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世强 杜敏敏
自古以来,发展和安全问题就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积极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头等大事,着力围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进行了整体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布局,持续加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效应对事关我国现代化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战略部署,强调: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1]本文旨在深刻把握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意义,着重从战略布局角度分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主要思路和内在逻辑,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进行前瞻性思考。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愈加明显,中国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对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应对世界动荡变革的迫切需要,是直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要求,是补齐我国国家安全能力短板的当务之急,也是对世界多国治理失败教训的深刻镜鉴。
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世界正加速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在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下,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异常脆弱,主要经济体为挽救经济采取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政府债务持续攀升、通胀居高不下、金融风险聚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自冷战结束以来未曾有过的断裂与重构。大国竞争空前加剧,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危机进行着激烈的经济较量和地缘对抗。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通过“全政府”战略对华极限施压,中美博弈呈现全面化长期化趋势。全球治理遭遇严重困境,个别国家在冷战思维的支配下醉心于在世界上大搞联盟政治、挑动对立冲突,试图用自己的“家法帮规”取代公认的国际规则秩序,带来了世界的动荡失序。世界变局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重要转折性变化,各种国际“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我国的负面外溢效应持续增加,迫切需要我们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通过筑牢安全防线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国家安全领域也得到充分体现。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经济结构和产业水平有待优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面临“卡脖子”问题,粮食、能源、资源安全隐患较大,债务持续攀升和资本无序扩张潜藏巨大金融风险。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社会矛盾和问题量多面广、易发多发。“三股势力”和黑恶势力犯罪影响社会稳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活动有增无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复杂。领土争端和海洋纠纷不时激化,海外利益保护面临极大压力,气候、金融、网络、数据、生物、海洋、极地、太空等新兴领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相互传导的安全问题,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才能应对好社会主要矛盾之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国际国内的变局使得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战略压力与日俱增,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的历史任务艰巨繁重。然而,“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2]具体而言,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和运筹能力不足,不同地方和部门在协同维护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的提前研判不够,针对突发和极端事件的日常演练欠缺。国家安全体系和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危机决策、组织、动员、评估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主动塑造安全的办法不多,及时转危为机的能力不强,在运用制度、法治、科技、网络等来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一些领导干部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风险隐患重视不足、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应对风险见事迟、反应慢、应急处变本领不强。”[3]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全覆盖方面存在差距,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共识和舆论氛围。只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及时补齐国家安全的体制和能力短板,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挑战,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从历史经验看,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是一国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相反,一国如果出现安全防线失守,势必带来国家混乱和社会动荡。面对内部深重危机和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选择放弃苏共中央领导地位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权,走上改旗易帜邪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大鳄挟巨大资本席卷东南亚,多国金融体系崩溃,经济成果和社会财富被洗劫一空。由突尼斯发端蔓延至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带来了多国长期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更是陷入长期内战,国家支离破碎、民众流离失所,陷入巨大的混乱和痛苦之中。近年来,在经济凋敝、失业上升和贫富分化等因素作用下,多国内部民粹主义上升,社会更加动荡失序。从“黄马甲运动”上演抗议浪潮到智利公交车票上涨引发的社会骚乱,从哈萨克斯坦经历的政治暴乱到乌克兰出现的全面危机,因安全失守导致国家治理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4]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我们认真汲取世界多国治理教训,防止国家陷入动荡分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安全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发展和战略实践的深入推进,形成了包括根本保证、理念指引、治理议题、实践路径等要素在内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体战略布局。其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理念指引,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是治理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是实践路径。四者相互联系、逻辑贯通,为我们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进而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根本遵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弱化甚至放弃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受到挫折甚至失败。”[5]从当下看,“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6]
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安全的政治性、敏感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更决定了党必须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发挥好领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强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各方面全过程,着力构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不断优化其职能权责,注重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力应对来自经济、政治、意识形态、自然界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提供了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和完善党对发展工作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不断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7]统筹发展和安全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立时代潮头、把握历史规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把握事关中国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安全理论的创新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总体性’意蕴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作为一个主体,其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8]“总体”二字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关键。首先,总体是一种理念,即强调树立大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9]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全面、系统、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发展和安全的整体性和联动性,“把国家安全的各个要素、不同领域放在一个‘多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中去思考,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通过科学统筹的方式加以治理”。[10]其次,总体是一种方法,强调运用系统观念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善于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处理局部与全部、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抉择”,[11]避免出现顾此失彼、左支右绌的局面。最后,总体是一种要求,注重调动整合全政府全社会的资源力量,着力构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格局,形成应对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不断丰富,为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易发多发期,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以维护重点领域安全提升国家安全发展的整体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12]具体而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我们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立场”,[1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和重大利益不受侵害或威胁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4]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突破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杀手锏”,推动经济更为安全地发展。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要积极适应军事、科技、文化、社会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不同领域的特点规律,建立完善强基固本、化险为夷的各项对策措施。国际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依托,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和国际共同安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苗药理气活血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陈向云等(16):2233
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推进,各种新型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必须及时纳入安全治理的视野,统筹加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生物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暴露出各国在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方面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15]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应对生态、网络、资源、太空、深海、极地、海外利益等诸多领域的安全威胁,通过统筹各领域安全确保“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任何时候都需要统筹兼顾。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必须依托于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没有发展作为基础,要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增进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一旦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再多再好的发展成果也可能一夜清零,不少国家因安全失守而导致发展出现停滞倒退甚至瓦解覆灭。我们能够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前提是保持了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随着安全对于发展的意义凸显、安全在发展中的分量加重,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的角度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重点关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安全能力的短板和弱项问题,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不断推动国家实力转化为有效管用的政策工具,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又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良性互动、同向同行。
总体看,经过新时代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体战略布局。这一布局能否顺利推进实施取决于党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的持续提升。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加强国家安全风险研判,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战略水平,以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形势判断是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对发展大势做出科学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谋划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安全战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有助于中国继续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国际地位。与此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外部挑战与内部风险交织叠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相互传导,发展的动力机制经历深刻调整,发展的安全风险不断积聚,需要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突发状况甚至是极限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17]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安全风险的研判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风险研判要遵循前瞻性、公开性和专业性原则。所谓前瞻性,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常态化机制化研判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准确把握安全风险可能出现的地方、类型,特别是针对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安全短板、经济社会运行面临的重大风险隐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以及来自外部的战略挑衅和遏制打压等保持高度警惕。所谓公开性,就是在不泄露国家机密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权威渠道第一时间发布风险相关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示警,并及时澄清各种困惑、谣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着力破解风险涟漪效应,防止各类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所谓专业性原则,就是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社会智库和专业性组织的力量,通过多渠道收集涉及我国发展和安全的形势评估与政策建议,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判断,不断增强风险研判的精准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孤立、局部和片面地认识和思考问题,就难以了解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也就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全貌、内在本质和演进趋势。正因为如此,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体制机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当前,我国在发展领域面临的安全问题错综复杂,具有渗透性、传导性、联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估计得充分一些,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形成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合力。
具体而言,首先,完善国家安全的领导体制。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安委主席负责制,形成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特别是进一步优化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权责,对国家安全的总体战略进行更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其次,落实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管理好本地区本部门涉国家安全事务,依法行使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再次,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重要专项国家安全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特别是要建立跨机构跨部门的危机应对协调机制,“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诸多领域,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一体推进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18]打破既有体制存在的条块限制和相互制约,减少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成本。最后,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安全机制建设,织牢在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国家安全防护网,完善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领域的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的体制机制,为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坚强保障。
从能力角度看,统筹发展和安全涉及战略决策、组织动员、政策执行多个方面。首先,提升战略决策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安全风险和危机事件,要迅速激活危机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情本质,综合平衡各方面利害关系,快速制定应对安全问题的举措办法;要充分考虑不同地方和不同部门实际,防止简单地“一刀切”,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危机应对策略,不能把局部合理政策简单叠加造成合成谬误,也不能将总体任务简单分解导致层层加码;要及时发现风险失控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和决策环节上加以弥补,构建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
其次,提升组织动员能力。重大安全事件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传导性和危害性,超出了单个主体可以控制解决的范围,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将各行业、各部门、各领域的资源快速聚集起来,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统一协调,汇集起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既引导民众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危机应对和风险化解工作,又根据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在人力、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积极有利因素,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撑的大安全格局。优化应急物资的管理体系和区域布局,提高应急物资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强应急物资的科学储备和统一调度,以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危机的物资保障需求。
再者,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把握好时效度,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安全战略部署,又要做好工作统筹,防止层层加码、重复部署,使基层不堪重负;要注重安抚社会情绪,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减少社会群体的担忧恐慌,强化民众对党和政府应对危机的强大信心;要注重法治约束,确保在落实决策部署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法律授权,防止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越轨、走样和失控;完善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视情节不同进行必要问责,确保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得到有力有效的落实。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逐步探索形成了包括根本保证、理念指引、治理议题、实践路径等要素在内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体战略布局,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的内外环境和风险挑战将更加复杂严峻,经济社会领域的安全短板也亟待弥补,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坚强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