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凡 责任编辑/毛思洁
美丽的村居庭院、整洁的马路,走进鄞州区云龙镇上李家村,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不过,比村容更美的是村民们的文明习惯和素养:乱停车、乱晾晒等不文明现象基本消失,全村垃圾分类率高达95%,在鄞州区行政村环境卫生考核中屡屡夺得桂冠,村里的志愿服务队规模越来越大……这个常住人口1500 余人的村庄,是如何做到让“文明”成为村民日常习惯的呢?答案是一张清单。
2019年7月,上李家村推行道德负面清单制度,把村民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量化为一项项评分标准,得分结果和村民的福利、评优评先挂钩。
2020年,鄞州区从上李家村的做法中提炼出“8 条正面清单+20 条负面清单+1 套运行机制”的“双清单一机制”运行模式,逐步在全区推广。乡村德治,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助推器。
(上、下图)上李家村德治“双清单”。
把德治融入乡村治理,上李家村在这一方面既是先行者,又是示范者。早在1992年,上李家村就因生态环境保护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全球500 佳国际环境保护村”的荣誉称号。2003年,上李家村制定了第一部村规民约,内容包含村风民风、生态环境、平安建设、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建房与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2008年,上李家村制定、完善10 余项制度,成为道德负面清单的雏形。2019年,上李家村首创全市第一张道德负面清单,清单列出了包括搞封建迷信、垃圾不分类、攀比浪费、诽谤造谣等在内的20 个不道德行为,被称为“乡村德治20 条”。上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德龙说,推行“乡村德治20 条”,让村民生活、村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强化基层治理的全新尝试。
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以党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为主的道德评议委员会,以评议细则为标准,每月不定期对全村400 多户家庭进行量化打分,并将考评结果在“村民说事”长廊公示。有村民在庭院私自搭棚,道德评议委员会成员前去劝导,该村民主动把违章搭建的棚子拆除;还有小夫妻吵架的,经道德评议委员会成员上门调解,夫妻两人和好如初……同时,村里开展“三争”活动,形成“争当美丽庭院示范户、争当孝敬婆婆的好媳妇、争当遵守村规民约的好村民”的氛围。李德龙说,这三年来,村民齐心建设富美乡村的劲头更足了,道德负面行为越来越少,村庄环境越来越好。
2020年4月,上李家村的做法被推广到全镇,乡村德治经验从“盆景”变成了“风景”。
陈黄村把“五小工作法”融入乡村德治,按网格划分整编4 支党员小分队,召开季度德治小会议,讲清文明小道理,管住失德小苗头,解决矛盾小问题,让好习惯、好民风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同时,根据“乡村德治20 条”的评议细则,陈黄村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30 人道德评议会,创设德治排行“单项冠军榜”,党员带头做表率。每周四,德治清单排行榜“冠军”会在长廊和村民们分享自己的心得,号召村民齐心协力,推动村庄环境面貌和文明风貌焕新。
冠英村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风十二条”“村规十二条”和“民约十二条”,并通过“掌上治村”智治平台,引导村民敢发声、发心声,把难题都摊在桌面上解决。冠英村在8 个片区安装23 个视频监控摄像头,每天组织志愿者进行巡查,要求志愿者对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随手拍、随手传,并通过电子屏进行曝光,督促村民及时改。同时,针对停车乱象,村里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并在“掌上治村”智治平台向全村村民同步直播,推动村主要停车场所安装封闭式停车道闸系统。
云龙村面对外来人口占比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差异大的现象,成立由党员、网格员、物业组成的道德评议会,每月开会针对性解决各种不文明问题,实现全村“没有一扇防盗窗、没有一根户外晾衣竿 、没有一户违章搭建”。
志愿者检查垃圾分类。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推广和总结,云龙镇已经实现了全域“契约式”治理,乡村德治经验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弘扬健康文明新风尚,德治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在破除铺张浪费陋习上,云龙镇16 个农村文化礼堂推出“文明家宴厅”和分级菜单,创新建立家宴红包机制,让农村酒席的桌数和平均费用下降20%以上。在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上,2022年,云龙镇新增停车位480 余处,全镇6 个村实施道闸封闭式管理。通过评议道德清单、选树道德典型、处罚不良行为,文明养犬、垃圾分类、公共场所不吸烟等文明规范在全镇得到有效执行。“农村德治领路人”李德龙、“孝老爱亲模范”徐亚芬、“最美新云龙人”李银柱等典型不断涌现……
云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龙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乡村德治,不断完善清单内容、创新清单机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