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照允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中,有这么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问僧的人,是唐朝江州刺史李渤。一次,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太玄妙吧,小小的芥子,怎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禪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反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此事?”
“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回答。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都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起手,指着自己的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闻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以上故事中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虽是禅语,却也可以表明一种“个体与世界”的存在关系。世界至大,包含无数个体,正如高广的须弥山;个体虽小,却也可以如芥子纳须弥一样,怀抱世界。作为高三学子,你们即将走出高中校园,走向更加广大的世界,那么小小的“你”和大大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关系?请你以“我与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世界、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作文材料中有两个关键信息点。一是故事材料部分,意在阐明关键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的内涵,引出小与大、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二是引导语部分,意在限制话题范围,强调将禅语“小”与“大”的关系要运用在“我”与“世界”的关系上。同时,结合故事材料和引导语,“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中显然更强调“芥子纳须弥”部分,而“怀抱世界”与情境指令“高三学子即将走向世界”,更是表明学生要关注社会和世界。
用心揣摩“任务指令”,力求精准立意。
1.“作为高三学子”是身份限制,应体现写作者新时代青年的身份。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又即将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一定会有关于个体与世界、小我与大时代关系的思考。
2.写作情境为高三学子即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请你以“我与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个人感受与思考。这是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时要阐明“我与世界”的关系,体现思辨意识。还要以如何“怀抱世界”为重点,着力阐述如何将个体融入世界、将小我融入大时代。
参考立意:
(1)身如草芥,心怀世界。小雪花们汇聚在一起,组成一片大雪花,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朵雪花的故事惊艳了全世界。大和小是相当的,小中亦可蕴藏无穷的力量。你我虽身如草芥,但胸怀世界,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共创美好未来。
(2)胸襟容纳百川,小我共创世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人的力量微弱,却可以发光发热,创造价值,回报社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开阔胸襟,砥砺奋斗,我们共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3)小我成就大作为,你我共赴新时代。曾国藩说:“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无数奋斗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定能写下无愧时代的答卷。涓滴细流,都朝大海奔涌;点点星光,汇成浩瀚星河。每个人的一小步,将汇成时代发展的一大步。
(4)以小成就大,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视小力量,盘活小力量,聚集小力量,就能汇成巨流,成就辉煌。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新时代青年要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砥砺奋进,圆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