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自信的意识形态功能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04-07 07:44朱文琦祝志男
河南社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

朱文琦,祝志男

(1.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2.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一、问题提出:既有研究与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党的二十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务必”,要求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党的历史自信不是醉心于曾经的辉煌成就,不是满足于新时代十年来党和人民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更不是止步于未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之中。历史自信联通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所强调的,“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1]71。

实际上,作为与党的百年历史及伟大成就相呼应的“理论研究的热点”[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历史自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此后,学者们围绕历史自信的出场背景(齐卫平,2022;谢江平,2022)①、本质要义(肖贵清等,2022;陈金龙,2022)②、实践指向(杨军,2022;苏振源等,2022)③等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代表成果。

同时还应看到,“历史自信”不仅承载着深刻的生成论、本体论、实践论意蕴,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性,为我们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视角。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4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意识形态不仅具有毋庸置疑的认识功能及实践功能,还表现为“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3]498,在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认同感、归属感上具有重要整合功能。与如上意识形态功能紧密关联的是,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4]。这深刻表明,历史自信是对历史的清醒认知及对发展前途的深信不疑,体现为深切的情感归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影响人们的实践选择、实践行为和实践成效。进言之,历史自信反映了由知及情、从情到行的实践逻辑,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维度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认知维度:历史自信的思想凝聚功能

当今意识形态所指与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起初论及的“观念学”相比已发生变化,且后人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更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意味着,广泛凝聚本阶级、本阶层及社会大众思想共识,是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诉求。马克思、恩格斯曾确切地指出:“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5]552即是说,统治阶级不仅要为自身合法性、既定利益格局及社会秩序进行辩护,更要在“观念上”下功夫,这里的“说成”“描绘”本身就是凝聚思想共识的过程。实际上,无论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在思想意识领域里“变”中寻“常”、“多”中谋“一”,从来都是一个阶级维护壮大自身利益的不二之选。

需要继续探讨的是,历史自信具体在哪些主要方面、在何种意义上具有思想凝聚功能。尽管我们可以运用不同学科范式、研究框架和分析视角阐发历史自信的理论旨趣及现实观照,如西方学者在论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时提出的“组织韧性说”“人民中心观”“贤能政治说”“实践创新论”[6]等,但有一些关键概念、核心要素是共性的、不能忽视的,离开这些概念和要素,就不足以揭示历史自信生成、立足和深化的内在动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这为我们理解历史自信、统一思想认识提供了基本遵循。

(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历史自信可以生成的根本原因。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被屈辱地裹挟进“世界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旧中国一盘散沙、任人欺侮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成就。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党和人民的伟大成就,西方多数学者、政界人士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高度认可。德国学者托马斯·海贝勒看到了党的主动转型和适应性变革,美国学者阿列克谢·舍甫琴柯肯定了党面向市场的“创意性导向”[7]。英国学者克里·布朗强调“真正的行动是在(共产党)这个实体中发生的”,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成绩”[6]。历史和现实都以铁一般的事实表明,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历史自信就无从谈起,这是阐明历史自信首要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的一条主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自信赖以立足的实践场域。理论上,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具有无限可能性。但事实上,这一选择往往是系列因素相互作用、多种力量角逐对垒的结果。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产阶级以血与火的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3]36。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兴国道路,一时各种主义学说、社会思潮纷纷登场,但最终都无法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团结一心、接力奋斗,独立自主探索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历经千辛万苦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10。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1]4,充分肯定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不仅宣告了西方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国强必霸论”“文明冲突论”等论调的破产,而且以其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不仅为历史自信的深入阐释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深厚支撑,更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推进事业发展建筑了广阔空间和远大前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自信得以深化的思想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旗帜指引奋斗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6恩格斯也曾提出,与一个政党自身的实际行动相比,它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9]。在政党政治语境中,现代政党组织“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组织”[10],意识形态是内在于现代国家治理的精神旗帜和必要工具,与国家治理效能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实践、历史演进和人的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我们党的政党意识形态。它不仅解决了科学同意识形态相统一的问题,而且兼具人民性、开放性、实践性等显著特征,是构筑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指引无产阶级和人类实现解放的科学体系。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党在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创新创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百年来,党科学把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并开启了中国发展新纪元。党和人民的生动实践全方位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道义力量,使科学社会主义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此外,从评价性意义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并将之归因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百年党史叙事中的显要地位及内在联结。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党的领导为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深层依据和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彼此支撑、内在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凭空想象、主观演绎得出的,而是以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背景和依据。百年来,党为什么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巨大成功,并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昂扬奋进之势?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风景这边独好”?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缘何能够跋山涉水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等等。这些关涉历史自信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不仅反映认知意义上的“怎么看”,而且直接影响实践领域中的“怎么干”。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应,不仅可以揭示历史自信的必然缘由及本真内涵,而且有利于将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凝聚到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中心任务上来,矢志不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情感维度:历史自信的记忆建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8]546。意识形态认同是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一环。通常来说,意识形态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为人们所认同、遵循、践行和信仰,就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内心期待、情感归属和实践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虽然构成统治阶级的单一个体都有意识且会思维,但“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5]551。即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总体意义上将意识形态理解为由经济基础决定、需要主动建构的思想上层建筑。同时,他们也强调了“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3]66。这些深刻论述从不同侧面凸显了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价值,为我们全面把握意识形态建构逻辑、运行机理提供了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1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1]18。在情感维度上,历史自信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样主要通过“认同”这一中介环节发生作用,或者说,意识形态内在的认同要求与历史自信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功用彼此融通,二者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和契合性。“社会记忆”由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演变而来,这一社会学概念后来为其他学科所广泛关注。社会记忆与历史密不可分,是社会实践主体对自身能力及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活的双向活动”[12]。因此,社会记忆绝非个体意义上纯粹感官行为,它根植于对过往历史的深切认同而且蕴含着通达未来的巨大实践力量。具体来说,历史自信的记忆建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认同。

(1)历史自信有助于强化党和人民对百年奋斗的历史认同。社会记忆之所以能够产生、传播、存储、承袭乃至被编码、激活提取,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广义上的社会成员在共时性或历时性意义上有着共同的历史经历,否则社会记忆就难以自圆其说,也正因如此,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就必然内含着历史认同。人们“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470-471历史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长于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和治国理政智慧,既充分借鉴历史经验为我所用,又敢于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既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3],又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4],带领人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党的百年奋斗,不仅对中国人民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8]546。近年来,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等等,这些重要安排和实践活动都对我们在深化历史认知基础上强化历史认同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历史自信有助于提升党和人民对百年奋斗的价值认同。“一定的社会记忆是一定的阶级利益在观念或理论上的反映。”[15]党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党与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创新图强的百年奋斗史。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如何,不仅要看其理论追求和政策主张,更重要的是审视这个政党代表谁的利益、实现谁的利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项事业中得到充分确证,在中华民族寻梦、筑梦、圆梦的历史征程中得到有力说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党宣言》所宣告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章所明确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年来,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自身信仰信念和价值原则融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就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同时,明确“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46。这是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凝练,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充分显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崇高的使命追求。

(3)历史自信有助于深化党和人民对百年奋斗的情感认同。情感是个人、政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内驱动力,情感认同表现为感情上的由衷肯定、心理上的主动认可、行动中的紧紧跟随。社会被视作“情感记忆的共同体”,社会记忆不仅表征着一种认识活动,而且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成为推动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16]。伟大事业需要科学思想的理性指引,也离不开情感认同的强大支撑。百年来,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党与人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共同绘就了一部“党爱民、民拥党”的壮美史诗。这些伟大精神,既是成就历史自信的制胜密码,也是传承社会记忆、强化党和人民情感认同的思想纽带。

可见,历史自信的记忆建构功能,集中展现的是从历史自信到历史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进而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逻辑关联。当然,这一过程不会轻松实现。某种意义上,“历史只是大家同意的故事”[17]。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部署,要求“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44。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应对社会记忆建构中丑化党的历史、弱化党的功绩、妖魔化党的形象、僵化叙事模式等突出问题,坚持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力、正面引导与依法治理密切配合,将社会记忆建构的主动权始终抓在党和人民手中。另一方面,要依托物质性(英雄纪念碑、革命主题公园、烈士故居、新时代成就展等)和非物质性(“七一”、“十一”、国家公祭等)两大类载体,充分挖掘党和人民历史变迁中的集体记忆,以政治导向鲜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呈现形式丰富多彩的故事吸引人、感召人、凝聚人,真正做到以事说理、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引导人民以史明志、坚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四、行动维度:历史自信的实践导向功能

作为以整体面貌呈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界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意识形态引向神秘主义,而是转向实践,在实践领域寻求答案。他们在明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同时,也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实践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还曾确切地将“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18]。这说明,意识形态来源于社会实践,具有相对抽象的形而上特征,但就统治阶级要实现意识形态的功能而言,意识形态本身就内蕴着强烈的实践诉求,它不应被悬置在空中,而是要求统治阶级因时因势在实践中校验、巩固、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一百年来,党不仅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人民、用伟大崇高的事业凝聚人心、用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汇聚共识,而且尤其重视在特定历史阶段、重要历史时刻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历史决议等形式统一全党全军全社会思想,从而为党和人民战胜艰难险阻注入思想动力、提供实践指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回顾党的历史,指出党史上的两份历史决议“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19]。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始终将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从战略高度多措并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系统回答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基础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持续彰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分析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1]14。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历史清醒,绝不能无视思想领域的风险挑战而盲目乐观。一是从党自身情况看,党内仍然“存在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20],特别是相较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重要性而言,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本领任重道远。二是从国内情况看,社会大众在利益诉求、价值主张、思想表达等方面多元、多样、多变,尤其是伴随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及智能终端系统迭代升级,网络信息生成传播的开放性、即时性、隐匿性、交互性等特点使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三是从国际情况看,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从意识形态领域“分化”“西化”中国的图谋,他们不仅从战略上打压中国、妄图破坏中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而且利网络技术优势和话语霸权左右信息走向、扭曲中国形象,在舆论上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这些因素彼此交错、相互叠加,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难度。要从以上三个领域寻求突破,就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不断汇聚起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

(1)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回望过去,虽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背景、主要任务有所不同,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以贯之的。从为推动革命提供舆论先导到为国家建构确立理论依据,从为改革发展奠定观念前提到为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凝聚价值共识[21],党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必须不断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一是在思想层面,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着眼历史潮流和时代大势,从党实现长期执政目标、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视野谋划好意识形态工作。同时,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原理,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使其有机融入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之中。二是在制度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意识形态工作有原则可循、有制度可依、有责任可追。三是在策略层面,强化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各级宣传部门主管责任、各级监督部门监督责任,调动各方力量加强阵地管理、密切工作协同,打造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提升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但要获得人们持久认可和衷心拥护,则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它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是彻底的、能说服人的,这是前提。其二,它“一经掌握群众”,“会变成物质力量”[5]11,这是关键。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既要“入脑入心”,更要转化为人们需要的、追求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要“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1]19。过去百年,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成就有目共睹。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也应从以上两个大方面切入,这是历史经验的昭示,也是党继续交出优异答卷的历史自信所在。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特别是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巨大成就,讲清楚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内涵、战略指向和深远意义,夯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二是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体制机制因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鼓励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工作,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规范引导网络平台建设,做好网络议程设置和舆情引导,逐渐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成为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最大增量”。

(3)坚持内外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发展环境。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怎样协调好内外因的关系,考验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就重视做好外宣工作,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在帝国主义封锁、霸权主义欺凌的严峻形势下,党独立自主、不畏强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发展对外关系,为国家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党以长期积累的经验、科学凝练的智慧和具体实际的行动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2]的世界之问,赢得普遍赞誉。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分析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的重大论断,强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27。这是研判国内外大势的立足点,也为我们进一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供了基本依据。

总之,历史自信的实践导向功能印证了意识形态内含的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理论张力,架设起了由历史过往到当下及未来的实践通道。党成长壮大的百年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反映了党对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彰显了党和人民巨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更预示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注释:

①参见齐卫平:《深刻认识坚定历史自信的重大意义》,《前线》2022年第2期;谢江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理论视野》2022年第4期。

②参见肖贵清等:《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22 年第4 期;陈金龙:《从第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2期。

③参见杨军:《坚定历史自信的依据、价值和路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期;苏振源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原因、理论逻辑与建构方略》,《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新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