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乾
(凤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凤城 118100)
银杏树在辽宁地区种植广泛,具备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适应性强、枝繁叶茂,观赏价值较高。随着银杏树种植的产业化发展,掌握银杏树栽培技术,提高栽植成活率,深入探究病虫害防治措施,为银杏树栽种与管理提供参考。
科学选地为播种银杏种与移栽银杏树打下良好基础。银杏生长速度较慢,选地要求地势平坦、排水浇灌便利、土壤pH值在4.5~8.0、土层深厚且肥沃。选择光照足、通风良好的半阳坡或山地坡地带。
每年3~4月播种银杏种,挖沟放置银杏种子,建议种植株距为10厘米,行距不小于20厘米,覆土约3 厘米,压实并覆盖地膜。直径5厘米的苗木可裸根移栽,直径大于5厘米的苗木需带土球移栽,移栽后浇水,以提高移栽成功率。较大苗木的移栽,需在灌满水的坑中移栽,避免大水漫灌,造成苗木根部透气不良,影响正常生长。
银杏树是喜阳、喜湿、怕涝的植物,浇灌与排水很重要。银杏苗木在移栽后5~7天浇水,成活后减少浇水频率。在银杏树生长旺盛的夏季适当浇水。雨季做好防涝工作,根部积水过多导致根系缺氧腐烂。银杏植株每年可施肥3次,春季施肥,改善根系环境,促进枝条萌发。5月中下旬追肥一次,使银杏速生期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得以满足,促进光合作用。12月上旬施肥,促使地表温度增高,保护苗木顺利越冬。
树龄相对较大的银杏易染叶枯病,由于树根在移栽过程中受了损伤,或者土壤板结,营养供应不足导致叶枯病。染病初期,银杏树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且斑点随时间推移逐渐扩散,树皮裂痕纵向发展。浇水次数、施肥量、植株管理与叶枯病联系密切,例如氮肥释放过量、排水不利、环境流动不良等因素均导致发病率上升。要彻底清理已发病银杏树,及时铲除与销毁无法救治的植株,防止其他植株受到侵害。对于发病初期的植株,在病斑出现的位置实施刮除,注意控制力度,建议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波尔多液进行定期喷洒,以消灭病菌或控制病菌不扩散。
茎腐病为银杏树主要病害之一,银杏树根茎生受影响较大,该病害多出现在相对炎热的夏季,银杏根茎的颜色转变成褐色,沿茎基部逐渐扩散,引起根茎部位腐烂、干枯致死。该病害为感染病菌或者土壤含水量过多导致,病菌藏匿于土壤之中,遭遇洪涝或高温天气,银杏树易遭病菌侵害。
茎腐病的防治,在播种与移栽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灭杀土壤中的病菌源。为苗木施肥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定期松土除草,除草时要注意保护苗木的茎干,确保苗木健康成长。严格控制灌溉次数与水量,防治湿度过大利于病菌滋生。冬季及时防冻,对于死苗要铲除并销毁。若已发病,需使用75%百菌清溶液或者50%多菌灵600倍液喷药或灌根处理,保证有效治理茎腐病。
该虫害危及银杏树枝叶,影响苗木成长。4月初清除枯萎枝条,直至6月,对树干与骨干枝条涂刷生石灰,防止越冬蛹羽化。利用超小卷叶蛾的天敌进行防治,其天敌包括蜘蛛类、蚂蚁、螳螂与猎蝽等。每年4~5月间,喷洒生物农药BT,以消灭虫害。
大蚕蛾也是银杏树常见虫害之一,危害银杏树叶,树木生长与果实质量均受影响。五六月份是该虫害暴发期,8月羽化、交配并产卵,发现虫卵需及时摘除,并集体销毁。利用大蚕蛾趋光性的特点,使用捕虫灯进行诱杀,引进其天地赤眼蜂消灭虫害,不会危害生态环境。在大蚕蛾幼虫期喷洒敌百虫等生物药物防治,取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豆荚螟属于银杏树常见虫害,幼虫阶段对银杏树种核造成侵蚀,甚至吃光全部核仁。该虫害在土壤中化蛹繁殖,土壤湿度与类型影响繁殖效率。土壤坚实程度较高、降水量充足,可降低虫害繁殖速度。在防治的过程中,建议大量喷洒50%敌敌畏或者 90%敌百虫800倍液,第二次喷洒应在10天后进行,以实现防治豆荚螟的目标。
在银杏树种植与移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栽培技术的应用,并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