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卫,李书田,李春花,白由路,金继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22年12月30日,我国著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所长、《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人和首任主编林葆研究员与世长辞,山河失色,江河呜咽。这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界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林葆先生在植物营养学与肥料领域辛勤耕耘了数十个春秋,是我国科学施肥的奠基人和泰山北斗。1987年7月至1994年2月,林葆先生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他为研究所的发展殚精竭虑,也为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繁荣建立了交流平台和技术支撑体系。他善于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植物营养和肥料领域的发展方向,始终站在学科前沿,研究思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他主持了全国化肥试验网工作,完成了全国化肥区划。在氮、磷肥料合理施用技术研究,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影响研究,硫、钙营养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谱写了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研究的辉煌篇章。
在林葆先生等的努力下,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1978年恢复了化肥试验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林葆先生带领全国化肥试验网研究团队,在全国15种作物上布置了5000多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化肥肥效、适宜用量和比例,布置了氮磷钾化肥配合、化肥与有机肥配合的长期定位试验100多个。还组织了氮磷两元复合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与单质化肥混配的对比试验200多个。基于作物产量和施肥的经济效益,确定了主要作物上氮、磷、钾化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在多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化肥施用现状和肥效特点,参考种植业发展方向和对化肥的需求,组织完成了《中国化肥区划》[1],从宏观上为化肥发展规划和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为我国不同地区生产复混肥提供了配方,为在农业上推广平衡施肥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些定位试验保留至今已有40多年,对监测施肥的长期效应和对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宝贵材料,对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林葆先生组织撰写并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中国肥料》[2],该书系统介绍了我国化肥工业生产起源与工艺、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需肥规律及主要作物施肥技术,成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经典著作。
林先生在科学研究上具有前瞻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对我们影响深刻。20世纪90年代,在以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为主的平衡施肥研究中,林先生敏锐地洞察到我国在作物的硫、钙营养及含硫、含钙肥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随着生产的发展,它们将成为平衡施肥中的新问题。在当时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国际合作经费,安排了几位研究生开展硫、钙营养研究。在土壤硫的分组、有机硫的矿化、有效硫的评价方法和有效指标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与全国多家单位合作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菜、蔬菜上开展了大量田间试验,研究硫肥施用技术。考虑到一些土壤的含钙量虽比较丰富,但仍有生理缺钙现象,研究了花生、苹果、蔬菜等需钙量大和容易生理缺钙的作物对钙的吸收、运转及其调控,开展了钙肥在蔬菜和果树上高效施用技术研究,研发了新型硫肥和钙肥。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了钙和硫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的作用,发展了硫素和钙素高效施用技术,形成了“主要作物硫钙营养特性、机制与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林葆先生十分注重解决我国化肥生产和施用中的问题。碳酸氢铵曾经是国产的主要氮肥,但存在含氮量低,化学性质不稳定,物理性质差,施用不便,利用率和肥效较低等问题。在化工部支持下,林先生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作,研制出了“搅刀拨轮式的排肥装置”,解决了碳酸氢铵机施容易堵塞和架空的问题。1984—1986年,在小麦、玉米上做的170多个碳酸氢铵追肥对比试验,机械深施与地表撒施比较试验,可使其肥效提高一倍,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另一主要氮肥品种氯化铵是联碱工业的副产品,氯化铵的合理消纳不仅缓解我国氮肥不足的问题,也是联碱工业高效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技人员对氯离子的忌惮,极大地限制了氯化铵的施用和推广。林先生参与主持了我国不同土壤含氯状况,不同作物耐氯极限,施用氯化铵对土壤和作物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项目,经协作组8年(1988—1995)的共同努力,提出了氯化铵的安全、高效施用技术,为氯化铵打开了销路,提高了联碱工业的效益,也让氯化铵在农业增产中发挥了作用。1983年,我国第一条硝酸磷肥生产线投产,为配合硝酸磷肥的推广,林先生主持了北方9个省市自治区的硝酸磷肥肥效和施用技术研究,经过3年在小麦、玉米上开展的500余次的田间试验和大量盆栽试验,确定了硝酸磷肥的适宜用量和施用方法,肯定了它是适合北方施用的一种很好的氮磷复合肥。
林先生敢于坚持真理,凡事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据。针对肥料特别是化肥的一些误解和误导,他认为不应把化肥和农药混淆起来,不应将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与化肥捆绑在一起,更不应把有机肥和化肥对立起来,好像有机肥一切都好,化肥一切都坏。用化肥能不能生产安全的食品,用化肥会不会降低土壤肥力,施用化肥在什么情况下会污染环境,针对这些问题,他邀请有关专家撰稿,主编了《化肥与无公害农业》[3]一书,从正面进行引导。针对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化肥的单位面积用量问题,化肥的氮磷钾适宜比例问题,复混(合)肥料、缓控释肥料发展问题,以及近30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化肥施用的影响等,林先生都写过一些文章[4],特别是在“生产绿色食品不能施用硝态氮肥”这一问题上,他力排众议,以土壤和植物营养的基本知识,肥料试验的研究结果,国内外硝态氮肥的生产、施用情况,来说明一些“行业标准”和一些地方的红头文件中禁止施用硝态氮肥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国产硝态氮肥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硝态氮肥的施用前景看好。这些观点和呼声,在我国化肥的发展中起到了纠偏作用。
林葆先生还曾多次为我国化肥发展献计献策。早在1980年,林先生等就在《人民日报》上指出了我国化肥使用中的氮、磷、钾比例失调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1987年他参加了中国国际工程公司组织的“2000年化肥发展战略研究”。他多次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中国农业科技政策”论证会,在1996年的会议上,他起草了“化肥生产和使用”技术政策。1996年他作为常务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与中国化工学会联合召开了“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发给各地。同年他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的“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和对策”咨询组,参加起草了中国科学院给国务院的“我国化肥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建议”的报告。1997—1998年他参加了化工部经济技术委员会确定的“提高我国化肥利用率的研究报告”课题,完成了相应的报告。1995年12月和1996年12月,他两次参加国务院领导召开的农业科技专家座谈会,在会上提出了“必须十分重视用好化肥”的建议。
林先生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际合作研究。在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他促成了“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的建立,协助组建了全国钾肥和土壤养分精准管理研究协作网,领导组建了“中加合作土壤植物分析实验室”,和同事们一起引进了“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经改进后用于测土配方施肥。他还开展了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硫研究所等单位,以及挪威海德鲁公司、加拿大硫磺公司等企业的肥料合作研究,较早向国外介绍我国高产水稻施用钾肥的经验,并引进大颗粒尿素(USG)和硫包尿素(SCU)等改性肥料在我国稻田首先试用。他和同事们组织过多次肥料国际会议,其中1988年他作为两主席之一组织召开的“国际平衡施肥学术讨论会”,有力地推动了平衡施肥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平衡施肥发展的“里程碑”。他被聘为“国际水稻土壤肥力和肥料评价网”(INSFFER)的中方协调人和顾问、中加钾肥农学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在1996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北美钾磷研究所和国际肥料协会的奖励。
林葆先生敏感地察觉到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传递给植物营养与施肥领域的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人员,对促进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和指导合理施肥具有战略意义。他依托当时的土壤肥料研究所以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投入人力和财力,创办了《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在他的感召下,学报的创建得到了我国植物营养学科的重要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各省农业科学院等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支持,为学报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和学报后期成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林先生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以及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葆先生重视植物营养与肥料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和互相融合借鉴,以共同为农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林先生长期参与和支持化工系统、土壤、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兄弟学会(协会)的工作,共同组织的学术交流和政策咨询活动为相关领域兄弟学会(协会)的团结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葆先生一生为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勇于创新、治学严谨、忘我敬业、勤于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俭朴、淡泊名利。我们缅怀林葆先生,将谨记林先生的教导,发扬林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奉献社会的精神,为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林葆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林葆先生简历
1933年10月20日 出生于浙江省衢县玳堰头乡桂坞。
1951年9月至1952年8月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52年9月至1955年8月 在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55年9月至1956年10月 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6年11月至1960年9月 在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年10月至1970年11月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70年12月至1979年10月 在山东德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科研组成员。
1979年12月至1986年11月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化肥研究室主任、副所长。
1986年12月至1994年2月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1986年12月任研究员,1987年7月至1994年2月任所长,1990 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4年7月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