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山
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更进一步落实了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治责任。2023年1月30日,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做好“三农”工作,为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坚持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国家战略布局,以及黑龙江省整体布局,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持续强化两个环节。一是加强生产环节高效,牢牢抓住耕地和种子,夯实基础,提升粮食产能;二是加强供给环节高效,节约减损,打造粮食品牌。
提升粮食产能的第一个关键是增产,要牢牢抓住抓好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强耕地基础,育良种增产,加强生产环节高效。
一是要抓住抓好耕地这个要害。首先,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地力建设工程和科技支撑工程。要加强田、渠、路、电等网络建设,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开展土地平整、改良与地力培肥建设,提高农田基础地力和农业生产能力;集成智慧生产、智能监测、农业物联网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其次,要加强黑土地保护,筑牢粮食增产根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落实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黑土地保护措施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和绿色生产方式。要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生物措施相结合,防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优先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的黑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优化耕作制度,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种养结合,加强有机物还田,提升土壤基础地力;发展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最后,要改良利用盐碱地和沙化地,扩大粮食种植区域。盐碱地和沙化地是十分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和相当大面积的可以改良利用的沙化土地资源。黑龙江省要始终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应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同时善于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加强对本省盐碱地和沙化地的修复改良,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和产能。
二是要抓住抓好种子这另一要害。首先,要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提升品种改良基础。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存储和利用是品种选育的基础。种质资源创新是指包含新目标性状材料的创制、鉴定和评价。要通过遗传方法、理化手段完成新材料创新;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精准鉴定,依托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确定新种质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利用价值,推进农作物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全面提升。
其次,要推进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升粮食生产基础。要搭建现代生物育种平台,逐步形成高效育种体系;加快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人工智能等最新育种技术的融合应用;突破目标导向明确作物单产提升瓶颈,解决品质、产量、抗性之间的突出矛盾,实现突破性材料创制;开展多年多点联合育种鉴定平台鉴定,选育突破性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最后,要推进品种栽培技术配套,提升智能生产水平。品种栽培技术应以高产、优质、绿色、高效为目标,持续推进田间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无人化;研发作物全生育期智慧生产技术,包括建立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作物全生育期精准决策模型,以及农机农具精准作业、自动驾驶、多机协同执行体系,形成感知精准化、决策智能化、执行无人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第二个关键是减损创优,只有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粮食安全才更有底气。
2021年11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了《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六大提升行动”涵盖了粮食生产后的绿色仓储、品牌销售、质量监控、加工装备、应急保障和消费减损共6个环节。从有效粮食供给和优质品牌提升两个角度可分为两类,其中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和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属于有效粮食供给,而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和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属于优质品牌提升。有效粮食供给是通过仓储减损、加工减损、消费减损和应急保障来实现的,优质品牌提升则是通过优质粮食品牌建设和质量追溯体系来保证的。有效粮食供给和优质品牌提升二者之间又是相互支撑的,前者提升供给能力,后者提升供给效益,通过减损耗和创品牌的互动实现粮食产后的高效供给。
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方面,做到“四能力提升”,即智能仓储、绿色防治、精准调控和数字互联能力提升。首先,依托现有粮食仓储资源升级改造,提升智能化仓储能力。其次,利用国标绿色安全储粮环保技术,解决病虫鼠害,提升绿色储粮能力。再次,针对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需求,实施粮堆温湿度精准调控技术和粮仓综合气调技术,提升精准调控能力。最后,推进粮情感知、分析决策和诊断执行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互联能力,实现科学储粮水平和品质保障能力提升。
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方面,做到“五优质提升”,即优质基地、优质产品、优质品牌、优质标准和优质优价提升。建立一批优质粮源生产基地,提升粮食品质,实现优质粮食持续供给,培育一批优质粮油品牌,完善一批引领优质粮食生产和存储的优质标准,最后推进优质优价市场化收购,优化粮食供给结构。同时,发挥黑龙江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国际优质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品牌和优质粮食品种品牌,推动优质品牌走向海外市场。
在粮食质量追溯提升方面,做到“三体系提升”,即生产链的质量追溯体系、食品链的安全溯源体系、监测链的数字监测体系提升。首先,整合从产到销各环节信息资源,建立生产链的质量追溯系统。其次,整合粮食产品质量、检验化验、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各环节,形成食品链流程的安全溯源体系。最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升监测链的数字化水平,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在粮食机械装备提升方面,做到“三装备提升”,即安全储粮装备、粮油物流装备、粮油加工装备提升。首先,针对先进实用粮食储藏新技术,研发自动化安全储粮设备并大规模应用。其次,现代物流中心需要提升原粮清理、出仓、干燥、烘干、检验等自动化装备研发。最后,加强粮油加工先进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更好服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方面,做到“一体系、两能力提升”,即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突发事件保障和市场应急调控能力提升。首先,统筹加工、供应、配送、储运各个环节,建设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其次,统筹各级粮食储备单位合理分配粮食应急供应需求,协调相关单位有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最后,统筹融合优质粮食工程和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粮油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在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方面,做到“三全”,即“全链条减损、全粮食加工和全营养消费”。首先,聚焦粮食收购、烘干、仓储、物流、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实现“全链条减损”。其次,通过加工工艺提升和装备研发,延伸粮食加工产品线,补足精深加工短板,推动粮油副产物“吃干榨净”,实现“全粮食加工”。最后,持续加强营养健康粮油产品供给,倡导营养、均衡、健康消费理念,推动形成全社会爱粮节粮、健康消费新风尚,实现“全营养消费”。
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做好生产高效和供给高效紧密衔接,聚焦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增产关键要害,做好粮食减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面提升粮食供给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