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并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寺院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显示了儒释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展现了华夏文明兼容并蓄的特质,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中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相当一部分与寺院相关的著名诗文(见表1,因篇幅所限,本文所讨论仅限初中诗文)。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寺院空间与诗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寺院既是文人赏游的自然文化景观、交游场所,也是其栖身之所,而诗人的身心在寺院中也得到了慰藉与疗愈。由寺院空间了解诗人及其诗文创作为我们解读诗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即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寺院空间的教学价值。
表1统编小学、初中教材中与寺院相关的诗文
年级 篇目 涉及寺院 二年级上册 《夜宿山寺》 江心寺 二年级下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净慈寺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西林寺 五年级上册 《枫桥夜泊》 寒山寺 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清泉寺 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 承天寺 八年级下册 《题破山寺后禅院》 破山寺八年级下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慧院一、空间:寺与人的良性互动
寺院在古代不仅仅是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它更是供普通民众游赏、读书、雅集、客宿的地方,因此,在唐以来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其踪影。教材中的三篇诗文基本代表了最常见的寺院空间与诗人互动关系的三种类型。
(一)赏游的自然文化空间
自古名山僧占多,寺院选址大多追求环境幽绝高雅,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或广植花木,或闹中取静。如此清幽别致的自然环境,容易引人流连忘返或驻足欣赏,并将之作为吟咏对象。这在唐朝山水派诗人笔下体现得较为明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为其中代表,纪昀评价此诗:“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卷四引)。诗人写景绘情自然细腻,情与景相融,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诗人从特定的景致中悟得的禅理。禅院在寺后,与人世又隔绝一层;兼其花木繁茂,清静幽远,引人入境,陶醉其中。这些景色与寺外自然景观并无二致,但清静幽远的禅院给了诗人暂时远离喧嚣俗世的契机:举目四望,初日高照,万物生辉,山鸟自由欢悦;碧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清潭,涤荡心灵。“悦鸟性”暗示人们要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怀抱,沉浸其中,才能使心灵自由,洁净空明。而来自世外之音的钟磬音,若有若无,化动为静,深邃超脱,引领诗人进入方外之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此,方显佛法无边的意旨。
此诗具有寺院诗的典型特征,诗人把寺院作为赏游的空间,把寺院视作客体景观,营构具有禅意的环境,表现禅悦之思,往往寓禅理于自然景物之中。
(二)客宿空间
古人在游览名山大川、读书修业、流之他地、贬谪避难时常常客居寺院,此时的寺院仅是他们不得已的安身之所,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使得他们触景伤怀,睹物思人。晁补之自述:“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苏轼一生谪宦,用来概括他初到黄州时的情形也是很恰当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点明苏轼一家老小初到黄州时寓居寺院,有所感怀而作。词作中描绘了寺院清寂凄冷的环境,世人入梦,无声无响,无人陪伴,仅若隐若现的孤鸿掠过天空,而诗人心情苦闷,又难觅知音,无人诉说。如同幽人一样,孤鸿在惊恐幽恨中飞掠枝头,宁可寄居荒野沙洲,也不愿随意栖身高枝。人鸿相契,物我同一,命途互参,定慧院这一特殊地理空间,使词人在孤寂中反观内心,在禅静中笃定理想。定慧院有别于一般客店,它在尘世却又远离尘世,它连接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位于此刻与未来的交叉点。寄居其间,词人不能不忆及刚刚过去的杀身之祸,却又不可不面对真实的“超我”,明心见性。
“定慧”一名颇有深意,意即由禅定而生智慧,摒弃一切私心杂念,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苏轼与佛寺有不解之缘,少时寺中读书,成年参禅悟道,黃州时期寄居禅院洗心归佛,以求慰藉心灵。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寺院月夜的方外寂静,给了词人独思空间,禅定内省,重寻人生方向,笃定人生价值。
(三)交游和解之地
寺院建在方外之地,坐拥名山大川,又有丰富的藏书、前贤遗迹,因而常作为人们的交游雅集之地。《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十月,仅有84字,短小精悍,是苏轼小品文中的精品之作。题中承天寺,并非词人当时所居之地,此时词人被贬黄州已四年余,筑屋东坡,而张怀民此年刚被贬此地,寓居承天寺。两人经历相似,先后皆被贬,初到黄州都寄居寺院;性情相契,苏辙说怀民:“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可见,其生性坦然、旷达自适,深为东坡赏识,视之知己。否则,怎会“念无与为乐者”,径直去找张怀民,一个“遂”字将二人情谊凝于笔端;精神困境相同,即如何面对仕宦中的得失、进与退的难题、人生中的顺逆等问题。
怎么解围呢?苏轼没写,只写到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二人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从文中所写景物我们可窥见一些端倪。他将明月与竹柏化作空明积水与纵横交错的藻荇,藻荇在水中随波逐流,身不由己,与二人在宦海浮沉、漂泊无依的经历相似,但这些皆为虚象,只有天上明月、寺中竹柏为真,每夜有月,各处有竹柏,但为何不“闲”之人看不见?心中被外界的执念、物欲所占据,身边的风景却无人欣赏。再放大一点看,寺外的纷争、过往的荣辱如何让人痛苦不堪,皆为虚妄,只有晚风明月、如水庭院才是真切,而所有的最终都会归于宁静。这是苏轼对二人处境的自我审视与突围。
这样的生命感悟为何会发生在承天寺?因为寺中人、寺中月、寺中理。首先是苏轼对张怀民初遭贬谪的宽慰,对二人间情谊的重视;其次承天寺乃方外之地,清净自守,是与俗世有着本质不同的诗意空间,让苏轼可以从出世的视角来审察处于入世困境中的自我。自称“闲人”,内心着实不闲,只是在儒家入世与释家出世间取其平衡而已。因而其主旨与《卜算子》是一致的,但更多了一份自我和解后的随遇而安与淡然。最后是苏轼居黄州以来与佛寺的亲近、诗僧的交往、禅意的深入理解有关。承天寺澄澈幽静的月色,能修复创伤,慰藉灵魂,使作者能以超然出世的眼光看待荣辱,欣赏美好,拥抱世界。
寺院兼具物質与文化的属性,为诗人提供了独特的审美空间,不管是常建笔下清幽空灵的破山寺后禅院,还是接纳了孤愤灵魂的定慧院,抑或是见证苏轼邀请友人同赏月色的承天寺,其本身都有了审美价值。通过关注寺院空间,我们在理解寺院如何影响诗人对自己人生处境和生命价值的思索,诗人在诗文中如何把寺院空间书写诗意化、审美化,诗人表达怎样的情感与价值取向等问题时增添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二、支架:寺院空间的教学价值
寺院影响着诗人创作,诗人作品表现寺院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我们从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理解作品,不失为一条解读文本的新视角,而由核心素养视角来审视寺院空间的教学价值,也不失为一条教学的新路径。
(一)以文化人,坚定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应立足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核心素养的养成发展首先要靠整体可见的显性知识,逐步发展为隐性的能力与价值观,因而对教材中出现的寺院文化,在教学中不能视而不见,反而应予以重视。
1.了解与寺院相关的基本文化常识
这是课内理解诗文的需要。以《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高林”一词书上未作注解,学生直译作“高大的树林”,未尝不可。但此处却另有深意,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此处作“高林”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表达对佛宇的礼赞。“禅房”是僧人们的起居之所,通常位于寺庙前殿之后,破山寺后的禅房竟藏在弯弯曲曲的小路后,花木掩映,别有雅致,所以带着这些常识,学生更容易理解诗人此时的惊喜中,还有对寺僧们善于营造清幽环境的赞叹,以及对远离尘世的愉悦之情。
这也是学生后续能开展自主阅读的需要。古代寺庙不事经营,食宿免费,其经济来源主要是信徒捐赠、香火供奉、土地租赁、政府拨款等,因而在唐宋时发达的寺庙经济为贫寒的诗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苏轼、张怀民、黄庭坚等常寄居寺庙。宋以后寺庙也日益世俗化,在《儒林外史》中各路和尚、僧官的做派无异于常人,不守清规,见风使舵。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都需有相当的寺院文化知识,从其中可见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即僧侣们逐渐本土化、世俗化的过程。
2.体悟诗人营造的审美空间
这里的审美空间既指由诗文中具体的物象构成的客观现实空间,也指由此空间拓展延伸出的意义空间,即司空图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用寺院、月、桐、幽人、孤鸿构建的现实空间,空寂凄冷迷蒙。一弯残月高挂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而人声渐消,但幽人与孤鸿却难以入睡。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身边的景物而构成的诗意审美空间;这个空间浓缩了词人当下的生存状态:因诗遭祸,被贬偏远之地,居住被监视。寺中人、寺中景为读者提供了进入词人内心的环境,这些意象隐秘地被全部统摄在定慧院这一清寂的现实物理空间之中,使得词人构造的审美空间更显寂寞清冷。由此而延伸出去的意义空间,是人似孤鸿,鸿如幽人,虽身处逆境又满怀愁绪,却依旧不愿依附,要坚守自己操守的高洁灵魂。
不论是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识,还是体悟诗人营造的富有禅意的审美空间,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经验,增强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更有美学美育上的意义。
(二)搭建支架,培育核心素养
1.问题支架,激发高阶思维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动力和起点,也是贯穿于教学活动的主线。”问题支架是基于课程目标和单元主题,结合文本特质,依照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聚焦学习任务,指向问题解决而设计问题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常会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再将主问题依次拆解为问题链。《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景物特点是教学重点,可将主问题“禅院中的景物主要作用是什么”,依次分解为:“根据诗歌内容,你认为诗人主要写的是何处的景物?”“禅院中景物主要特点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诗人为何要突出禅院景物的‘清幽?”这一问题链分别指向禅院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手法以及作用,最终引导学生理解禅院景物之清幽对诗人内心的净化作用。围绕寺院意象这一支架进行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有具体可把握的抓手,化抽象为具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走向深度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2.情境支架,推动真实学习
情境支架要求创设的情境应立足于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聚焦语言实践,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有效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古诗文教学中建构的真实情境,要找到文本内容与情境的最佳结合点,寺院可以是一个比较适恰的切入点。教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需始终以朗读为线,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懂词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词,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以此来体会诗人暗含的情感。教师可提供以下情境支架:“在的定慧院,我们看见,听闻到;从诗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基于古诗文内容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沉浸文本,咀嚼语言,进而体会诗人不以贬谪寄居的孤苦为意,反而坚守理想的情感价值。
以寺院空间构建情境支架,还可以以任务为核心来教学。例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可围绕“为旅游景点承天寺设计宣传海报”这一任务来进行。分解为以下任务:结合课文为海报拟一则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根据课文内容为海报配一幅背景图(用文字描述图片内容),用物象突出寺院的特征;写一段寺院的宣传语;你认为还可以为海报增添哪些有意味的内容来突出主题。
3.探究支架,指向深度学习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搭建探究支架,可以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促使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参与当下的学习任务,并把未知与已知建立起结构性关联,亲历知识迁移运用的具体过程,能动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这是深度学习的内在要求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将寺院空间作为单独的主题进行研究,也可嵌入其他主题文本来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如小项目学习,以《题破山寺后禅院》《枫桥夜泊》《过香积寺》三首诗组合来探究“跟随诗人游寺打卡”,先设计两项预习任务:回忆学习过的游览寺庙的诗歌;作为游客,了解一下这三位诗人。再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以下任务:作为导游,带游客身临其境、撰写寺院景点目录、推荐寺院特色;作为推广人,选一处寺院撰写官方公众号文章。这样的寺院主题探究活动,将古诗教学由一篇到多篇,由课内联结起课外,从旧知识中建立新关联,可以拓宽古诗文课堂的宽度与深度,提醒学生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勾连,并优化认知结构,形成核心素养。
这是基于同主题文本组建群文,教师也可以采用“1+X”小群文模式,从同一诗人在不同的寺院场景中组建群文,探讨诗人心境的变化及其成因。苏轼谪居黄州以来有诸多游寺诗文,新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时,我们可以选择《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进行联读,从其中窥见诗人由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时的孤寂不平,到元丰五年(108年)游蕲水清泉寺的洒脱旷达中仍有愤懑,再到元丰六年(1083年)与知己夜游承天寺时的平和随遇而安。我们还可从寺院景物的描写来探讨诗人的心境变化、对禅理的逐渐领悟,在比较中展开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