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丹青
教师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活动中,着力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使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学会审视身边的教育现象,针对性、系统地思考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可能。
因此,我园通过园本研训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教师把视线转向幼儿,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学会解读幼儿的语言与行为。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改变以往静态的观察记录方式。例如,视频方式能更直观地记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所作所为。
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要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在与材料、环境互动中获取学习经验;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日志”,通过“师幼合作式”表征、“同伴合作式”表征、“家园合作式”表征三种方式,不断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教师通过阅读、交流“游戏日志”,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想法,从而及时跟进,给予适度的支持。
同时,教师可以将日志中的问题作为下一步开展游戏新探索的起点,促进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
在课程审议中,教师要注重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关注幼儿的周边环境、周围生活,审议、分析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梳理出能引发幼儿学习、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同时,教师要改进课程组织形式,给予幼儿更多自主、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注重打造灵活的游戏空间。在班级区域,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方便游戏为基本原则,缩小集体教学区域,巧妙安排游戏区域,拓展游戏空间。
教师要尊重幼儿在行为、认知上的个体差异,有层次地提供区域材料。例如,教师按照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按比例提供适宜的低结构材料。我园因地制宜,重新规划户外场地,利用户外操场宽敞的特点,将原有的运动功能与游戏功能结合起来,打造“创意游戏小集市”“运动游戏小集市”“区域游戏小集市”,实现空间的交叉利用。
一方面,教师根据建筑特点,在幼儿园户外操场处增添运动架、油桶、沙袋等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与场地中的树、大型运动器械、墙面和路面等进行组合,实现户外活动场地的利用效能最优化,为幼儿提供更充分的运动空间。
另一方面,教师进一步扩大“户外角色区域”场地,将室内角色区域向户外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教师创设了“娃娃家”“快乐烧烤摊”“野营帐篷”“玩泥巴”等游戏活动区域,引导幼儿自主建构,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与积木建构材料相结合的游戏方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同时,教师鼓励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友好协商、制定规则、扮演角色、自主体验,创新玩法。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化探索中,生活教育是幼儿游戏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生活化游戏中,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在点心环节,幼儿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在午餐环节,中、大班尝试从“保育员盛饭菜”变“幼儿自主盛饭菜”,由“集体依次取餐”变“排队自助取餐”。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教师干预,提升幼儿的自主性,支持幼儿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我园以《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引领,珍视课程建设的经验,不断反思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我园都从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两方面进行调整,重点关注幼儿生活和已有经验。例如,我园增添了幼儿感兴趣的体育器械,如拋铁圈、自行设置高度的跨栏、组合攀爬架、跳跳球、滑板车、足球门、篮球架,进一步丰富户外活动内容。
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能够体验不同体育器械带来的乐趣。此外,我园还对作息时间进行弹性调整,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例如,我园缩短集体教学时间,延长区域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有更多自主活动空间和游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