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清 魏海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要求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智库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较,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等鲜明特点,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先天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秉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理念,加强与决策部门的对接和互动,进一步打造生态文明创新联合体,为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宽生态富民路径作出科教贡献。
高校是智力和人才的重要聚集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在智库建设方面具有深厚积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众多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逐步明晰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的特色功能定位。
一是开展创新性生态文明政策研究。当前,治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与传统的“管理”相比,“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一字之差凸显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要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要实现学术与政策在研究范式、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的结合,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理论和政策支撑。
二是供给科学化生态文明决策咨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这要求既解决重大理论问题,也要解决重大实践问题。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作为专业化的决策咨询组织,具有把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的优势,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学术取向,把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咨询作为基本职责。要在政府做出决策前,借助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反馈的全过程,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效果贡献智慧。
三是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有力的创新型人才支撑。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切实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是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根本成效的关键所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的研究人员本身就是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通过调动他们参与生态课堂育人、智库实地调查和咨政研究等,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往往汇聚着传统生态学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尖端研究力量,要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培养优势,不断培养面向人类未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拓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必须走出一域看全局、跳出一时看大势,做到统筹规划、协同作战。高校具有促进对外交流和横向合作的基本职能,因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天然具有独立性和开放性。要坚持开放办学理念,进一步强化沟通合作功能,扩大学术创新的辐射范围,推动高校智库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紧密结合。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亟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加强与其他高校、政府、企业等的人才交流、联合研究、合作发展和协同创新,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教育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与新时代背景下中央赋予智库的功能定位相比,与发达国家智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相较,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仍然存在着定位不准、功能缺失、缺乏协同等问题。对此,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必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融合研究,不断将高校基础优势转化为智库发展优势,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构建顺畅供需对接机制。科学研究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智库运行的基本逻辑就是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宏观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转变发展理念、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其中有众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智库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这要求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主动与政府建立决策需求与咨询研究、对策研究有机衔接的常态化对接机制。要发挥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对智库决策咨询的引领支撑作用,瞄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突出注重前瞻研究、深入调查研究、强化联合研究,通过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等,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要深入开展战略性研究,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掌握真实情况、寻求务实对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具、方法协同攻关,为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完善智库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合作是智库运行的基础。智库研究需要基于共识性、专业性、规律性的研究范式,扎实推进“理论方法—学术体系—科学共同体—人才培养—国际传播”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势必会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不是哪个学科单打独斗可以解决的。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要建强跨学科专业队伍,加强与社科院、科学院、工程院以及其他类型智库的合作,着力在“优”和“特”上持续发力,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和重点任务,优化学科布局和学术方向,形成特色优势研究领域。要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领域,加强对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的组织策划,强化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协同作战、集成创新,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坚持价值引领,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其他新型智库不同,高校智库还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理应自觉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人才。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系统推进,把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列入智库建设议题,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体系和培养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和支持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大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育人,注重以一流科学研究带动一流人才培养,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调研过程中激发家国情怀,实现科教深度融合。要注重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课堂教学、学术交流、科研探索和社会实践等培养环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坚持品牌创建,健全对外交流合作机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影响力的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不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而且不断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已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因此,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智库既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助力地方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方案,又要建立广泛的国际链接,建设性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首先,基地合作是智库成果持续发挥作用的较优方式,要加强对优秀智库人才和成果的奖励激励,鼓励研究团队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将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方案转化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其次,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发挥智库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主动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网络,通过项目合作、学术研讨、人文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高校贡献。
作者分别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陈海嵩 吕芝慧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地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以维护自然环境为宗旨,按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致力于保障人的健康幸福,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相应关系,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党中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维护与系统治理。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把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以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当前我国明确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党的二十大所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方面,即实现中国式绿色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谋篇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取得了正向反馈和实质性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3年1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系统总结了我国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与成效,主要包括: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等。应当说,我国已经开辟并不断完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正在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是我国不断改变认识、加强力度、落实举措的结果,其中离不开生态环境法治提供的坚强保障。目前,生态文明的理念已融入法治发展的进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构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四梁八柱”。但是也应看到,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未来仍必须在法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美丽中国。
推进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通过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来实现,而绿色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否则只会剩下“美丽的贫困”。“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需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将生态环境的自然、生态价值科学合理地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准确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提出到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这需要系统性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推进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建设,必须依赖最严密的法治与最严格的制度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正当化、法治化、体系化的轨道。
我国在法治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今,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建成,同样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根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必须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和巨大跨越。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 余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适应了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今,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肩负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必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因此,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建设制度创新和制度落实的重要保障。当前,为进一步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引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以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为目标,不断完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当前的重点任务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执法和监管、健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建设绿色化法治社会。具体而言:
第一,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在经历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民法典》的绿色化、环境法典编纂的广泛讨论之后,各界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立法不仅仅是环境法的任务,而应当全面贯穿于相关法律部门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应当“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必须运用整体性的思维,体系化地思考和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立法。首先,应当结合现阶段的工作需求,统筹制定、修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种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其次,以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跳出部门法的传统思维,深入探寻各个法律部门与环境法的沟通、协调之道,实现法律生态化。最后,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还必须完善相应党内法规建设。未来,我国将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深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离不开环境行政执法的引导、监督和调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的目标要求。结合到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须进一步深化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找准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痛点和难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绝不放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统一监督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强化执法效能。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察工作须进一步紧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厉追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落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三,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生态环境损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司法救济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司法救济的完善,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要求,强化预防性、恢复性司法,妥善运用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新型制度。未来我国仍需完善专门的环境诉讼机制。妥善的司法救济离不开完备的责任体系,应当发展生态环境损害多元救济机制,不断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权益保护制度,推进生态环境公共利益在司法裁判中实现。司法审判机关应当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合作与联系,强化生态环境损害非诉救济与司法审判的衔接,各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同时,应当发展环境纠纷处理的诉讼替代机制,充分利用调解、仲裁等非诉机制救济生态环境损害。
第四,深入建设绿色化法治社会,引导最广大人民参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真正让人民群众既能享受生态利益又能享受经济利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也是谋求长远发展的应然选择,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通过法治建设的制度引领,调动全体人民助力绿色发展的积极性,自觉遵守、参与、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国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美丽中国的终极奥义。我国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自发的生态环境共治体系,以更完备的法律制度、更完善的社会环境、更先进的环保理念,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同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制度保障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可持续互动、转化,让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优化研究”(编号:22&ZD138)成果]
作者分别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22 级博士研究生
○曹胜亮 陈沚欣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迈入新阶段的价值追求和崭新样态,也是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了“美丽中国”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执政理念和重要倡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对国家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话语权至关重要,要获得国际生态治理主动权和比较优势,离不开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支撑,而这些都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参与密切相关。作为生态文明思想的诠释库、理论创新源、人才哺育所,高校承担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职责和应然使命。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与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展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美好图景和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需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
首先,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课程和教材,突破学科边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计划、教案书写和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要加强教材建设,在课程中积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深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知,探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法的方法论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深刻阐述“美丽中国”“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理念及价值;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从历史角度讲清生态文明的演进历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强化生态文明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专题聚焦生态文明动态和前沿问题。还可在高校课程中融入“万物平等”“道法自然”“仁者爱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挖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资源。
其次,群策群力,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型队伍。要增加投入,完善规划,培育一个具有生态文明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群体。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打牢理论基础。要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因子,激发大学生观照生态文明的内生动力,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素养,助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式发展。
最后,要制定校园环保规章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激励机制、参与机制和管理机制,将生态文明因素融入到其他各项规章制度中去,形成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创新模式。有章可循的校园环保规章制度铺展可以发挥生态正义防线和制度保证功能,推动大学生合法有序参与高校的生态文明治理,促进大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制度经验规约自身校园空间活动行为,增加对生态文明教育规范的遵从度与认可度,进而推动建立运行顺畅、生动活泼、成效显著的生态文明教育大格局。
文化是大学生校园学习和感知的无形场域,生态文明文化的培育可以极大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获得感和认同感。高校要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文化水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构筑基石。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更新、传播、反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动态和效果,制作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宣传视频,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运用新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交互性融合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陷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陷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引领下坚持爱国、友善、诚信、敬业等可贵品格和主体责任,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秉持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理念,坚持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打造高质量的“绿色校园”、高标准的“数字校园”、高品位的“人文校园”。校园草、路、桥、水、建筑等景观空间布局的合理与美化可以形成节能型校园、生态型校园效应,引导大学生成为潜移默化感知生态文明之美的积极行动者。
三是要将绿色生态文化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绿色文化植根大学生内心。要整合梳理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生态领域通识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考虑开设生态文化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硕博课程或选修课程,整合高校不同院系专家学者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一流拔尖创新型“绿色”人才后备队伍。
四是围绕完善生态文化制度、生态立法体系、生态治理体系、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等,建设一批高端智库,找寻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板块衔接点,开展生态文明公共政策研究,服务国家决策咨询,构筑更加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文化范式和文化体系,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态文明思维模式,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效益和影响力。
2022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要以更实的措施形成多主体共同推进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伟力,让大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和智慧,强化主观能动性。
一是高校要精心谋划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方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有序组织“节约生态环保”“绿色校园”等主题班会和教育活动,充分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担当,培育大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是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履行家庭的生态文明责任,做绿色家庭和家庭生态文明活动的引领者,筑牢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情感基础,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嵌于心的“生活”体验。
三是在社会层面,打破生态文明教育第一、第二课堂边界,大力推进湿地公园、植物园、图书馆、博物馆等生态文明基地建设,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和功能,促进大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生态文明教育知识,持续增强大学生的见识和责任担当意识,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走向长效化和系统化。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新思路和新布局,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超越了纯粹物质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呼唤更绿色更美丽的、合作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同时对生态文明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加协调演进的时代要求。推动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三重路径有助于淬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智慧和经验,助力世界各国谱写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编号:21ZD062)成果]
作者分别系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