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组织按位置分类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其中,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就是指腭扁桃体。扁桃体位于咽部,是饮食、呼吸的必经之路,起着对抗细菌、抵御病毒的防御作用。当扁桃体机能降低时,就会遭受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腺病毒等感染,引发扁桃体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病原体反复感染而导致扁桃体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时,将导致慢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往往成为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
西医对于扁桃体炎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和手术切除两种方式,但由于近年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扁桃体摘除手术提出了质疑,并且扁桃体摘除手术本身存在较多禁忌证。总体看来,西医对于扁桃体炎的治疗存在诸多局限性。
我国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历史悠久。中医具有辨证论治的特点,能够根据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并以对药物进行配伍加减的方式治疗合并症状;中药成分复杂、抗菌谱广,病原菌难以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目前日益增多的混合细菌感染的扁桃体炎患者具有一定意义。
由张伯礼、黄璐琦合著的 《中医药治疗七种感染临床实践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248426),是一本关于采用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感染疾病的实践指南。该书的撰写基于“循证为举,共识为主,经验为鉴,着眼应用”原则,充分参考了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和流程,根据相关规范和技术文件的指导,详细记录了结合专家经验、患者偏好、中医药自身特点以及临床实际情况的感染疾病治疗过程,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7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详细介绍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盆腔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脓毒症”这7种采用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每篇指南后附带“编制说明”。上篇的7项指南可作为各级医院中西医医疗团队人员的临床参考,“编制说明”可供相应研究人员作为制订治疗指南的宝贵参考。该书下篇“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概览”从“指南计划书的撰写与国际注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的文献检索”“临床实践指南中CRADE的应用”“‘共识’形成的方法和流程”“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GREEⅡ评估系统及应用”“指南撰写报告的RIGHT标准”“指南制订与利益冲突声明”“临床实践指南编制说明”8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还附带了应用实例。
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无论在药物种类还是在治疗手段上,都具有西医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书丰富的案例与实践结果共同表明:中医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成人急性扁桃体炎,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加之烟酒、辛辣厚味饮食刺激,较易导致免疫力低下,郁而化热,从而感染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在中医中属于“急乳蛾”,多为风热外犯或肺胃热盛致邪热聚于喉核所致。《疡科心得集》有云:“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资蛾,故名乳蛾。”以中医观点观之:诸多细菌感染,皆为红肿、脓、兼有咳嗽、肿痛等,为热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诸多中药药材具有抗菌、杀菌、抑菌以及调节免疫力的多重作用,对日益增多的混合感染及抗生素耐药的该症患者治疗具有独特疗效。因此采用中医药结合抗生素拟方治疗,可有效起到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和抗菌等作用,有效地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并减少全身并发症的暴发风险。这种治疗方案不仅能治疗患者的症状,亦能调节、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促进恢复健康,并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综上所述,基于现有经验与案例,以中医药替代或补充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是目前该领域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