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郑夏忆 通讯员/ 安亮
元旦假期,旅游回暖,乡村生态游成了“疗愈游”,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毛岙村成为不少游客出游的首选。毛岙村三面环山,一面傍水,青砖黑瓦的房子,溪水穿村而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乡村旅游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毛岙村周边的几个村庄也同样拥有清新空气、美丽风景,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起走好共富路?江北区给出的答案是:一村带一片,整片齐建强。
以毛岙村为龙头,深化党建联建机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借助“环湖自行车道”的辐射效应,发展水果采摘产业、农家乐和民宿,为村民打开新的致富通道。
为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江北区全面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探索强村公司、“共富工坊”、飞地抱团等多种发展模式,稳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推动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实现总收入50 万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双清零”。
按照“稳妥推进、分类施策、共建共享、示范带动”的原则,江北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以党建联建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强化村企结对,盘活农村资源,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资产动态监管预警、集体产权线上交易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开发集成涵盖资产概况、“三务”公开、股权收益分配等重要信息的村级“公开码”,探索与股权权能数字化管理相挂钩的积分运行管理机制,打通政务咨询平台,将政群互动延伸到农村,形成共治共管共富的工作格局。
毛岙村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套机制的行之有效。“近年来,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引导村民培育发展特色农业,还鼓励党员带头开办农家乐,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引进精品民宿、文旅企业并规范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毛岙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