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
政务服务怎样才算好?
“巴南区有10万余家企业,以前,需要大量人力到企业做政策宣讲。”巴南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刘敏说,现在有了“巴巴实”这个企业服务云平台,很多工作可以直接在“云上”进行。
举行线上政策解读直播、通过精准画像推送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赋能下,看似工作人员“足不出”办公室,其实服务速度跑得更快了,服务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进入营商环境改革的深水区后,重庆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今年以来,以“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为抓手,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不断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体系,夺取全面深化改革“开门红”。
政策直播还直达
“巴南区研究出台惠企政策‘巴八条,后续还会形成巴南区助企纾困提能政策包,并及时更新动态,便于企业了解、申报和享受政策优惠。本次是2023年第一次更新,新增政策是什么呢?”2月15日,“巴巴實”企业直播间举行巴南区助企纾困提能八条措施政策解读专场直播,主持人激情洋溢地说,“不卖关子了,今天我们邀请到7位部门负责人为大家作‘巴八条的政策解读。”
10人、50人、100人……很快,直播间里涌入近千人。
隔着小小的手机屏幕,大量实用干货传递出来,企业代表们不时在弹幕区咨询互动。
进入2023年,像这样的政策解读直播每周都会举行一次。“每场直播都会邀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他们对政策很了解,向企业解释得很到位。”刘敏说。
这些直播不仅解决了部分企业找不到专家解惑的难题,还提高了政策宣传的效率和影响力。
开通企业直播间只是“巴巴实”帮助企业搭上“政策直通车”的举措之一。
今年年初,《关于开展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一经发布,重庆柳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马上收到了“巴巴实”平台的消息推送。在平台工作人员的积极协助下,柳江医药在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完成申报工作。
“‘巴巴实真是及时又巴适!”柳江医药负责人欣喜不已。
原来,早在去年年中,“巴巴实”平台已将柳江医药的企业信息做好入库匹配,完成数据梳理分析。在分析柳江医药当时的经营状况后,平台还为其量身定制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规划。
这样高效利企的服务背后,是“巴巴实”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企业精准画像、在线匹配,将各项惠企政策点对点推送给适配企业。
“把‘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及时地满足企业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效能。”刘敏说,截至3月,“巴巴实”平台已智能匹配推送政策7万余次。
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标志着数字化变革已成为重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巴巴实”平台的诞生,就是巴南推行数字化变革的一次大胆实践,是重庆建设数字政府的生动缩影,把企业需求转化为数字化平台功能,在释放政府服务效能的同时,让企业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极简风”让企业“只跑一趟”
把27变成1。这绝非一个数学诡辩。
刘先生是一家建筑企业的负责人,3月1日,当他来到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时,惊讶地发现,曾经要跑好几个窗口、排好几轮号的麻烦事变简单了。
“太方便了!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事情。”刘先生感叹道,新开的住建行业管理综合窗口,十几分钟就办完了建筑企业资质核准等多个事项。
原来,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审批服务中心将原先的单一事项专业窗口,统一设置为“一窗综办”窗口,综合受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房地产估价机构备案、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27个事项。
办事人员只需在大厅取一个号,就可以到任意“一窗综办”窗口一次办完所有业务,不再重复提交资料,减少了办理手续。
为了让企业办事更便利,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开年以来,重庆各地各部门陆续推出优化政务服务、缩短办事流程、放宽准入门槛等一系列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举措。
两江新区最近便在“不见面”审批改革上持续发力。“无纸全程电子化”让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只需动动手指上传所有材料,两个工作日就能办理完毕。
“两江新区正在深化拓展网审平台功能,推进网审事项网上全程办理,建立‘不见面审批目录清单,凡是可以通过网上申请的审批事项一律实现网上办理。”两江新区政务中心主任邓科介绍。
近年来,两江新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如今已大幅取消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226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32项,218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市场准入环境显著改善。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全面深化改革、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众多政策领域。步入新的一年,重庆狠抓效能建设,冲破因循守旧、惯性思维的条条框框,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业务协同,让服务更加高效,持续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人勤春来早。
2月21日,阳光刚刚照亮大地,春风拂过荣昌,暖了赶赴“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的企业负责人的心。
22个区级相关部门、66家金融机构、19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来此共商融资、共谋发展。
现场,签约金额达到544.28亿元。这是荣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签约金额最高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对民营企业而言,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是最大的发展困局。544.28亿元如同春日活水,疏通了企业发展的血脉经络。
“这次对接会,不仅为我们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了交流平台,畅通了融资渠道,也让我们感受到荣昌良好的营商环境,荣昌的惠企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解决了发展难题。”传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大区重庆区域总经理潘中华振奋地说。
会上,该企业得到了中国工商银行荣昌支行2.1亿元的金融授信,他们打算把这笔融资款用于落户荣昌的智慧物流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为何要举行这样一场大会?
答案不仅仅是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更是为了让企业看到荣昌区委、区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心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推动政银企对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定期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融资项目,帮助金融机构找到客户,协助企业找到‘源头活水,切切实实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
助企纾困,今年,荣昌还有一系列扎实的行动:印发《重庆市荣昌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优质经营主体、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等提供资金补助,惠及企业600多家,补助金额2.1亿元;开展稳企惠企集中攻坚活动,18项惠企政策惠及经营主体3万余户,惠及金额41.94亿元……
放大到整个重庆,一季度,重庆研究出台了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的一揽子政策,建立政策措施执行和推进清单,督促政策加快落地。
就在荣昌举行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当天,重庆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发布了“支持市场主体发展36条政策措施”。
这36条政策措施与今年1月发布的181条政策措施,共同构成了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工具箱”,为企业发展土壤再施新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