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雷
(宁夏光耀新希望房地产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1)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地进行创新、优化,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居住环境。土木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因技术受限问题造成土壤的污染。因此,大量带有环保理念的建筑产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与传统的建筑技术相比,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更加节能环保,并能够改进建筑的实际性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生存、居住环境。
混凝土装配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指的是在正式施工之前,整理施工需要的材料,再通过加工厂对这些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施工开始前将定做好的混凝土建材运送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只要对其组装即可的技术。20世纪中期,国家就已经将这种技术的研发提上日程,但是那时交通工程尚不具备完善的研发条件,因此在研发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大,国家逐步支持、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1]。
建筑行业一直是高耗材、节能减排效果差、污染环境的行业。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往往会被随意丢弃,污染土壤、水体。而且随着建筑施工的进行,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除了建筑垃圾之外,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此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也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化学物质会造成土壤、水体的污染,并且有害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建设方法,它通过在工厂完成大部分施工工序,并将部件或者模块运至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声、粉尘、气味等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这些年,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的环保节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该项技术不仅具备环保节约这一优点,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日期,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对自然的保护,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采用这一方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2]。
装配式建筑的资金利用率高达90%以上,这与传统建筑相比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对构件与材料集中进行生产、运输,整个过程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操作完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技术成本。而且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如流水线般简单、易操作,所以施工进程不断加快,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就能够以更少的资金、更短的工期来完成施工。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前景极为广阔,非常值得被大力推广与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材料的采购以及设备的租赁。而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事先对预制件进行集中制造、生产,还能在保证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保证预制构件的严格的生产标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3]。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经历较多的复杂工序,除了需要浇筑混凝土结构,还要对其进行防水、保温等多方面的处理,因此需要较长的施工日期。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则不需要这些杂乱的工序,只要将简单工序进行叠加即可。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时间上较传统建筑施工缩短了许多,而且还能提升施工质量,保证较短的施工日期,提升了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显著节省人力成本,因为它可以大量使用机械设备来完成施工。相比之下,传统建筑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完成施工,这就导致了更高的人力成本。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更加流程化、标准化,而传统建筑方式则较为“手工化”,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期相对较短,而传统建筑方式无法大量使用机械设备来完成施工、人力成本较高,因此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装配式建筑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建设方式。
装配式施工技术需要预先对建筑架构的构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后再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进行安装、施工,这样的方式极大保障了建筑施工的质量。而且构件在集中生产的时候就已经符合了设计的标准,再通过精确、简单的安装,既能提高安装的效率,还能保证安装的质量。
由于预制结构构件在工厂直接进行加工生产,因此养护条件较好,结构性能能够保持最大功效,而且在进行集中生产过程中,构件具有标准化的尺寸,安装也极为简单,因此整个建筑过程完成后,其使用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混凝土浇筑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它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然而,要想成功地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就必须遵循一些要点。首先,要保证灌浆液的比例。这是因为不同比例的灌浆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使用的是过大或者过小的灌浆液,都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施工图计算出所需要使用的灌浆液量,然后再进行调整。其次,要考虑到施工时间的限制。通常来说,施工时间越长,施工质量也会越好。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量延长施工时间。但如果施工时间太长了也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只有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才能适当延长施工时间。最后,要考虑的因素是气氛条件。气氛条件意味着风速、风向、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雨雪天气、雾天气以及大气中其他有害物质浓度的总和。这些因子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例如,风速太快会导致材料飞散、雾天气会影响视线、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太高也会造成人员呼吸道不适应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前应考虑到当前所处区域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并提前采取相应对策。除此之外,还应该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分子的数量,从而降低收缩和裂缝的风险。
预制构件是指由工厂预先制造、组装和测试好,并符合规范要求的构件。传统的建筑方式,大部分是在工地上直接进行施工,施工人员需要搬运各种材料,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而预制构件的生产方式是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制作成标准化的产品,在工厂里进行生产,然后再运到工地上进行安装。一般情况下,预制构件生产厂家都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生产。客户只需要将设计图纸送到工厂,工厂便可根据图纸进行生产。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叠合梁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构件,它由多个预制件组合而成,是使用专用设备将多根钢筋或钢板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梁。叠合梁的使用方法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板条或预应力板条而言,有一些显著优势。首先,叠合梁能够显著增强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其次,叠合梁能够显著减少施工中的剩余应力,这对于避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开裂以及倾覆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使用叠合梁还能够显著降低建造成本。然而,叠合梁并不是适用所有情况。如果施工工艺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叠合梁断裂、脱落、开裂以及倾覆事故。因此,在使用叠合梁时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PC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耐火、隔声、保温等优点。在建筑中使用PC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其次,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给予更换。最后安装PC板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将所需的PC板切割成适当尺寸,然后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距离、垂直度和水平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混凝土养护有助于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费用。正确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还能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早期老化。混凝土养护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养护管理方式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使其在使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养护、修补、防护、除锈、喷涂等。日常养护包括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干燥、避免积水蚀腐、避免化学腐蚀等。修补主要是对裂缝、孔洞、空鼓进行修补,以及对受力部位进行加固修复。防护工作主要包括对外墙体进行保温、隔声、防水和耐久性能的测试;对内墙体进行装修前的装饰;对地板进行找平、测量厚度;对门窗进行安装前的测量和校正以及对各种工程机具进行安装前的测试。喷涂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化学物质来对外墙体进行保护,防止水分腐蚀或风化。除锈工作主要是用特制的除锈剂将生锈部分剥落干净,然后再用新的材料覆盖上去。
近年来,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迅速,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体系也需要不断标准、完善,以优化工作流程,从内部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由于市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装配式建筑对标准化、信息化、工艺流程化、质量可靠性的高要求,传统的标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也是必然趋势。在制定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链发展情况、国情氛围以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如下:①相关建筑企业可以根据目前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内经济状况,再结合目前技术特征,努力建立包含维护措施、装置设备以及产业结构的体系标准,逐渐提升建筑质量,建立一系列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②在产品标准方面,要求制定各种装配式建筑产品的性能指标及生产工艺标准。这些性能指标应包括耐久性、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水密性能、声学性能、以及耐火性能等方面的内容。③在生产标准方面,要求企业制定生产计划、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安全生产体系。这将有助于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④在施工标准方面,要求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依据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施工任务。⑤在企业的内部,建立激励制度,将互利共赢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对具有贡献的研发团队进行奖励激励,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对技术、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通过上述5个方面的内容来制定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将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保障人民的利益[4]。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衡量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建筑行业应该制定一套完善、完整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以帮助施工人员提升技术能力。而且只有通过严格的培训,施工人员才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施工方法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般来说,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培训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如何进行施工。实践培训则是帮助施工人员在实际情况中学习如何使用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然而,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情况,因此实践培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施工人员才能真正精通各项施工方法和技术。因此,在进行培训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其次,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工程项目的完成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该考虑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因为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人员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带来新的想法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效率和生产力。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各行业应该尽可能使用各种手段来扩大求职人员群体,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最后,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安全问题的教育。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使用各种工具,如锤子、钻机、剪刀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安全问题,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相关部门应该在新员工上岗前应详细培训他们使用各种工具的方法。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安全问题的教育,使新员工能够在实际施工中注意到安全问题,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5]。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不断凸显出其优势。当前,我国住宅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多元化的住宅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主流。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就必须对技术进行提升与改革,提升验收标准,提高施工技术,保障住宅的综合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