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短视频研发对策探究
——以马尔代夫为例

2023-04-05 22:49:11王涛
声屏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尔代夫中华汉语

□王涛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利用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自2014年短视频平台应用以来,截至2020年4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在全球的总下载量超过20亿次,在印度、日本、美国等国登顶免费榜的总榜首,是全球下载量最高的短视频应用程序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机构多在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国外平台上打造全媒体矩阵,发布短视频,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然而民间力量近年来也展现出了强大的传播力。《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约51%的国外受众更热衷于通过新媒体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国外年轻受众更愿意通过新媒体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可见,运用短视频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新生态。

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马尔代夫的传播现状

2022年是中国与马尔代夫正式建交五十周年,中国和马尔代夫互免签证协定已正式生效。马尔代夫旅游部长毛素姆表示马中两国关系稳固,中国曾连续多年是马尔代夫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欢迎中国伙伴继续前往马尔代夫旅游和投资。自1972年以来,中马关系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旅游等多方面都有较深入的合作。2014年,马尔代夫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第一批响应倡议的国家之一。马尔代夫外交部长阿卜杜拉·沙希德(Abdulla Shahid)在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时表示,马尔代夫和中国的平等互利关系是世界舞台上小国和大国友好交往的典范,马中友好关系更是在日益频繁的人文交流中不断加强。

作为一个位于印度洋中的群岛之国,马尔代夫的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长年温暖潮湿,终年阳光充足,成为众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的经济支柱产业,而中国是马尔代夫旅游业最大的客源国,约占游客总数的近30%。中国在马尔代夫的援建项目,如中马友谊大桥、马尔代夫机场扩建项目以及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新货运航站楼等,都对马尔代夫的社会、经济、旅游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也会在马尔代夫得到一定的传播,但是传播现状如何?

两国文化差异影响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播。马尔代夫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公民必须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信仰、历史和实践是全国教育的必修课,伊斯兰的生活方式也贯穿了整个马尔代夫人的一生。受文化差异的影响,马尔代夫人在接触其他文化时相对保守,马尔代夫汉学家拉希德·默罕默德(Rashid Mohammed)曾指出,由于当地文化较为保守,马尔代夫的学者几乎不会主动研究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调查发现,马尔代夫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低于对汉语的接受度。此外,一些马尔代夫人对中国还存在一些误解,这对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地汉语教学基础制约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播。相对于泰国、越南、韩国、美国等国,马尔代夫的汉语教学起步较晚,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马尔代夫的汉语教学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中小学、教育机构、私人教学,相比其他三类而言,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规模较大且更为系统。2019年,马尔代夫仅有7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其中公立学校2所,私立学校5所,6所位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汉语教师人数仅8人,且均为中国教师,无本土汉语教师。此外,2016年以来,马尔代夫还有另外11所学校曾经在六年级开设过汉语选修课,后均被取消。虽然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减少,但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数由2015年的240人增加到2019年的1750人。2019年,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Chinese Language Center of Villa College,Maldives)在中国长沙举办的国际汉语教育大会上获得授牌。2020年,原孔子学院总部批准长安大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的中方承办院校。该汉语中心是马尔代夫当地汉语爱好者学习汉语、感知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但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该中心直至2022年8月中方承办院校才派出首任中方院长和一名汉语教师,9月正式揭牌,相关教学工作还刚刚起步。总体来看,马尔代夫开设汉语课的教育机构还需增加,覆盖范围仍需扩大,师资力量亟待进一步加强。

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主要内容

短视频有着自身文本和传播特点,以短视频为载体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创新与传播,需遵循短视频规律,对其进行细化,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通识两个方面进行挖掘。

语言文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能反映文化。汉字本身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诸多文化因子,既有价值观念又有思维方式,可以借助识字、解字、说字、成语、诗词、书法、碑刻、灯谜等对语言文字进行短视频创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湖南卫视制作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神奇的汉字》,河南卫视制作的《汉字英雄》等节目,精彩片段都可以再次剪辑,以短视频的方式在社交软件上进行传播。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中的汉字题、听力题等赛题以短视频形式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转发,《经典咏流传》中来自贵州山区的小学生用天籁之音倾情演绎的诗歌《苔》制作成短视频在Facebook上传播,都吸引了众多海外受众,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结合动画、文字制成短视频也在网上传播,满足了众多国内外的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的各种需求。

文化通识。文化通识指各种文化知识,包括中国名胜古迹、中国饮食、中国节日、中国服装服饰、中国书法、中国茶艺、中国国画、中国器乐、中国武术、中国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习俗等。传统习俗和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大英博物馆曾在Facebook上发布了我国明代项圣谟《秋林读书图轴》的立体模拟图短视频,借助3D技术使观众走进了画中世界,回到了400多年前的古代山水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搜狐新闻移动工坊用现代技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以短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获得很大成功。民间网红李子柒创作的以传统美食为题材的短视频以中式田园生活场景展现中华美食文化,同时还融入古朴精致的手工服饰、独具魅力的古风音乐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中华文化的田园诗意,又蕴藏着山水之间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YouTube上深受国外受众的热捧。此外,文化通识类内容还应多呈现当代中国的文化,如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新媒体、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网购和电子支付、当代电影、当代文学和艺术、城市和乡村新貌等。

在马尔代夫传播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研发对策

黑格尔曾说:“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所以艺术在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要展现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文化,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全新载体,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在马尔代夫的传播中也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中外文化差异、中外语言阻隔及内容单一等,因此需积极寻求对策,助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马尔代夫顺利传播。

尊重马尔代夫的地域特性,探索汉语与当地语言的对应关系,增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亲和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要想在马尔代夫得到有效传播,就必须做到以“他”为主,才能实现与“我”相通。在制作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过程中,要意识到汉语与迪维希语(马尔代夫的官方语言)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尊重、融合马尔代夫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地域特性,在汉语与迪维希语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以迪维希语的特性为引子,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为内核,创作既有当地地域特性又有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短视频,以此增强短视频的亲和力,增强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选取马尔代夫的典型代表,运用汉语与当地语言阐述解释,增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感染力。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制作中,要选取历史、文化、经济、民俗、地理等方面的典型代表,兼顾两国交流的典型事件,采用汉语与迪维希语制作双语短视频,有效增强短视频的感染力,让马尔代夫人能听懂、听进、听明白。当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中诗词丰富、成语较多、声调变化等特点,采用一个典型代表、一个短视频、一个知识点的对照关系,让当地汉语爱好者能够在观看双语短视频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感受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魅力。

结合马尔代夫出现的热门话题,联合当地爱华人士,增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吸引力。制作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应结合马尔代夫出现的热门话题,如依托当地新媒体热点话题排行榜,挑选适合传播的话题内容,结合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邀请马尔代夫知华、友华、爱华人士,包括当地汉语中心的本土汉语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作并出任短视频节目主持人或者配音演员,可更加符合马尔代夫人的语言、兴趣、认知、习惯等,有效降低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折扣,提高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吸引力。在制作周期上,可以从每月一期逐渐过渡到每周一期,利用当地热门话题的热度以及地方人士的热情,持续提升短视频的吸引力。不可否认,马尔代夫人对中国依旧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甚至是误解,因此消除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提升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度,也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重要作用。

了解马尔代夫的语言环境,对比汉语传播与其他外来语言传播,增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竞争力。迪维希语是马尔代夫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迪维希文字是一种奇特的拼音文字,采用类似阿拉伯语的发音符号,书写和阅读采用自右至左的方式,这与中国古代的习惯相同。现在当地学校普遍使用英语和当地语双语教学,官方和上层社会通用英语。那么,在制作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短视频的时候,不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编排上,就可以参考我国古代的书写和阅读方式,借鉴英语文化在马尔代夫的传播经验,创作出更有竞争力的短视频。

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信息载体,短视频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对碎片化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在遵守国际传播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性、当地的典型代表和热门话题并考虑当地的语言环境,以满足当地汉语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需求,担负起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马尔代夫中华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Roman Klis设计公司总部——设计中的马尔代夫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22
海天一色 马尔代夫桨板体验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30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