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旺(安徽:太湖县第三中学(小学部))
目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智慧课堂的构建,既能显著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标准。为此,笔者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设智慧课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期通过教学实践改善教学效果。
智慧课堂具有很多特征。首先,智慧课堂以充足的数据资源为基础。这些数据资源既包括教学内容方面,又包括学生需求方面。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导致不同学生群体多样化的教学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学困生的出现。而数据资源的丰富,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收集、总结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其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也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智慧教室的第二个特点是高效率,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数据学习资源有关。数据挖掘是大数据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其研究与实践成果完全可以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搜索网络资源,搜索引擎会自动根据搜索出的结果展开“联想”,为师生双方提供大量的个性化资源选择。还有一些在线学习网站,可以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完成作业,完成之后学生可以直接得到结果、评价和建议,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参考。教师也可以实时获得推送,对结果和评价加以补充。
教学过程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学习主人翁身份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实行权威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严肃的但也是乏味的。教师利用信息化课堂增加课堂的人工智能,增添教学智慧,不仅能够实现教学互动,更能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学生一旦真正地参与课堂的整个过程,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增强,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智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先进成熟的教学装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互联网等,可以帮助学生呈现其思维过程,把一些间接的、深奥的思考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了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呈现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够更有兴趣地、更专注地沉浸于课堂的过程,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阅读一本书,深化一种思想,交流一种看法。这样的教学呈现效果,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结果。
虽然智慧课堂对于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而且也有一些教师在展开相应的实践,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就难以突破当前的瓶颈。首先,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比较差,对智慧课堂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不熟悉,应用的时候停留于浅显的层次上。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课堂时会比较吃力,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还有些年轻教师虽然信息素养较高,但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构建智慧课堂时不顾学生需求,增加学生负担。其次,是教师对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长远规划,经常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某个教学上的问题。在可供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交给教师整合规划资源的时间又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学习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导致智慧课堂的构建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以上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实际教学效果与智慧课堂应该达到的效果有较大的差距,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对智慧课堂及现代科技手段的认识和应用方法不够到位,需要全方位地加以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传统的课前预习都是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下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预习。但是这样的预习效率和效果往往不理想,很多学生在课后预习的时候会应付了事,导致课前预习失去了意义。因此,可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策略实现对课前预习的优化,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让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教师实现在线沟通,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提高预习效果。
例如,在预习“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些图形变化的视频课件,或者直接在网上查找下载一些素材——可以是视频讲解或者是图片展示,并把这些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一边观看一边深化预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者云平台实现对小学生预习成果的检验,或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其在线回答或者直接完成之后提交给教师,教师再统一对这些习题进行检查和判断。这样教师就能够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更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大大地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更加轻松,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有效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习惯开门见山,直点主题,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直接学习一系列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无法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反而会让他们对教学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因此,为了有效实现智慧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引导模式。
如:在智慧课堂上更多地运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丰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更为舒适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如抽奖活动。在抽奖活动中,每位参与者需随机利用主办方提供的大六面体进行投掷,然后根据自己所抛掷的点数获取对应的奖品。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参与者在抛掷六面体后出现不同点数的实际概率。通过将常见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中,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轻松愉悦的,在学生对这一内容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出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某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存在一定概率的,并且有时候还可以进行推测。学生在这种情形下,能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吸收,学会自主思考。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对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才能实现促进智能化的目标。而借助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掌握的知识,这为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供了数据依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还能强化和丰富知识整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克和千克”的知识时,教师就会注意到:让他们认识一个简单的数字,他们很容易就认识了;让他们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时,结合教师的讲述,他们也很快就掌握了;但要让学生从直观上或者在具体问题中把握克和千克的概念,他们的思维就会混乱,所以在涉及问题时往往会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软件来剖析问题,整合学生的做题和学习数据,找到问题的根源,把错误问题分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补充训练,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学习水平提升。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越发普及也越发深入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教师需充分利用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当前非常普及的社交网络软件,建立起课后数学学习小组,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在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教师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家积极进行学习探究,并在小组内部开展交流讨论,实现对课堂新知的有效复习和巩固,将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形成结构体系。以“倍数与因数”的教学为例,这一部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包含有大量的数学概念与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2,3,5 的倍数特征,并能够有效地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以及求解方法等。因此,教师就可以积极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教学工具,在小组内部设立相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索。这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通过小组内部良好的交流沟通,可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时期,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要积极开设智慧课堂,运用丰富的教学材料以及多姿多彩的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智慧的大脑,让学生能够在高科技、新技术、新思想的加持下,更加高效、快捷、愉悦地学习数学知识。智慧课堂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有利于全面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