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
(无极县技术推广站 河北 无极 052460)
无极县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农田灌溉用水占全县用水总量的60%以上,发展节水农业,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将浅埋微滴灌技术应用于小麦高产栽培管理中,配合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氮肥后移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小麦节水、节肥、增产、高效。
1.1 品种。选择石农086、婴泊700、石新828、农大399、中麦155、轮选103 等节水高产小麦品种。
1.2 施肥。积极运用耕地质量监测成果,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以“降氮、稳磷、补钾、配微”为原则,推广配方施肥。①降低氮肥。强筋小麦田全生育期亩施纯氮不超过16 kg,普通小麦亩施纯氮14 kg 左右。其中底施纯氮6 ~8 kg。②稳定磷肥。全生育期亩底施五氧化二磷7 ~8 kg,全部底施。③补施钾肥。土壤耕层有效钾含量超过120 mg/kg 的地块不施钾肥,缺钾地块亩底施氧化钾5 ~6 kg。④配施微肥。亩底施硫酸锌1 ~1.5 kg。⑤改善施肥方式方法,示范推广机械播施肥料和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⑥做好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县建设,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推广使用缓释肥料。
1.3 整地。玉米收获后粉碎秸秆,旋耕,平整土地,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和作物根茬、杂草等。平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块、杂草等物将滴灌带托起。
小麦播种深度要合理,一般掌握在3 ~5 cm。播种机要匀速慢走,以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下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播种线要直,否则下茬播种时容易损坏或勾出滴灌带。播种的同时进行铺设作业,将滴灌带埋入3 ~5 cm 土层中,为防止损伤,作业时要求机器匀速行驶。
播种的同时进行镇压,小麦播后镇压可以压碎土块、踏实土壤、填实缝隙,既可实现提墒保墒,还可以使种子与土壤更加密切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早出苗。铺设滴灌带后要求使用专用镇压设备镇压,镇压器要平滑,不能带刺、带钩,农机要行走在两条滴灌带之间。
根据水泵出水量确定主管道型号,通过滴灌带滴孔间距、滴孔出水量及铺设密度确定主管道覆盖面积。主管安装完后铺设辅管,辅管安装条数根据地块长度而定,一般辅管长50 ~70 m,过长水压不够,过短浪费滴管,增加成本。出水井口与主管用螺纹连接,安装沉沙过滤罐,根据机井出沙情况,定时清洗除沙罐,防止泥沙过多堵塞出水口。
灌水以前先试一下水,查看有无漏水处,要及时修复破损处。灌水建议先灌辅管一边,根据作物需水量,观测土壤饱和量,一般滴灌带中间土壤浸润湿透即可。浇完一边,再浇另一边,操作上要做到阀门先开后关,防止因错误操作导致压力过大撑破管带。
6.1 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处进行补种。
6.2 除治杂草。苗期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以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看麦娘为主。防治节节麦选用甲基二磺隆,于冬前杂草2 ~4 叶期兑水均匀喷雾;防治雀麦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精恶唑禾草灵;防治看麦娘选用精恶唑禾草灵、啶磺草胺。
6.3 冬灌。11 月中旬浇1 遍冻水,可减轻小麦冻害发生,蓄水保墒,为小麦根系生长和春季返青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7.1 早春管理。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及时镇压提墒,锄划增温,促进根系下扎。
7.2 浇水追肥。小麦起身到拔节期是水肥管理关键时期,拔节期浇水可以提高小麦成穗率,抽穗、扬花期浇水可提高穗粒数,灌浆期浇水可提高千粒重。结合氮肥后移技术,浇拔节水时可亩追施纯氮3 ~5 kg,浇扬花、灌浆水时再亩追施纯氮2 ~3 kg,可有效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收获前10 d 不再浇水,以免影响品质。
8.1 除治小麦吸浆虫。结合浇水查治小麦吸浆虫,当每个样方(10 cm ×10 cm ×20 cm)有虫2 头以上时,必须用药除治。除治方法:①蛹期选用5%毒·辛颗粒剂(毒死蜱+辛硫磷)或5%二嗪磷颗粒剂,亩用2 ~3 kg 拌细土20 ~25 kg,均匀撒于地表,注意不要撒到麦叶上。施药应在上午10:00 以后田间无露水时进行。撒施后立即浇水助渗,以确保防治效果。②在蛹期防治的基础上成虫期补治,推荐使用菊酯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亩喷水量不低于30 kg,严重地块每隔2 ~3 d 喷1 次,连喷3 次。
8.2 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 ℃以上,要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或复配制剂于小麦扬花前对准穗部喷药,可隔3~5 d 再喷1 次。部分区域赤霉病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尽量避免使用。
8.3 防治小麦白粉病。在小麦灌浆期,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亩用25%腈菌唑乳油15 ~20 ml,或20%三唑酮50 ~70 ml,或12.5%烯唑醇40 ~50 g 加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喷雾,也可预防干热风,延长叶片功能期。
8.4 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达0.5%~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 ~2 0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2 000倍液,于晴天下午喷施,严重地块可隔7 ~10 d 重喷。在防治过程中要坚持“打点保面”,努力控制病害扩展蔓延,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8.5 除治小麦蚜虫。小麦抽穗后当百株蚜虫达500 ~800 头时立即用药除治。每亩用1.8%阿维菌素30~50ml,或10%吡虫啉15 ~20 g,兑水40 ~50 kg 喷雾。
搞好“一喷综防”,结合除治后期病虫害,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2%尿素液,或其它叶面肥,对预防后期干热风十分有利,是提高小麦千粒重的有效措施。
小麦进入蜡熟末期要及时收获,避免麦粒外观色泽变暗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