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的艺术
——《植树的牧羊人》的审美价值

2023-04-06 09:24张晨玲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赏 2023年6期
关键词:牧羊人种树小说

⊙张晨玲[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00]

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创作了一部名为《植树的牧羊人》的小说,作者虚构了一位在荒漠里无私奉献种树三十多年的牧羊人艾力泽·布菲。这篇小说曾一度被认为是由真实的事件所改编的,编辑还曾不辞辛苦地跑到普罗旺斯找寻这位故事中的主人公,但是可惜的是,现实并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最终这篇小说也没有成功刊登。直到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是显而易见的,让·乔诺出神入化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震撼的艺术效果。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由一位年轻人“我”的口吻叙述一位牧羊老人艾力泽·布菲的事迹。艾力泽·布菲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作者在应约创作时,对取材的真实性还是有一定可考的。故事发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某个荒芜的高地上。而“我”在“一战”爆发后应征入伍又与作者有着相似的经历,可以说这位叙事者又像是隐含作者。这也体现了小说的纪实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可信度。

“我”在这人烟罕见之地进行了一次旅行,主角登场,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在“我”走投无路之时,他的出现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就像这块不毛之地涌现的泉水,是如此甘甜。这也就在一开始奠定了一位“难得的好人”的形象。小说的第一段直接对“好人”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样才是“好人”,他得是“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而这个“好人”又是难得的,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艾力泽·布菲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牧羊人?在这无边际的荒野上,牧羊人失去了妻子和儿子,极度悲伤过后回到了平和。从1910年开始,35年来他毫不动摇地只做一件事,甚至不知道世界发生了战争。换句话说,牧羊人在失去至亲后的整个生命是通过种树的行为延续着,数十年如一日的体力与毅力的付出,最终出现奇迹。

作者为将故事写得震撼,而将整部小说的空间放大。小说的开头描写的是一处荒无人烟的、宽阔的荒野,在空间上是无望的宽广,而到了结局,这片荒野变成一处气候适宜、生机勃勃、健康、热闹的绿洲,这时的空间有了生机,是希望的田野。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将开头和结局的环境变化凸显出来,进而吸引读者,烘托艾力泽·布菲的伟大。如若结局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荒漠,那么牧羊人布菲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也就缺少了震撼人心的美感。

与如此大空间的进行对比,牧羊人就显得非常渺小。将荒漠变绿洲,靠的是一人,还是众人?答案是一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创造出了这个奇迹。“我”走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希望都没有”的一片干燥荒芜的高地,与这位年老的牧羊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普通人在这片荒野中已经显得非常渺小,更何况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又无力。而布菲老人想要将荒原变成绿洲,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般自不量力。但是作品中换作是一群力量充沛的年轻人,将这绿洲创造,那么故事也就失去了原有震撼的艺术魅力。正是牧羊人与这无边际的荒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孤独、渺小、坚强,才让这个故事更加具有真实感。这种艺术手法也能在其他名著中有迹可循。《老人与海》中消瘦憔悴的老人圣地亚哥在浩瀚无垠的大海、凶猛庞大的鲨鱼面前,他不正也显得渺小无力吗,但是老人依旧靠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大海。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愚公移山》中年迈的愚公为移山开路,与“方七百里”的“太行、王屋二山”形成明显的对比,突出了愚公的渺小。空间环境上的广阔恶劣凸显人物的孤单弱小,营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任何一个奇迹都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艾力泽·布菲种树35年,这个时间长度几乎是这位牧羊老人的后半生,这35年的时间长度在一万年的时间洪流里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艾力泽·布菲用这几十年的时间创造出了一个绿洲,如此广袤无际的空间与35年短短半生的时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凸显了艾力泽·布菲的伟大。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意味正如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中“一日”行“千里”时间空间之对比的震撼。

艾力泽·布菲“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在“我”遇见他时,已经是“55岁”了,“我最后一次见他,那年他87岁了”。牧羊人从52岁开始选择种树,一种就是35年,35年的时间长度与52岁的这个时间点构成了对比。52岁种树已不是壮年,在失去至亲后,他选择种树,是因为他看到“这个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找到了后半生的目标,认清了走下去的方向,日子得过下去,而且要活得好,就要有好的自然环境,而要改变这片荒漠就需要有树,所以他中年丧妻丧子后找到了活着的目标。“我”也认为“五十多岁的人已经是只有等死的老人了”。但是艾力泽·布菲满认清欠缺,明确了“活得好”的目标。拥有美好生活的前提是良好的环境,环境又需要树木,有了树就可以留住“雨水和雪水”,不再有干涸的土地,“源源不断的泉水”将会再现,“废弃的村子会重建”,一片绿色会召唤“安家的人”,有了“青春和活力”,有了“探索新生活的勇气”。布菲清楚地认识到这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条件,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所以他执着于“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动手种树。萨特认为“欲望是存在的欠缺”。布菲的行动意味着他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欠缺”,弄清自己想要什么,认真分析客观现实,明确目标,这也是牧羊人成功的前提。在他已不再年轻的52岁这一年,下定决心种树的勇气和种树的艰难才是具有“现实性”的,为了检验了他这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上“没有任何动摇和质疑”的真实可信,他花费了35年,这正体现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35年的时间长河中,艾力泽·布菲凭借非凡的毅力将一片荒漠变为绿洲。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时间段里,世界已经发生了两次大战,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饱受战争之苦,牧羊人却毫不动摇地专心地种树,他一直“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外界战争纷乱,民不聊生的时间段与艾力泽·布菲安静平和种树的数十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坚持不懈、内心平和的人生境界。人与时代的对比或是与社会环境的对比,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震撼心灵,生不逢时要比恰逢其时更具有一种悲壮美。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命运,那就适应生活,这种强烈的悲壮,更能凸显出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自信,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乔诺曾经作为一名步兵参加过战争,他当兵的经历与他对和平的渴望是创作这个牧羊人形象的最大原因。他借小说中一位有着军营生活经历的退伍军人的叙述着在饱受战争之苦后,寻求内心平和与安静,无意间发现了一位“救世主”的经历来表达他对和平的渴望。《圣经旧约》中耶和华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指派摩西化作牧羊人带领希伯来人摆脱法老的压迫,到达圣地迦南。小说正是以这个故事为原型展开。在西方文化中,牧羊人代表的是神明、上帝使者,是神的化身,他们的职责是行善救助,负责向人类传达神谕,守护人类。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说:“诸神是人类的牧羊人,为人类提供食物,看护人类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艾力泽·布菲无私付出,创造出了一个绿洲,“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他超出常人的毅力更是能够体现“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艾力泽·布菲牧羊人的身份也就能够说得通。布菲的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体现了这部小说的宗教文化,而布菲存在的意义也符合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生价值。

在牧羊人的身上,让我们看到,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离不开一个人的信念和毅力。这种伟大的创造不是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教育就能获得,而是认真地行动,持之以恒地积累。行动、信念、毅力、伟大是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能量。

小说选编后有一个重要的段落被删减。“村子里,住的大多是伐木工和烧炭工,日子过得艰苦……人们却只顾自己,从不关心别人。这里的人们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想办法,逃离这个鬼地方……男人们伐木烧炭……被折磨得发疯。女人们互相怨恨……再加上这刮不完的风,吹得人发狂,自杀和精神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这一重要的内容介绍了村庄沦为废墟的原因。村民们的自私自利、善恶不分最终积怨成祸,将原本的家园彻底毁灭。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扭曲导致了这场天灾的降临,村民们趋利避害放弃家园,贪婪地掠夺自然资源,侵夺他人财富,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与布菲的无私奉献,拯救这片“死地”重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我”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牧羊人原本生活在山下,有着自己的农场,但是最后他离开原本闲适的生活环境到山上种树。在山上以伐木为生的村民眼见自己的家园被恶劣的气候吞噬,被自杀和精神病的恐惧所笼罩,纷纷逃离。随波逐流易,逆流而上难。当一个人的信念处于低迷的时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希望破灭,接踵而来的是绝望和死亡。当“我”在荒漠中迷路,快要因找不到水源而放弃时,是希望的破灭。那些村民无休止地伐木,造成气候恶劣,资源逐渐变少,他们看不到前路,对自我与世界失去的信心。反观牧羊人的身上是他们所没有的平和、安静与自信,他对生活很认真,对自然充满敬畏,从他的衣着整洁、居所整齐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地面对着生活。一个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活着成了最低的要求,却仍能每天注重自己的衣食住行,去战胜外界的困境,他一定是有着强烈的信念。这一留一走对比的两种境界,正反映了牧羊人与同村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牧羊人种树是在认识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他选种,先种橡树,后种桦树,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法,而是综合考虑当时的情况,根据树木的习性以及实际的自然环境做出的改变。他身为一个牧羊人最终放弃牧羊而是改养蜂,是因为他发现羊以树苗为食,而这与他种树的目标相背离,他放弃养羊改养蜂,蜜蜂不仅能减少树苗的损失,而且能在树木授粉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牧羊人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对于种树这件事,依照客观规律行事。

艾力泽·布菲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在种树的事业上,他慷慨无私,不求回报,不管这块土地是公是私,他都不在乎,他只是在坚持他认为对的事情,“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他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牧羊人种树不求回报,不想因此获得什么名或者利,他放弃的是那些对于世人来说穷极一生的功名利禄,他已经超过了功利境界,对于功名早已看淡。

小说被制作成绘本,广译于各国,绘本的作者写下这么一段话:“它的文字、他的图,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牧羊人通过种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昔日的荒地变成生机勃勃一片,搬来了许多从城里来的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这个大地上重现,他“鼓舞着人们”,让人们有了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他在种树的35年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获得了向上的人生态度。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生四重境界,牧羊人是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这部小说通过大量对比艺术手法凸显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故事本身并不仅仅是伟大、奉献,更多的是让我们通过阅读,去审视人生态度,寻找幸福的根源,坚定自己的信念。一生去执着一件事,做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坚持下去已经是很伟大了。

猜你喜欢
牧羊人种树小说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牧羊人
种树
一起来种树
牧羊人
种树
牧羊人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