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于佳彤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少的现代化技术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深入应用,其中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都起到了改变群众生活方式的作用,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转变也给这一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作为人民群众接受新闻消息的主要渠道,自电视这一媒体形式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喜爱,但是,随着移动信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大众了解新闻、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也造成了大量新闻受众从追随传统媒体到热衷于新媒体平台的状况。因此在这一时代环境中,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为了实现自身的长久发展,其从业人员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出适应时代的转型,提高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竞争力,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时代中,主打“短、平、快”的新媒体成为了大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这是因为新媒体技术在生产新闻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程度,还有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2016年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了一款叫A.me的产品,三个月后,这款软件更名为抖音。2021年1月5日,抖音发布《2020抖音数据报告》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12月,抖音日均视频搜索量突破4亿,然而这个数据在仅仅一年后便被刷新,专业数据显示,2021年抖音平台的日活跃用户超过6亿,每天上传到抖音的作品超过1000万件。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的存在让每一位相关受众都同时拥有新闻发布者、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等多重身份。并可以仅凭借一部手机便实现在新媒体平台中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因此与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相比,新媒体平台新闻的制作方面可能存在质量良莠不齐、主观性强等短板,但是新闻的生产速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此外,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也受限于地点和时间,受众既需要在既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或收音机前接受传播,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但在新媒体平台中受众可以在任意时间段进行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还可以通过自主检索搜寻自身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大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适配性。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通常只以电视、手机APP及车载设备作为媒介传播,渠道较为局限且只能满足简单的视听需求,形式较为单一。而新型媒体平台在科技进步的加持下,让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新闻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与此同时新闻的传播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这给新闻传播形式单一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危机。以微博为例,新闻的传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受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或是喜好选择新闻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内,新闻存在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并且篇幅相较于微博来说更长,可以对新闻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甚至通过不断连载播报新闻的续集。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满足了更多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得到更多受众的支持,就需要对自身进行有效转变,拓展自身的新闻传播途径。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受众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广播电视媒体刚刚诞生的时候,受众只需要能够接收到新闻内容即可,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开始追求时效性更高、内容更丰富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新闻传播,从而出现了需求上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难以满足当下受众的需求。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较少听众观众能够做到在固定的时间收听收看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如若坚持传统的传播形式,必然会导致这部分受众的流失。因此,在受众出现个性化需求之后,广播电视媒体编辑在选择新闻素材和制作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受众的需求对工作的方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2.1.1 新闻素材性质单一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得到的新闻素材基本上都是同类型的素材,这是由于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没有找到获取新闻的新渠道,大部分的采编人员都是采用传统方式采集新闻素材,导致新闻内容形式单一,容易出现新闻同质化的现象。
2.1.2 新闻解读角度单一
新闻编辑需要对新闻进行解读,但是由于受到电视新闻的长期影响,其在解读新闻的时候存在着定式思维:一般都是从最为明显的角度进行解读,只解读新闻内容的积极意义,不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导致新闻内容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创新。实际上,每个新闻事件都不只有一个解读方向,其有很多的解读面,所呈现出的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的新闻编辑在工作的过程中都缺乏打破定式的决心,导致新闻的解读难以得到受众的满意。
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与受众的交互性较弱是其发展过程中较为明显的缺点,这一缺点也导致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与受众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在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运行的过程中,其与受众之间进行沟通交互的渠道本就较少,只有公众平台、电话等方式。而在信息较多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也难以做到对每一条都仔细阅读,导致大部分的受众较难向媒体表达需求,因此导致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也只能对少部分人的想法进行了解。
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也很少主动对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查。广播电视台想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通常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收听收视率数据调查,所耗费的时间都较多,资金投入成本较大,并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只能对特定的群体或是特定位置的居民进行调查,很难将调查范围拓展到所有的民众,这直接导致了需求的调查具有局限性、对受众了解并不透彻的现象。
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存在花费时间较长的情况,导致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时效性降低。受众在接收新闻传播的时候,真实性和时效性是受众最为重视的特性,倘若新闻缺失时效性,则新闻的传播意义就无法体现,容易出现“新闻变旧闻”的情况。另外,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都是在早中晚的固定时间,这就导致新闻的播出存在着一定的延时性。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单一,都是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传播,这也意味受众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接受到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导致部分受众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时候会漏掉部分重要的新闻内容,也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对于任何新闻媒体来说,受众都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受众接收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才能让新闻传播行为变得完整。因此,在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受众意识,站在受众的角度上思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和新闻的创新。在新时代,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不再是受众接受新闻消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新闻也成为了更多大众的最优选择。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认识到这一社会现状,吸取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形式之所长,拓展新闻的传播渠道。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了解受众的具体需求,提高与受众的沟通频率,对受众的需求和要求进行及时了解,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新闻的创新。大部分电视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的时候更多考虑到的是新闻制作的专业知识,应用自身的专业眼光对新闻的制作进行优化,忽视了受众的切实需求,因此应该及时转变新闻制作的理念,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开展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提高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满意程度。
3.2.1 加深新闻内容的深度
优质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关注,无论是通过哪种渠道接受新闻消息,新闻内容的优质性都是受众接受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思考如何实现内容的优质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更新自身的新闻制作理念,在进行新闻编辑的时候要对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后续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新闻事件当事人构建联系,对后续的发展进行实时的关注,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更多与新闻本身有关的事件,找到新闻发生的原因,让新闻内容更加真实、更加充实,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提高新闻对受众的影响,让新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2 对新闻进行适当拓展
新闻的横向拓展可以让新闻变得更加全面,新闻的可参考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横向的拓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同类型的新闻事件进行汇总,在讲解、分析新闻的时候进行同类对比,能够更透彻地引入理论上的观点。这种新闻讲解方式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中较为新颖,不仅能够凸显自身与其他新闻媒体的差异,还能通过同类举例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程度,正确引导新闻舆论,保障广播电视新闻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3.1 拓展新闻采编渠道
新闻编辑的内容需要依靠采编人员的素材,素材的全面性和优质性都能影响到新闻编辑的质量,而新闻采编和新闻的拓展了解都可以充分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大部分的新媒体平台都会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当下流行的热点词汇和热点事件进行汇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当下热度最高的新闻事件,从而分析受众的新闻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检索新闻关键词,了解到更多有关新闻事件的现场素材和新闻当事人的背景资料。
3.3.2 拓展新闻传播渠道
当下新闻传播的渠道较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新闻传播渠道的拓展,依照不同渠道的传播形式进行新闻的制作。比如在新媒体平台中就有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可以是纯文字形式的播出,也可以配合图片、视频等,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更倾向于制作三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新闻,在短时间内将新闻的重点完全讲解,满足受众碎片化时间接受新闻的需求,通过传播渠道的拓展来实现电视新闻受众群体的增加,满足更多受众的新闻需求。
3.3.3 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交互
交互性弱是传统新闻制作和传播中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应用时代的新兴技术弥补这一传播的短板。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中创设电视新闻节目的官方账号,通过官方账号对电视新闻进行宣传和转载,同时开放私信和评论功能,让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可以直接通过评论区与编辑进行交流互动。受众也可以针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新闻节目的编排发表自身的看法,有助于编辑受众意识的养成,能够高度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依照受众的切实需求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带给受众更良好的传播感受。
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了新闻的制作质量。广播电视新闻的转型发展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作理念,对现代化技术有较高的了解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工作中。
首先,应该对所有的新闻编辑开展定期的交流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方式,还应该有新闻编辑的方向和新闻制作的要点等,其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包含传统新闻的制作办法,还应该涉及到现代化技术与电视新闻制作的结合途径,这样的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水平,为广播电视新闻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应该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招聘标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招聘编辑人员都是对其学历、专业和文笔进行考核,但是当前新闻的制作需求有所提升,对编辑的要求也应该相应提升,应该对应聘人员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及工作经历进行考察,招聘专业水更高、对媒介融合时代有更高认识的编辑人员,建设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团队。
在信息化时代,电视新闻的传播显得较为呆板,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并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应用的工作形式依旧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新闻采编所涉及到的新闻事件和素材内容较少,新闻编辑难以对新闻开展深度地解读和挖掘。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以此来应对时代的转变,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让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提高受众对传统媒体新闻的满意程度,从而做到留住原有受众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听众和观众,从而实现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