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贵
(中共福安市委党校,福建 福安 355008)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并且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纺织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是以纺织文化作为钥匙打开了我国通向西方的大门,同时也掀起了一股中外文化交流的浪潮,纺织业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谚语作为最早在文字之前形成的一类语言形式,在长期的纺织生产活动中也形成了纺织谚语,通过分析这些谚语可以了解纺织器物的变更和发展。通过对中华谚语中的纺织器物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纺织文化信息,清楚纺织器物的发展历程,而且在传承纺织经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当提及与纺织相关的字眼时,首先脑海中出现的便是“纺”与“织”两个字,除此之外便是“编”字。这主要是因为纺织在古代是人们应用结绳记事的编织行为不断演变而来的。“纺”字在战国时期的文字为“”,属于形声字,从系,方声。《左传·昭公十九年》中有如下记载:“初,莒有妇人,……,纺焉以度而去之。”此处的“纺”便是其本义,是指利用麻、丝等纤维材料制作成纱或线。“织”在秦简中的字形为“”,属于形声字,其形旁从系,证实该字的含义与丝线关系紧密,指的是制作布帛。因此,从严格意义上分析,“纺”与“织”二字的进行步骤不尽相同。“纺”指的是纺线,而“织”则是动词,是织布的意思。现代汉语将“纺织”一词诠释为纺纱与织布,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的日趋发展与完善,现代纺织则指的是一类纤维或者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笔者认为“纺织”一词指的是传统的纺织,也就是纺纱和织布。纺织文化则是人们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观念与思想,其包含中华民族纺织劳作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又可以将其细分成制度层面的纺织文化、物质层面的纺织文化以及观念层面的纺织文化。“编”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后,其对应的甲骨文左边部分为一个“册”字,而右边则是“糸”字,通过分析其左右所从的构件组成可以发现,“编”的含义为用绳子编排竹简[1]。
器物指的是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有型、有质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劳动产品。器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进行不断改造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主观世界的不断改变,并在此期间将自身的观念、情绪以及意识等以敷彩或者造型等手段融入劳动产品中。根据类型分析,器物属于物质文化范畴。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纺织生产应运而生,并由此诞生了各类纺织器物,包含纺织原料、纺织工具以及纺织品等。人们在参与纺织生产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通过分析谚语可知纺织器物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用于纺织的原材料比较常见的有5类,分别是葛、麻、蚕丝、棉以及毛。在棉出现之前,纺织品生产的主要原料为葛麻与蚕丝,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纺织生产的所有内涵。
2.1.1 中华谚语与葛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不断发展与进化,已经掌握了使用天然的植物纤维来制作服装的技能。葛作为原始社会人类最早应用于纺织中的原料,发展至周代,用葛纺织的物件成为百姓的主要衣物,并且古人在使用葛纤维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相关谚语。例如“冬不可废葛,夏不可废裘”,此处的葛指的是应用葛草制作的夏衣,裘则指的是应用皮毛制作的冬衣。该谚语是告诉人们在冬天虽然无需穿着葛麻衣服,但是依然不能将其丢弃,虽然夏季无需穿着皮毛衣裳,但是需要保管好它们。又如“葛子从根抽,麻绳找引头”,这句谚语指的是在杂乱无章的藤葛中将藤葛取出,但是不可从梢头抽取,正确的方法是提住根部往外抽,这样才能将藤葛顺利地抽出来。通过这一谚语可以看出古代人已经发现了葛这一原料,并且掌握了采集葛的技巧。“黄帝赐服玩”这一谚语记录了古代宫廷赐夏衣的传统,此处的夏衣便是应用葛纤维纺织制作的[2]。
2.1.2 中华谚语与麻的关系
麻拥有悠久的历史且用途广泛,因此经济价值较高。早在六千多年前,古人便掌握了种麻技术,并且还以麻作为原材料纺织服装,还将其用于编制网袋或绳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谚语。例如“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可见人们在一定时期穿着由麻纤维制作的衣服,并由此诞生了“布衣”一词,后来将其用于形容广大平民百姓。又如“寒凋苧,苧凋寒”中的“苧”,其实是“苎”的同音字,指的是苎麻,此处的苎麻为夏衣,这句谚语的含义为穷人常常将衣物藏在当铺中换点钱救济,当天气寒冷时,再用夏衣赎回冬衣,待天气回暖后,再用冬衣将夏衣赎回。再如“黄麻搓绳拉不断,毛竹成捆压不弯”这句谚语,黄麻指的是一类长且柔软、具有光泽的植物纤维,可以将其织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粗糙细丝。从这句谚语中可以看出,将黄麻作为原材料制作成的物品具有坚实耐用的特征。
2.1.3 中华谚语与蚕丝的关系
蚕丝拥有优良的品质,享有“纤维皇后”的美誉,也是我国纺织纤维的代表之一。人类在迈入新石器时代后,开始关注葛、麻等纤维状的食物,可能是从被咀嚼以后的蚕茧内发现了蚕丝具有纤维的性能,同时利用葛、麻等纺织成衣物,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与蚕丝相关的中华谚语。最早应用蚕丝纺织丝织品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蚕丝逐渐成为制作衣物的重要原料。例如“养蚕吐丝织绫罗,养蜂酿蜜甜心窝”这句谚语,充分体现了人们应用蚕丝进行纺织。随着纺织的不断发展,种桑养蚕也逐渐成为当时农民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在土地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如“清明孵蚕子,立夏见新丝”这句谚语,是指农民在清明时节便浸种春蚕,在立夏时便可以收获蚕丝。随着养蚕业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升了蚕丝的精细程度,最开始的蚕丝非常粗糙,蚕丝中常常混杂着蛹屑,后期伴随着纺织手法的不断进步,蚕丝的精良性得以提升。在诸多蚕丝中,以辑里湖丝最具代表性,被誉为蚕丝内的上品。相关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纺织的9件皇袍便是选择辑里湖丝作为经线制作的[3]。
2.1.4 中华谚语与棉的关系
大约在6~11世纪,棉花传入我国,边疆一带称其为“吉贝”,直到宋末元初时期,棉花大量传入内地。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棉花传入我国后因种棉花获利的便是关陕闽广,并将此物出外夷。宋代种植棉花还比较少,相关纺织品也十分珍贵。由于元朝积极推广棉花种植,棉纺织业逐渐得以普及,并且优质价廉的棉纺织品深受喜爱,迅速得以推广。在此过程中,与棉相关的谚语也较多,例如“要把身体遮,纺纱织布种棉花”这一谚语属于肯定判断,主要是告诉人们将棉花制作成衣服可以遮挡住身体,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棉纤维的应用。又如“斤花丈布”这句谚语,省略了谓语动词“织”,其含义为一斤棉花能纺织成长约一丈的布,详细说明了特定的纺织工具制作出的布匹长度。再如“江洲的西瓜,百里的棉花”这句谚语便充分表明了在众多种植棉花的区域中,以贵州百里产的棉花质量最好。随着我国广泛推广和种植棉花,苎麻被专门用于纺织盛夏所需的轻薄型织物,而棉则取代麻、丝变成服装的主要材料,充分展现了纺织原料的变革[4]。
2.1.5 中华谚语与毛的关系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毛纤维的应用较早。《诗经》中有如下记载:“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此处的“褐”便是指一类粗疏的毛织品。中原的人们使用植物纺织时,牧区的人们则开始使用羊毛或者其他动物毛发纺织,并由此产生了很多中华谚语。例如“石头虽小垒成山,羊毛虽细织成毡”作为蒙古族的谚语,揭露了蒙古族因游牧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服饰的主要原料为羊毛。又如“种棉有衣穿,种田有饭吃,喂羊有披毡”作为彝族谚语,表明了彝族制作披毡、衣衫的主要原料为羊毛,在御寒保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了羊毛之外,人们还尝试应用牦牛毛进行纺织。1957年,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发现的一处周代早期遗址中便挖掘出一批毛织物,通过切片鉴定后,发现其中存在牦牛毛成分,因此,青海地区开始选用牦牛毛作为纺织的原料。又如“养兔在养毛,毛好价值高”,可见随着纺织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开始意识到应用兔毛纺织的经济价值。
随着纺织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借助各类纺织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纺织的生产效率与纺织品的质量,实现了真正的纺织生产,而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用于记录纺织生产所需的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具的谚语,还记录了各类纺织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技巧。例如“纺锤随身带,穿衣不发愁”这句谚语说明每年在收获棉花以后,当地的妇女们便会对其敲打直到脱籽,借助竹筒将其织成棉,应用自制的纺锤将其纺织成棉线。此处的纺锤便是人们自行设计的纺织工具,包含纺轮与锭杆两部分。传统的纺织方法为手搓,此后逐渐应用石块、兽骨等物体,特别是纺缚的发明推动了纺织的变革。纺缚作为最原始的纺锤,其诞生标志着我国纺纱技术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纺缚的结构十分简单,可以同时进行加捻与续接两个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纺织效率。此后又出现了纺车,最早将其应用于纺丝和麻,出现棉花后,则又将其用于纺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纺织品。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土纺纱机应运而生,“铁针跟着纺纱机转”便描述了土纺纱机的工作形态。到了民国时期,我国出现了摇袜机,主要用于生产毛衣、袜子等,如“摇袜机,有得巧,倒纱配色掌握好”便说明了新型纺织工具的操作技巧,这些纺织工具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纺织水平[5]。
我国的纺织技术主要源于芦席、绳网的编织技巧,最开始采取的是指经手挂的方式,但是纺织效率偏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发明了织机,如“棉花变成纱,全靠纺车纺;棉纱变成布,全靠织机忙”便阐述了织机的重要性,而织机的工作还需要各个配件的配合。梭子作为纺织过程中往返牵引纬线的重要工具,形状犹如枣核,谚语“机儿不快梭儿快”便深刻地刻画了梭子在织布机上快速来回穿梭的状态。又如“梭子穿来穿去像跳舞,织女坐在织布机上似骑马”作为哈尼族的谚语,采用拟人与拟物的手法,将使用梭子纺织的过程比喻成人在跳舞,将织布机比喻成马,进而展现了织女在应用织布机进行纺织的具体状态。谚语“织布拗花心莫粗,多添梭子多添筘”则是告诫人们在纺织时注意使用“筘”,这也是织布机的重要构件,外形如梳子,在控制经纱密度和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纺线自己糊口,机杼养活三口”这句谚语中的“机杼”便指织布机,可见在纺织中使用织布机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织布成为人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6]。
古代人进行染布作业大多是在露天开展,作业需要应用的工具包含染缸、大锅、染棚以及碾布石等。例如,从“织布手抓梭,染布一口锅,摆线下河坡”这句谚语中可以知晓在染布作业过程中,需要一个重要工具便是大锅,其主要用于煮布,延长布料浸透水的时间,消除布料自身存在的“浆力”,降低布料着色的难度。当煮布作业完毕后,劳动人民需要将布料浸入调好的染料缸内做上色处理,捞出去掉浆力的布料并晒干,再将其置于大缸内浸泡30 min左右,捞出后再拧干水分晾晒即可。从染布作业流程中可以发现,染缸也十分重要。在古代,人们通常还会在染缸上写上吉祥的句子,期望染布成功。“绍兴有三缸:染缸、酒缸、酱缸”这句谚语便充分描述了绍兴染业的发达。“染缸聚宝盆,晒架摇钱树”这句谚语便介绍了染缸的重要搭档—晒架,当布料染好色之后,便需要将其进行晾晒,用清水将浮色除掉,通常前后漂洗的次数为3次左右,漂洗干净后再晾晒,此时需要借助染架,布料在染色并晒干之后需要进行碾布操作,主要目的是将布料碾压平整,使其色泽光亮。人们通常会用谚语称呼这些染布工具,即用“上石元宝”作为碾布石的代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纺织生产工具也不断进步,同时,人们对纺织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开始尝试在布上印染花朵,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非常喜欢在服饰上印上各类纹样,如“种粮不如种花,种花不如印花”这句谚语便深刻地揭示了印花已经成为人们纺织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纵观众多印花方式,其中最古老的方式便是中型印花,人们在创造并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印花工具,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纺织技术发展具有较大作用。
回顾我国纺织发展历史,随着人们对纺织原料的认识不断加深、各类新型原料被应用于纺织中以及纺织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制作出的纺织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穿着需求,还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但是在文化、地理等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地区使用的纺织原料与穿着应用的纺织品种类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一定的等级色彩与贫富差异。我国纺织品类型包含丝、麻、棉、毛4类,其中最丰富的是丝织品,与其相关的谚语有“丝线越捻越结实,学问越学越精深”。此处的丝线指的是用丝纺成的线,属于纺织半成品,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纺织与刺绣。“傣乡无冬寒,纱衣薄翼蝉”作为傣族谚语,展示了该地区繁华的景色以及人们穿着的纱衣如蝉翼一般轻薄。从地理位置上看,傣族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地区,衣着材料为薄且柔软的乔其纱或者锦丝绸。“好物难全,红罗尺短”这句谚语中的“红罗”代表的是比缎子更薄的丝织品,意思是如红罗那般的丝织品的尺寸通常要短于普通的布匹,由此彰显了红罗的珍贵性。“鲁桑百,丰锦帛”这句谚语中的“锦”则指一类颜色超过3种的用纬丝在缎纹地面纺织出颜色丰富、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通过这一谚语可以充分知晓鲁地的桑叶质量较高,因此,将其用于纺织中能生产出高档的丝织品。缎也属于一类丝织品,该材质受到藏族地区的广泛喜爱,当地人穿着的藏袍材质为蟒缎袍、提花皮面料等。“锦缎虽然破旧,花纹仍然美观”作为藏族谚语,揭露了藏族地区非常重视使用花纹,尤其是贵族穿着的蟒缎袍上面会绣龙、鱼、云、水等“间希”纹样。通过“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这句谚语可知,松江地区的布产量较高,并且可以销往全国各个地方,但是因为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的影响,致使面纱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通过这一谚语可以得出,纺织业发展至明代,迎来了繁盛时期。提及松江布,便不得不说黄道婆—棉纺织业的祖师,黄道婆将汉族与黎族的制棉工具与纺被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总结了一套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纺织生产技术,通过对纺织工具进行改良,发明了三锭脚踏纺纱车,极大地提升了纺织生产效率,在推动当地棉纺织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松江布花色较多,其质地上乘,并一度为朝贡供货,充分体现了纺织文化在宫廷与民间的有效交流。湖北作为我国生产棉花的重要基地,其生产的纯棉布、印花布等远销全国各地,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盛誉。麻纺织品其实指的是夏布,在众多布艺纺织品中,以隆昌的夏布最具代表性,正如“隆昌夏布仁寿棉,涪陵榨菜自贡盐”这句谚语所说。特别在明清时期,隆昌生产的夏布便被作为宫廷贡品,也是我国最早出口的一类纺织品。隆昌纺织的夏布经湖广人移民四川,由于湖广地区的人们拥有丰富的麻布生产经验,移民到四川后,便与四川人进行麻布生产技术的交流,经过多年的传承后,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艺也日趋精细,在各个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纺织出具备当地特色的隆昌夏布。毛纺织品主要指的是毡,主要被应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抵御寒冷,深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喜爱。如“对好朋友,送一顶毡帽。对于坏人,送一口唾沫”这一谚语便采取了对比的手法,充分展现了人们对毛纺织品的喜爱。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穿的毛纺织品也不尽相同,“穷人穿线,富人穿缎”这句谚语指的是穷人穿的破衣服是用针线缝缝补补的,但是富人穿着的衣物则用的是绸缎[7]。
纺织作为我国古代众多农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物质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精神文明进程。通过中华谚语的视角分析纺织器物文化,能更好地了解其发展和创新,为纺织技艺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