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2023-04-05 20:36:23代发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活动

代发强

(榆中县水务局,甘肃榆中 730100)

0 引言

水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类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能够解决存在的水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各种洪涝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保障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有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通过将其运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时所需要兼顾的内容较多,使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容易出现施工进度延误、建设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影响后续水利工程的合理应用。作为建设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能够结合建设标准对建设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保证建设活动的有序推进。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重要意义和作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重要的保障。第一,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这样才能够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浇水时通常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完成灌溉作业。由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普遍较大,在灌溉过程中会增加劳动强度,还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降低灌溉效率,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以及精力较多。通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解决灌溉作业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有利于提高灌溉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灌溉作业,保证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第二,做好洪涝灾害引流。洪涝灾害一直以来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类型,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问题愈发严重,生态环境出现了变化,各地经常会出现严重的暴雨天气,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大。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做好引流工作,避免出现洪涝灾害危害农作物的现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修建时间较早,现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设备老旧,防洪能力下降,需要尽快对其进行修缮和整治。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点

2.1 影响因素多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加之施工周期长,难以对各个因素进行有序管理。特别是部分因素存在着动态变化的特点,需要及时针对管控策略进行调整,否则会使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靠近山体以及水体,和普通的土木建筑工程相比所需要关注的自然因素较多,如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概率较高,一旦出现地质灾害会影响施工区域,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人员损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做好应对措施[1]。

2.2 建设规模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重点在于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便利,解决农民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过多影响,包括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因此相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所需要使用的资金也较少,建设难度下降。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地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质条件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在建设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质量或者安全问题。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然成为现阶段乡村地区所重点管控的基础设施之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的类型较多,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建设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工程建设管理难度,也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3.1 工程前期规划问题

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形成科学的工程施工方案,为后续施工活动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是负责日常灌溉,洪涝灾害发生概率较小,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前期规划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出现了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无法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2]。第一,没有对地质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环境较为特殊,并且根据需求不同建设区域的特点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施工前期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仔细勘察,无法及时发现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地质隐患问题,也难以为后续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第二,可行性研究工作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前通过可行性研究能够分析本次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包括技术、资金、人员、地质环境等,对各项要素进行整合分析,以此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预期效益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行性研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只是结合施工要求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完成设计,这给后续工程建设活动埋下了隐患。

3.2 工程设计阶段问题

工程设计对于工程建设活动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能够避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反复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为工程质量、安全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因其整体建设规模小在工程设计阶段重视度不足,设计过程中往往会结合以往的设计模板作为参考,没有真正做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会使部分设计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内容较少,设计人员通常只是考虑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要求,没有重视针对材料、设备、人员、技术等各项要素进行分析,很容易出现造价过高的现象,会给后续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设计工作仍然只是沿用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进行设计修改,设计效率低下,也无法为后续施工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立体化的建筑结构作为参考[3]。

3.3 工程施工阶段问题

3.3.1 建设进度管理难度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地质结构普遍较为复杂,和土木工程建筑相比施工难度较大,通常施工时间都会比施工期限有所延长,这也会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有所提高。例如暴雨或者下雪等自然因素会影响正常施工活动的开展,会使施工效益受到影响,从而给各方的经济效益带来损伤,影响到后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度管控难度较大,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没有认识到进度管控的重要性,重点对质量以及安全进行控制,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延误的现象[4]。

3.3.2 建设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以管理制度为基础展开管理工作,能够对现场施工活动进行有效约束,然而目前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愈发突出。第一,管理制度内容不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活动中涉及多个不同的部门,例如财务管理、人力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而每个部门下属包括多个不同的部门。在制度中没有结合具体管理工作内容对管理制度进行明确,管理制度出现了泛化的现象,只是简单提出了不同部门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第二,责任制度不明确。施工管理工作会涉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一旦发现了某些管理问题需要立即进行责任追究。然而目前在管理制度中没有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确定,出现了权责不清晰的现象,出现管理问题后会产生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在企业内部也无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5]。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应对策略

洪水灾害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气候不断变化,暴雨天气的发生概率不断提高,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隐患。在洪水灾害的影响下农村地区的种植活动会受到影响,农作物大面积毁坏,影响农民收入。除此之外,个别地区缺水问题严重,使得农业灌溉活动无法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必须重视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

4.1 加强工程前期规划管理

在工程前期必须要做好规划管理,提升工程前期阶段规划的合理性,为后续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首先,重点针对当地的施工环境进行勘察,前往施工现场了解最为真实的数据,并通过定期勘察了解在一定时间段内自然环境变化规律,例如地下水位上升下降规律能够为后续工程活动建设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在收集勘察数据时务必要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提高勘察效率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将其存储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其次,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针对工程建设要求、自然环境特点、市场价格波动、技术水平等各项要素分析本次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以此来得出最为合适的施工计划方案,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活动有序开展。

4.2 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作为设计人员应当认识到设计阶段对于后续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对设计方式进行调整,提高设计质量。在设计时作为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在设计阶段需要让设计人员也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其可以在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工艺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尽可能选择符合项目建设需求且成本投入少的材料、技术或者工艺。通过让设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能够对设计图纸进行持续优化,尽可能地避免在后续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现象,有利于对施工成本进行管控,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作为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模型,以立体化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预期效果进行观察,只需要通过调整数据参数即可完成设计优化,有利于提升设计效率。

4.3 完善建设施工管理体系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内容较多,下文针对五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力求能够完善施工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手段。

4.3.1 进度管理策略。第一,提升施工进度规划的合理性。在规划施工进度时应当结合施工量、施工期限、自然因素等进行综合考核,得出最为合适的施工计划,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在规划前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的政策要求,了解和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内容,做好居民安置工作,避免后期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第二,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横道图比较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广泛,可以展示开始以及持续的具体时间,让相关人员了解流水作业进程,横向线条设置了时间坐标,可以在图上叠加从而计算资源,操作简单。该种技术可以针对施工进度进行检验,将整理好的计划用横道线在原计划下做出标记。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动态化进度管理。BIM技术在进度管控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BIM平台对比施工计划和实际施工情况所存在的偏差问题,利用BIM模型及时寻找到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从而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构建动态化进度管理体系。进度计划的调整有利于对施工造价进行管控,可以和其他管理活动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4.3.2 技术管理策略。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要落实技术交底制度,要求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形成层层技术交底模式,以此来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在进行交底时首先需要由设计人员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讲解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施工技术的选择理由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能够让技术管理人员正确认识技术应用要点,为后续交底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技术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技术讲解,可以利用BIM平台对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展示,能够提升技术交底的形象化水平,便于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和学习。针对技术交底的流程进行记录,将技术负责人交底内容以及技术应用流程详细记录下来,可以为后续技术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5 结语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包括工程前期规划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其中建设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成本控制均存管理难点,且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缺少资金支持,给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难以保障管理活动的有序推进。作为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针对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整合,顺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