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越洋 刘汶萱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共同承办的第六届(2022)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在“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成为媒体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虚拟偶像、数字人及AI主播等新技术逐渐渗透到传播领域多个方面,主持传播研究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节点。本届论坛以“回望·传承——大变革中的主持传播”为主题,由一个主论坛、六个分论坛以及聚焦前沿技术应用的2022首届“新声”大会构成。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应对传媒技术变革的新格局,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对主持传播领域的学科前沿和学术焦点进行了深度研讨。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0多家媒体嘉宾在线上参与论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频号直播了本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怀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在开幕式致辞。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张小东主持开幕式。
胡百精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无论从学术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主持传播都不是一个小话题,这一领域激荡着正处巨变之中的信息传播技术浪潮,引领着新时代话语建构的主题、形态、方式和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新的文化和文明境况。”
党怀兴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责任重大。陕西师范大学在强化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同时加强综合性学科建设,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多年来,充分运用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形成了文理艺相结合、学术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特色。肯定了陕师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在发扬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对口支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的实践贡献。
周勇院长对主持传播领域面临的“大变革”意涵进行了解读。他提出研究者应转变视野,“过去我们主要面向职业新闻工作,是目光向内的,主要考虑职业领域里的社会评价,由此来建立我们的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但是,当职业新闻活动变成社会化新闻活动以后,整个社会的评价在主持传播领域里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评价的转变需要我们目光向外,面向社会,去建构我们和社会大系统的关系。”
许加彪院长对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欢迎,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西北地区首家以学院建制的大学传媒教育机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统领开展办学实践,介绍了学院目前拥有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硕士一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发展情况。
在主论坛环节,9位来自高校的著名学者和业界资深专家做主题发言。其中既有播音主持专业研究者的守正创新思考,亦有哲学、历史学、数字技术领域专家的跨学科视角的理论激荡,这些都为与会者打开了新思路。
实践性强的学科都需要有理念的支撑,这就像建造大厦之前要先有施工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洪岩教授以“谋定而后动”为题旨,对语言传播进行理念分析。他从四个方面、八个“定”来进行分享。第一,在新时代的“定性”与“定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具有传播性、新闻性,每一位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子都应该肩负起记录当下、书写历史的传播性以及时刻牢记党性、人民性的新闻性的本质要求。第二,自媒体时代则需要进行“定位”与“定向”。全媒体是诉诸于视、听、感受、互动等为一体的融合媒介,这也塑造了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传播的格局,而在这样的媒体格局中要讲究正向与主流价值观。第三,在变革中需要特别重视把握“定律”与“定局”。寻找语言规律、传播规律、历史规律、文化规律,塑造出主流舆论新格局。第四,“定心”与“定力”。回望与传承需要守正创新,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始终要以人为核心,风格即人、作品即人,这也与二十大报告中的“人才为本”相呼应。
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主要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贵武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思考人文与技术的关系。他做了《进化中的异化:AI合成主播的言说之困》的主题发言,以异化理论为思考基点,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AI合成主播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考察其在应用场景和接受效果方面的实际效应;探讨AI合成主播在技术进化当中可能存在的真正传播意义上的局限,提出了三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主体性缺失形成信息生产中的主体困境;虚假性交往形成人机互动中的交流困境;简单化场景带来口语“灵韵”的消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任志宏结合自己在喜马拉雅FM等新媒体平台的声音专辑创作实践谈到,自媒体的出现使主持人角色身份发生了转变,传统媒体主持人在节目中只有参与权,没有终审权,是在规定动作中参与表达,其身份是“大我”;而在新媒体实践中,主持人应当在自选动作中传承规定动作,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而兼具“APP平台台长兼主持人”的把关角色,在短平快的自媒体中发挥这个“小我”的正能量。在党中央提出推进融媒体工作,加强融媒传播大背景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媒介格局,传统媒体如何在继承传统、弘扬主流价值观基础上以精品节目生产撬动市场、赢得受众、获取认知度,是新时代的广播电视从业者面临的新考验。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广播总监付银安介绍了陕西新闻广播传承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红色基因,面对改革大潮,以大文化、大公益、大平台为办台理念,充分发掘传统媒体优势,积极推进精品节目生产的典型案例,为传统媒体守正创新、赢得受众带来有益借鉴与思考。
新文科背景下全面审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其培养目标、手段、方式、理念等要素,都将发生深刻变革,高校教学研究者们在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马欣教授着重分享了重庆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思路。第一,以史为鉴,坚持正确的学术创作道路,打造学科内部的学术共同体;第二,将艺术实践和社会价值融为一体,以融创新、促新,坚守自信的文化创新,打造艺术教育的特色路径;第三,坚定清晰的培养人才方向及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打造高质量人才。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朱晓彧教授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具有西部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和成果。首先,健全全媒体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实践教学新模式(SOMO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知识—素质—能力”评价体系;其次,凝聚西北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原创作品的产学研生产机制;再次,利用专业获批的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西部特色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展服务西北地区的语言教学、科研,实现国家级平台的辐射与引领。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辉教授从哲学视角和美学视角审视主持传播领域的基本要素“媒介”“传播”和“美”的关系。他认为,从根本上看,媒介和传播两个方面都和美有着直接的关系,立足于中国的庄子哲学,万象皆媒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追问传播的内涵,则会看到:传播“大道”的消息,是万象皆媒的一个内在本有含义。现代媒介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迅即传播,是因为它自身具有新的因素以及强悍的传播力量,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感召人的力量、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力量与吸引力便是美学意义上的美,即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现代媒介的建构,关键在于营造美的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姜萌教授以《历史学视野下的传播问题与传播学》为题进行了分享。他首先分析了传播实践与历史学的紧密关联,历史学的本质属性为“真实性”和“公共性”,历史学只有真正作用于人类社会才能够有利于人类发展,而想要作用于社会就离不开传播,进而展望了历史学与传播学学科交叉的未来,历史学与传播学交叉合作的领域聚焦于专业的学术研究,诸如学科史、历史上的传播问题以及书写、传播、记忆等理论问题中。在历史学视野下深耕传播学领域,可以更加清晰地洞察与发现相关传播学历史遗留及当下的传播问题,以及可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深层次的融合理论。
数字虚拟人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使用频率的提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网络电视、交互电视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伴随着硬件技术与传播理念的不断演进,虚拟主持人在分类、潜在优势挖掘、跨媒体使用等方面将会大有长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侯文军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元宇宙中人与人(数字虚拟人)的交互关系、交互特征,交互设计视角下的虚拟人设计,以及表情驱动、语音合成和唇形合成的关键实现环节的技术原理,并演示了东坡数字人实践案例。
一场以数字虚拟人为话题中心的活动——首届“新声”大会,作为与本届论坛并行的产业活动,当天晚上在线上举办。活动由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网络音频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冠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由专注元宇宙系统方案解决的VS·work提供技术支持。活动以“生机与困境:数字人传播迭代的关键逻辑”为主题,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艾瑞投资研究院、甚妙数字、两点十分动漫、猫耳FM、蓝色宇宙等单位的企业代表,就未来数字虚拟人如何在传媒领域进行持续赋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从业者提供了先锋视角、分享了实战经验,促进了学界和业界联动。
当天下午举行的分论坛设置了“播音主持专业及人才培养的区域发展与地方特色”“新技术条件下主持传播者的主体性研究”“主持传播中的虚拟主体、数字主播研究”“有声语言创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持传播的表达力、传播力与影响力研究”五个平行论坛和研究生专场,展现了多元的主持传播研究面向,学者们就热点议题进行了热烈的分享互动和争鸣论辩。
党怀兴副校长在致辞中说:“延安新华广播是新中国人民广播的起点,期待大家在新华广播电台的故地,回望历史,传承延安精神,深入总结延安精神形塑的人民广播优良传统;同时,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探寻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理念和路径。”在新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地,在延安精神背景下,论坛的两个主题词“回望”“传承”更具感召力。
回望延安时期,广播是当时的新媒体。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前辈们发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广播播音的经验,汇聚为后期中国播音学的理论基础,也形成了播音主持研究者观照实践的研究传统。李洪岩教授对语言传播实践的理念分析、任志宏播音指导在新媒体实践中的思考正是业界自觉自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高贵武教授在21世纪初提出“主持传播”这一概念,也是基于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交融的主持人传播兴起的业界现象的长期观察,并对其进行学理阐释,进而逐步搭建成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学术平台,不断关注媒介生态的变化,提出新的议题,促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
2017年,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发起成立,致力于关注播音主持实践和理论前沿动态,实现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推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与学科发展。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广西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已成功举办五届,目前已经成为播音与主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引领了播音主持领域“技术与人文”“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等重要议题的讨论。论坛汇聚了二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专家们参与学科前沿议题讨论,进行论坛学术点评,发挥了良好的学术作风传承的作用,为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播音主持研究领域几代学者观照现实的努力探索,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紧密关注媒介生态变化、积极引进跨学科理论、建立学科话语体系的尝试,都是对延安精神的积极传承。
本届论坛虽然以线上为主,但是并没影响大家的互动交流,老、中、青三代学者就热点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激荡了学理思维、厚植了学术思想。期待本届论坛播撒下的思想启迪的种子,能够在未来的学术发展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