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戴先任
针对新兴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利用技术手段脱离监管等问题,国家广电总局网站27日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严肃、扎实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12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微短剧指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微短剧相比于传统的影视作品,往往更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它时间短、节奏快,故事情节“简单粗暴”,甚至剧情浮夸俗套,但就是这样的风格吸引与迎合了一些网络观众。
之所以如此,有多重原因影响。比如微短剧多出现于短视频平台,短视频用户一般都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刷屏,微短剧就“精准抓取”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而随着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娱乐方式,很多刷短视频“成瘾”的人已经没有耐心看长剧,微短剧则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娱乐习惯。另外,微短剧的用户多为未成年人,一些浮夸俗套的剧情,反倒更能吸引他们,而更有可能为微短剧付费观看的,往往也是未成年人。还有一些微短剧内容低俗、恶俗,迎合了部分网友的“低级趣味”。
但微短剧是低成本制作,不像一些优秀影视作品有“精心打磨”的过程,这让微短剧存在先天不足,比如同质化、跟风抄袭等问题严重。一些微短剧也像是此前在短视频平台上很火的一些低俗视频、恶搞视频的“2.0版本”,比如宣扬拜金主义、非理性炫富等“三观不正”的微短剧……
这也让不少微短剧成了加入太多“工业糖精”的“数字咸菜”,营养极为有限,甚至还有害。微短剧的影响并不“微”,甚至巨大,对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友、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容小觑,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下去,亟待相关责任方予以规范管理。
此次广电总局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规范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有的放矢,切中肯綮,就尤显必要。广电总局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如要加强创作规划引导;加强重点剧片跟踪指导;强化内容审核;突出结构管理;严格许可证发放;坚守管理底线;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和业务指导等等。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相关责任,对微短剧的生产、传播过程实施“全链条”监管,打造“闭环”监管,用“有形之手”引导、激励行业规范发展。专项整治微短剧还要能形成长效机制,要防范整治“一阵风”,要让整治微短剧成为“连续剧”,才能更好规范行业发展。
对微短剧行业“除杂草”,要引导行业良性竞争、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让微短剧不断提供优质内容供给,实现正能量传播,成为“正能量的出口”和“优质内容供给基地”,有利于涵养公序良俗,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