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强,王 鑫,马 蕊,遇世友,薛清卓,刘晓飞,王 薇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谷物食品与谷物资源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产教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产教融合是培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新动能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核心机制。开展基于产教融合机制的国际教育合作,对于吸收国际先进办学经验、丰富中外教育合作模式、拓展中外教育合作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外联合框架下的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型技能人才的特殊办学形式,已逐渐发展至高水平示范性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教育改革为先导理念,以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实验教学指导为督导,以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作保障,不断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建设中外合作框架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践平台[1]。而中外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共享各自优势、经验及平台,结合自身特色学科促进课程的方向性和国际化,完善教育理念的同时,依托于地域特色和教学管理的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外联合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专业课程的实力及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要素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2]。
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与国外认证机构合作和校际合作的方式,分为整合型、嫁接型、松散型3 种类型,结合科研项目、地方特色及合作机构等条件进行选择。整合型模式以外聘教师、派遣进修等方式进行国际化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拓展教学内容;嫁接型模式是指依托于中外两所的经验和资源,进修国内外课程的同时具有双学位证书,为学生国外深造创造机会;松散型模式则是教师到国外学习吸取教学经验,学生进行短期的出国学习和实习的方式推动教育国际化[3]。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建设及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立的特色文化,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决定了目前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综合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是中外联合培养的最终目的[4]。遵循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规律全面育人,发挥国际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提升综合素质的创新能力,提高中外联合培养质量。由于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较为复杂,因此准确掌握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尤为重要[5]。
以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联合实验平台的建设及产教融合的应用为例,以食品安全体系共建、食品工业技术升级、健康食品研究研发、可持续农业应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和高端人才引进为一体的国际化平台。通过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培养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中外联合人才培养。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学科围绕谷物膨化、大豆食品、玉米综合利用、食品保鲜技术、传统食品与烘焙食品工业化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21 世纪,学科在大豆蛋白组成与加工机理、淀粉化学与生物转化、东北粳稻品质与加工特性及传统食品加工机理与工业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成果显著。学院根据黑龙江省产业经济及国内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学科特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在微生物发酵合成高分子聚合物γ-PGA 及非水反应体系构建与食品添加剂生物催化创制方面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学科方向,在大豆蛋白组成、功能性质及分子修饰机理,淀粉复合改性机理与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凸显优势。同时,也是一路一带、东北亚经济圈特别是对俄合作的优先支持发展学科;以黑龙江省地产寒温带农作物及畜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农、畜产品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通过多年发展,在杂粮豆类精深加工、小浆果功能成分分离、动物胶原蛋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进行人才培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以培养能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或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课程的改革以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选修课程拓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6]。实验教学过程中,设立了基础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工艺性实验,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AutoCAD 课程设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感官分析实验等综合性实验[7]。对接农业和食品行业人才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教,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专业教学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研究课题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同时,邀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并参与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示范基地等,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8]。
产教融合将食品产业元素有方向性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将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毒理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以培育新的学科创新增长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辅的模式,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及科研骨干,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实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熟练运用食品专业仪器设备,培养独立实验能力。将技术人才输送至一线,满足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为黑龙江农业转型及运作提供支撑,力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及创新综合实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团队。近5 年,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先后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韩国西江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高校引进青年博士教师。通过横向联合和柔性人才引进等方式已经与美国普渡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与之进行资源共享、科研合作、学者互访,共同培养研究生。由哈尔滨商业大学科技园责任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食品工业大学和乌克兰黑龙江代表处,依托绿色食品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等重点实验室,组建中乌联合高品质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寒地特色资源优势,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力图解决寒地食物资源绿色食品方面关键共性的重大技术难题。
中外联合培养教学的改革目的是培养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构建中外产教融合实践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应当注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评价体系内容要全面,一方面,要将基于产教融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和综合能力评估相结合,要评价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工作成果和关注工作过程的实施[9]。通过综合评价对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评估,采用国际化理念举办校企实训,推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改变固有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组织引导能力[10]。
绩效考核为中外产教融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评价手段,其中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综合环节两部分内容,课程考核成绩通过考试、研究报告、综合大作业等方式呈现,改变传统考核模式,以实验实践操作能力和相关考评证书进行科学评价。可以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外聘教师授课通过双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口语表达或专业外语表达能力,进行学术交流并能较熟练地查阅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综合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学生主动参加校内外该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各培养单位积极为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提供信息、创造条件,并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创新创业实践是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并提交相应成果证明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申报相关项目进行资料整合撰写结题报告;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报告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就业导向进行铺垫。学生在修完课程学习后,积极参加与该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提交实践成果、企业评价、自我评价及教师评价等,通过提交社会实践登记表和实践报告等相应材料,对其实习表现、实习成果进行评价,基于中外联合产教融合下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对食品行业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均有提升。
目前,食品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柱地位不断上升,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占全国工业比例大幅提高,食品安全也维持较好的水平[11]。但是,一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包括源头污染、滥用添加剂、销售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食品在具有方便性、营养化的同时,还应提升科研人员研发高品质食品的能力。国家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中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为响应教育部组织的相关企业支持高校产教融合育人项目,中外合作框架下产教融合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评价体系,改革传统育人文化,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2]。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校企之间的对接,高校通过构建产教融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推进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13]。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是衡量师资团队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方向性地培养食品工业对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还督促了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部门、评价内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不断完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促进校企融合的同时引进国际化资源,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14]。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能确保产教深度合作的办学质量。同时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有助于提升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推动高校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与企业成熟的市场优势和实践便捷性充分结合,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15]。
中外合作框架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促进了教育系统的优化发展,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16]。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在不断探索中,需要国家、社会从政策、制度、经费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在校企融合、国际化教育模式下,教学机制及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7]。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生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中外合作的发展预期能否达到,涉及的前景能否实现。在招生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避免基本设施条件匮乏,导致学生既缺乏理论又缺乏实践,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中外合作的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在新校园区开设国际园区,引进国外院校高水平教学和科技项目,规范管理,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盲目引进[18]。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够全面。高校通过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性指导意见,多元化评价应包括教师、企业及自我评价,外部评价的欠缺会导致校企融合度低,实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应建立在完善的社会评价机制的基础上,不应局限于校内评价[19]。其次,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缺乏与职位需求的有效衔接,大部分高校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作为评价指标,而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未与企业的职位需求完全衔接,应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制定评判指标,达到培养技术型人才及深化校企融合的目的。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监督指导体系,跟踪实践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及调控,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监督指导体系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应立足发展自身特色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术水平和技术需求,更好地适应区域发展[20]。
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特色发展需求融合度不高,国际化课程资源的引进与我国文化贴合度不够。国外教育模式并不是完全适合我国的经济社会体系,实际教学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国外合作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保持专业国际化的同时经适应性调整后进行教学[21]。
中外合作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 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专业为重点。中外合作框架下的教学强调培养国际化人才,引进国外优质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应发扬本土传统食品文化。立足于地域特色食品文化的基础上,整合两校优势学科进行结合,设立融合度高的专业课程及多元文化结构,强化国家化资源共享,提升本土特色学科的质量,从而设置具有方向性的专业课程,达到培国际化技术人才的目的[22]。
国际化师资团队流动性较高,国际招生力度不足。师资团队质量直接影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师资团队作为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者,高校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教师的派遣进修促进国际化教育流通,而外聘教师因饮食、文化、宗教环境等因素一般留校授课期限有限,师资团队流动性过于频繁,虽然可以为人才培养不断提供新的育人文化,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科研工作的研究,因此可以通过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实施国际化师资的保护政策,制定灵活的教师发展体系[23]。外教的作用应是多元的,在语言教学以外,外教从事一些专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参与一些课程和教学的设计,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一些课外集体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交流的机会和途径,把中外合作办学办成货真价实的中西合璧的教育[24]。同时,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参与到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有效提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使教师在产教融合教学体系中发挥更高的教育价值[25]。此外,高校留学生利于国际化教学氛围的形成及中国文化的输出,因此,通过扩大国际招生力度提升留学生的比例,营造多元文化氛围[26]。
我国食品产业经济不断发展,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培养食品专业技术型人才,在研究上与国际领域前沿接轨,培养团队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中外合作框架下的产教融合立足于地方经济发扬地域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输出技术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及理念,深化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结合地方特色食品文化,提升国际化师资团队质量,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及分析总结掌握实践操作技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黑龙江省谷物食品与谷物资源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承载人才培养与科研的能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力争创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科技基地,为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