,以可持续化的设计实践激活未来产业标准的制定。将自己作为出行创新在中国的实践样本,不断丰满中国在全球设计创新生态体系中的话语权和示范样本,助力国民经济建设,支持国家支柱产业升级。

猜你喜欢
语境新疆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新疆多怪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