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宣静
(江苏省灌云县白蚬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2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衍生出了诸多新颖的教学手段.合作学习是采用以学习目标为基础,多个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相互合作配合,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将从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索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言堂”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枯燥,台上的教师慷慨激昂,台下的学生则是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虽然已经有部分教师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总体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知,认为合作学习不过是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开展讨论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学习能力,致使合作学习的开展陷入停滞状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实现稳定增长[1].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更有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寻自我,在交流讨论中吸纳他人的意见与看法,从而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独到的数学思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思想已日趋成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下建立与组内成员之间的联系,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对其日后学习生活大有裨益.回归到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也能够有效减少教师在课堂中的管控时间,促使在合作学习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表达自己情感的意愿,促发其内部学习动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不断迸发,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氛围也将有显著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2].
科学划分学习合作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在小组分配中教师需要充分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保证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提供前测题目引导学生完成作答,并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分配,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续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使学习小组更具规范性、系统性.
以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教学为例,本章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求法,初步建立良好的空间思维观念.为有效实现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利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迅速做出反应,说出立体几何图形的名称.在此环节,部分思维较为灵敏、空间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的思考时间较长.结合前测情况综合分析,教师将思维较为敏捷的学生与相对反应较为缓慢的学生分配到一组,保证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引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并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形状与之相仿.在思考与讨论中,思维能力较为敏捷的同学会带动组内的其他同学,活跃气氛、活络思维,进而有效实现合作学习成效的显著提升.
承接上文,在小组分配完毕后,为使学生初步建立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颁布相应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整理并总结本课重点内容,以及在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并极大地缩短课中讲授时间,使课堂转变为知识交互的平台.
以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以及基本性质,并能够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各组成员分工配合,自主开展预习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或是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在课中向大家进行成果展示,谈一谈本组成员在预习中的收获.在各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时,台下同学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讨论与交流中班级学习氛围被推向高潮,大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探究热情愈发浓厚.通过良好的预习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综合素养[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整堂课的引导者,在合作学习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所学内容,合理预设深度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合作中大家互相交流意见,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性的提高,同时也在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以六年级《百分数》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并正确区分百分数与分数.在课程开始前,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生成问题引导大家回答分数数量与倍比关系常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百分数的事例.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百分数的事例,并谈一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见到百分数?在问题的引导下,组内成员开展合作探究,共同探讨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出示这样一个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某小学三年级的100名学生中近视人数为45人,五年级300名学生中近视人数为180人.试问:三年级与五年级近视人数百分率各为多少?哪个年级近视人数百分比最高?在合作学习的指引下,各组成员开展激烈的交流与讨论,给出本组探究答案.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或调整,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百分数的意义,感受日常生活中百分数的重要性.
由于部分学生初次接触合作学习,难免会在合作中产生摩擦.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帮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思维的有效活络,使合作更为融洽.同时,教师也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巡回督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讲清合作规则,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合作技巧,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合作能力,进一步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4].
对小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活动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而实现合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成长、收获快乐,逐步提升个人数学综合素养.
想要合作学习模式取得成功,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与反思,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邀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环节当中.以自我点评、组内点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价目标为导向激发小组合作的高效性.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小组合作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评价话语也要带有一定的指导性质以及鼓励性质,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以及个人进行褒奖.以此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大家能够在积极的评价话语中重拾学习自信,激发内在动力,进而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5].
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也是合作学习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后作业能够有效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在基础性作业布置完成后,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布置相关探究性作业.鼓励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规范地构建合作小组.身为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与他人建立联络,在合作中探究思考,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在无形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班集体的繁荣发展,使得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以有效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