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菲
澳門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自啟用以來深受公眾歡迎。近期,市政署斥資約160萬元豐富了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至科學館之間區域的功能佈局及設施,加設大型戶外裝置:彩色巴士餐飲售賣亭、卡通兒童碰碰車場;擺設可供市民拍照打卡的大型戶外裝置;堤岸步道加入文化局讓藝文工作者街頭表演的藝遊點。據3月23日市政署新聞發佈會消息指,在串聯該區多個地標下,冀打造成集兒童玩樂、休閒運動、餐飲、藝文及科普活動等多功能、多元素的綜合片區,並命名為“海角星岸”,該名字構思源自科學館多年在海岸辦觀星活動及配合休憩區而來。此外,市政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及澳門科學館,於3月25日至4月23日期間在“海角星岸”舉辦多場親子活動、觀星活動、生態工作坊及互動遊戲,成為“海角星岸”啟用的第一項圍繞生態保育與科學知識主題活動。
據市政署消息,海角星岸屬南岸海濱綠廊的第一期規劃,附近有2021年首次啟用就大熱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兒童遊樂場,開放半年間吸引超過30萬人次使用,其成功吸引之處,一是疫情下市民困澳已久,市民尤其兒童對城市公共空間設施的需求大增,二是場內的巨型玩樂設施色彩繽紛造型新穎,給市民帶來耳目一新的新奇創新的體驗,堪稱本澳城市休憩空間建設的既務實又創新的例子。亦因此,市政署看到市民對這類特定城市空間強大的需求,著手整合周邊區域升級工程,才有了多功能、多元素的綜合性分區“海角星岸”的誕生。其成功吸引人氣的地方仍是以色彩繽紛造型可愛的設施為主打,包括: 造型趣緻粉色巴士餐飲售賣亭、彩色兒童碰碰車,日常配套親子活動、觀星活動、生態工作坊及互動遊戲。
此外,市政署透露:有關南岸海濱綠廊的第二期規劃,目前正由市政署進行編制計劃,即嘉樂庇總督大橋以西至融和門之間區域的深化設計,規劃面積約五萬四千平方米,長度約一千三百米。主要包括有海濱長廊、單車徑、健身區、多用途廣場、親子遊樂區、自由波地、景觀休憩區、海濱餐飲及特色地景花園等,有望成為澳門下一個熱門打卡點。本澳土地資源有限,並沒有條件打造如珠海城市陽臺、香山湖云道、橫琴島十里花海長廊等令遊人心曠神怡的休閒去處,這是現實。但澳門因地置宜打造一個類似“海角星岸”這類的小而美,兼有務實又創新的休憩空間,也不失為一個成功吸引市民遊客休閒片刻的好去處。
近年,市政署持續善用土地拓展優化城市休憩空間,在各區開闢公園,增設兒童遊樂設施,深受市民歡迎。社會上不時有一些欲錦上添花的意見。如:過去有議員提出市政休憩設施促進公共文化旅遊效益疊加的說法,建議觀音像海濱綠廊引入本地藝術作品,成為旅客打卡的城市名片。近期有社諮委建議當局與民間藝術團體、社區文創協會合作在松山行人隧道,加設迷你公共鋼琴展示、具澳門特色的文創產品、中葡繪本展覽區,定期放映葡語國文化影片,介紹葡國酒、葡式傳統服裝及其餐飲文化等,打造中葡特色文化藝術長廊。早前有團體提議將鴨涌河公園改造成北區智慧中央公園,認為公園位於青茂口岸和關閘之間可吸引遊客關注,有條件有必要性建成澳門及至大灣區的智慧公園典範。筆者近日留意到市政署3月18日公佈消息指,北區鴨涌河公園已使用多年,很多設施出現老化,已訂定鴨涌河公園的基本規劃方案,正深化設計。真心希望這座服務市民近30年的老公園能藉改建的機遇,吸納專業設計的同時,也能貼近社區居民戶外文化體驗的需求,借鑒“海角星岸”建設成功的經驗,做到務實與創新兼顧,將其打造成務實創新結合的新型城市公共休憩空間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