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四度六步”教学法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31 17:28黄丽娜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温故荷塘月色郁达夫

黄丽娜

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所长戴启猛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四度六步”教学法。四度,即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有宽度;六步,即温故、引新、探究、变式、尝试、提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此任务群要求我们通过带领学生鉴赏古今中外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领悟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提升情感体验的能力的过程中,尝试进行文学创作,从而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散文名篇,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这几篇优秀散文的共同点为:景物描写引人入胜,情感真挚,意蕴深厚,语言流畅妥帖。在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散文的过程中,我们要让他们深入体会经典散文的语言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感受其情景交融、融情于理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本文将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四度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温故”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四度六步”教学法中的“温故”指的是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关联,从而为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墊。

针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分别在三篇课文中欣赏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

学生表示,在《故都的秋》里欣赏到了北平之秋的清、静与悲凉,在《荷塘月色》中欣赏到了一幅优雅宁静、朦胧美好的荷塘月色图,在《我与地坛》中欣赏到了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

“温故”这一环节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含而不露。我们在这一环节并不急着引出新的课题,也不急于提出新的目标,而是将“新”的东西隐藏在其中,为课堂慢慢升温作必要的准备。

在“温故”这一环节,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了在前面三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三位作者分别在三篇散文中描写了不同的景物,为之后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处于同一座城市,作者为何会看到不同的景?产生不同的情感?景与情之间又有何内在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新”一般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一些具有发散性的尝试。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对这两位作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写景的艺术手法,对王国维所提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所耳闻。

对此,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史铁生写《我与地坛》。他们明明聚焦的是同一座城市——北京,为什么欣赏到的却是不同的风景,抒发的是不同的情感呢?

“启发式”的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散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利于其发散思维,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之后,我们可以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

三、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在“探究”环节,我们看重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对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结合文本进行合作交流。

针对《故都的秋》,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中的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以下两个句子:

1.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

2.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

可以看出,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与痴迷。

之后,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如此热爱故都之秋,郁达夫为何要把它写得如此的清、静、悲凉呢?”结合手中的资料,学生了解到:郁达夫幼年丧父,17岁便到海外生活,在海外备受凌辱和歧视。郁达夫多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作品”。当时,中国战火连绵,百姓苦不堪言。郁达夫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他笔下的秋便具有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与其“清、净、悲凉”的心境相称。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显然不符合他的审美,反倒是寻常院落中的秋景更得他的心。可见,欣赏文学作品要注意“知人论世”。

针对《荷塘月色》,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提到了“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为什么感到“颇不宁静?”

结合资料可知,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向往光明和憧憬自由的知识分子们惶惶不可终日,看不到希望的曙光。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走出来的进步青年,他思想独立,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但又与当时的社会斗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虽然对现实不满,但又缺乏与之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只是尽力让自己暂时忘记现实。正因为心中充满了种种矛盾,他才会觉得“颇不宁静”。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出门散步后,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可以明确作者的心情发生了这样的转变:颇不宁静——宁静(淡淡的喜悦)——不宁静。

幽雅宁静、朦胧美丽的荷塘美景让人沉醉,令作者得到了短暂的解脱,享受了片刻的宁静后,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心中依旧苦闷。

针对《我与地坛》,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我”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可阅读1—5自然段)

结合文章的内容,学生呈现的答案如下:

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作者从地坛身上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经过讨论,学生给出的答案如下:

李白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大自然与我们本是相依相生的。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同处于北京,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分别把自己不同的情感倾注于不同的景物当中,融情于景。不管是清、净、悲凉的故都之秋,幽美朦胧的月下荷塘,还是衰败却充满生机的地坛,都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慰藉,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变式”这一环节,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拓展延伸,以此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写景散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散文中,作者一般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写作思路一般为“引出写作对象→写景状物→插入其他景物来对比反衬→将景物人格化→卒章显志”。

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结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来总结三位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故都的秋》:引出写作对象——故都的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放在一起对比)→描写故都的五幅秋景画(秋晨画、落蕊画、秋蝉画、秋雨画、秋果画)→将景物人格化(中国的志士)→卒章显志(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为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我们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于坚的散文《建水记(之四)》,探究作者的行文思路与写作手法。

五、布置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尝试”环节,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

微写作作业: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也就是說人的情感是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家乡的哪些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引发你对生命的感悟?或许有一些风景因为太过平常而容易被人忽略。请你选择家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风景,以“家乡一角”为题,借鉴所学的写景技巧,写一段不少于800字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六、进行小结,为学生指明方向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需要进行小结,适时点拨,为学生指明课后学习的方向。

如:

在本节课里,我们一起领略了同一座城市在不同作家眼中的美。因为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笔下的北京也是不同的。由此,我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了首都北京的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大家以后擦亮双眼,从生活中发现美,“以我手写我心”,写出蓝天、青山、绿水等景物的独特的美。

在六个步骤中,我们适时与学生互动,与他们一起拓展延伸、发散思维,让他们感受到了语文课的温度、梯度、深度和宽度。

以上是笔者对运用“四度六步”教学法开展写景散文教学的一次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温故荷塘月色郁达夫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新闻研究的“温故”与“出新”
贵人
温故2018
荷塘月色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