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或是在现代战场上,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战场指挥员站在高地上,手里拿着一个东西查看敌方情况,看上去非常威武。估计小朋友猜到了,他拿的东西叫望远镜。这个东西可不得了,被称为军官三件宝之一: 望远镜、指北针、地图,也被誉为战場“千里眼”。
19世纪西洋望远镜
印度复古黄铜望远镜
1626年的一天,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在早朝上,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到:“朕有一个神奇的千里眼,用上它,200米外也能看清奏折上的字。”大臣们都不信,天启皇帝便亲自拿出这个东西给大家演示,还真在200米外念出了奏折上的字,大臣们一片哗然。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从欧洲带来的,叫望远镜。后来,汤若望专门翻译了《远镜说》一书。至此,望远镜传入了中国。再后来,望远镜被明朝士兵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火炮瞄准上,也被用到了战舰上。望远镜在中国军队中的普及越来越广,无论是清朝、近代,还是现代,都成为军营中不可或缺的指挥器材。
古董双筒望远镜
航海时代的单筒望远镜
那么,军用望远镜为何在军营中不可或缺呢?说到底,还是它的功能决定的。大家都知道,军营中有许多观测设备,既有雷达的,也有红外线的,更有激光的。但是,军用望远镜作为一款短距离观测设备,在所有观测设备全部失效的时候,它们依然可以有效地承担起观测任务。
而它之所以不会失效,是由它的特质决定的。比如,把它们扔进水里,不论多长时间,捞出来后照样可以用,气密性非常好。还有,军人行军打仗环境恶劣,可随身携带的望远镜很少损坏,因为它的材质非常坚硬而且耐磨。
有人还问,它们会不会像眼镜一样,在寒冷的冬天起雾呢?告诉你,它们是永远不会的。因为,镜筒中充入了氮气,这种特殊气体有干燥作用。
这回,你应该知道它招人喜欢的理由了吧?
望远镜之所以看得远,是能把远的物体放大,让你能看清楚。在部队单兵配发的望远镜中,通常都为7 倍,最高不超过40倍。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7倍呢?举个例子,比如,人眼看700米外的物体,可能很小了。但是用上7倍望远镜后,就相当于看100米外的物体,顿时清楚多了。
军用望远镜不但具有观测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也实现了功能上的拓展。比如,现在很多望远镜具有简易测量功能。它们在右目镜上有密位划分,然后按照固定算法,就可以算出目标物距离我们多远了。这样一来,望远镜就可以引导火力,为炮兵提供方位距离了,等等。是不是很神奇呢?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将领手持望远镜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军官手持望远镜是常见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望远镜实现了飞速发展,从62式(1962年装备部队的)到98式,既有对外国军用望远镜的研究仿制,更融合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尤其是98 式望远镜,大量装备部队。
98式望远镜的特点,除了前面介绍的望远镜特点,它还采取了先进的镀膜工艺,镜头中的物体更加清晰,视野更宽广。更重要的是,98 式望远镜还加上了棱镜技术,镜头内物体成像更加立体。相信随着军工的不断发展,望远镜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