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编教材高年级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

2023-04-05 02:22陈伟业
语文天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题材革命文本

陈伟业

统编教材在各个学段中都编排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对于落实并弘扬我国革命优秀传统和传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接受认知能力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在高年级中国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特点,揣摩编者意图,依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认知情况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从中受到中国革命文化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注重学习整合,统筹革命文化元素

统编高年级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主要是以单元整体进行编排设计,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单元整合教学,在单元整体施教中让学生受到革命文化教育。

(一)精读略读整合,习得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在以单元形式编排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有的是精读课文,有的是略读课文,教师要善于把单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打破课文与课文之间的界限,注重精读与略读课文的整合,前后联结,实现深度阅读。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编排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两篇精读课文和《清贫》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毛泽东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毛泽东的内心,感受毛泽东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有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作为基础,在学习《清贫》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过的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学习中去,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主人公方志敏内心情感,感受到方志敏廉洁奉公、一心正气的品质特点。教师注重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引领学生阅读学习,教会了学生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表达整合,在讲述革命人物故事中传承革命精神

统编教材编者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并以层级复述的形式编排在教材中,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革命人物,教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讲述故事,可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习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师以课文结尾“把鱼钩放进革命纪念馆”去创设表达情境:如果你是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当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询问这个鱼钩是怎么回事时,你会怎样把鱼钩的故事讲解给大家听?请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时,通过讲述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美好精神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着眼文本特色,凸显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价值

统编教材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集中编排对于学生走进革命岁月,传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应注重对其共性价值与个性价值的挖掘,以凸显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一)挖掘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往往塑造了丰满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词句,感受作者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革命精神。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有好多细节描写值得学生细细揣摩品味。“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语句不仅是神态描写,也是细节描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词句,深刻体会毛主席极度悲痛的心情。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去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对革命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与感悟。

(二)关注文本表达,实现言意兼得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不仅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在表达上也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关注课文的布局谋篇,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样写的,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言意兼得。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聚焦写法,让学生知道课文是如何表达的,由此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内容到形式,引领学生感受点面结合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可以使学生阅读的焦点不只关注在内容上,还关注在文本的语言表达上,使学生真正言意兼得,促进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凸显了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三、基于儿童立场,浸润革命文化教育

由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学生立场,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支架、联系生活实际等来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提升学生素养。

(一)搭建背景支架,感受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统编教材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所在单元中都提出了让学生结合资料学习课文的方法,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可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如学习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如果缺乏背景资料的支撑,仅靠学生读是很难感受到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红军长征、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通过读来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如此便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联系生活实际,弘扬革命传统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也可找到课文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切入点,引起学生共情,从而使学生对革命人物或者革命精神的感受更加深刻。如在学习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许多学生对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没有离开北京感到无法理解,为了让学生对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有更多的理解与感受,促进学生对李大钊的情感认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就疫情时期那些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等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难道他们不怕危险吗?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与搜集到的资料,想一想,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北京肩负着怎样的工作,如果他离开北京会怎样?这样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对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把弘扬中国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题材革命文本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