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振刚 何思敏 陈柳茵 吴冬华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日益受到重视,青年作为非遗传承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如何对非遗传承人青年群体的培育、引领、关爱等提供服务以及解决其发展过程的痛点难点问题,是我国非遗传承文化工作的应有之义。为科学掌握广州非遗传承青年群体现状,加强对广州非遗传承青年群体发展的重视力度,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结合广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的新形势,广州市团校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
本研究对象是45 岁以下并且长期从事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的广州青年群体(以下简称“广州非遗青年”)。鉴于广州非遗青年的群体规模和职业特性,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同时面向学习非遗相关专业课程的广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作为实证研究材料补充,回收有效问卷60 份。此外,根据国家非遗项目类别划分,分类选择21 名广州非遗传承青年进行实地访谈,并对基本情况进行梳理(见表1)。同时还分别到市非遗保护中心、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荔湾区非遗协会、番禺区沙湾街文化中心和市轻工技师学院等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了5 场专题座谈会。
表1 广州非遗传承受访青年基本情况表
续表
在接受访谈的21 名广州非遗青年中,非遗传承的路径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其从事非遗项目职业工作,最主要原因是对该非遗项目的兴趣使然。同时,与一般的非遗体验者“玩票”性质不同,受访者都表示,从事某类非遗项目作为自身职业选择,还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他们愿意持续坚守行业工作。
通过访谈了解,广州非遗青年工作时间不太固定,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受访对象每天工作时间在8 小时以上,每周休息1—2 天,同时其工作时间基本上是自由把控的,根据自身非遗作品完成情况以及家庭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另外,在问及“父母家人是否支持您从事非遗工作”时,绝大部分表示家里都是比较支持和抱有期望,来自家庭的有力支持,正向推动了广州非遗青年持续从业。尤其是广彩、剪纸、榄雕、古琴、咏春、小凤饼制作技艺、广式白切鸡制作技艺等家族传承的受访青年,普遍得到家庭支持;木雕、水菱角制作、粤剧等师徒传承或社会传承的受访者,亦通过自身技艺的创业就业发展,得到家庭认可和支持,从而更加坚定其职业目标和未来规划。
受访者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技艺,普遍认为自己不及上一代传承人,集中表现在时间积累不够、专注度和精细度有所差距。原因在于从业经验、钻研精神、作品构思、神态神韵以及制作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距。此外,在创新方面,受访者反映自身会更贴合时代特点开展创作,考虑作品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更贴近时代发展需求,甚至会尝试跨界融合发展,这在传统工艺、传统美术等非遗项目受访者身上反映尤为明显。
调研发现,受访者在工作收入方面,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另外还伴随“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以及各项非遗项目体验活动的工作邀请增加,相关教学授课普遍成为广州非遗青年收入来源的有效补充,包括切合新媒体潮流的网络课程教学所得。然而,近年因受到政府购买服务缩减、整体经济变化及疫情数度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收入来源逐渐变得不稳定,纵然短期有某些工作订单或课程讲授,但持续性不强,影响整体经营和个人收入。
虽然受访者大多数是认证的市级或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曾参加过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研培计划”以及市级层面的行业培训,但仍然希望继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对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行业营销等培训有不同层级的需求。另外,不少受访者期望在当前传承人认证制度下的级别晋升,可以增加有利于青年申报的条款,例如获得某个非遗类别行业的重要奖项,可以视同于某些年限的申报要求等,同时冀望传承人补贴机制可以更灵活,使其更好地投入非遗传承发展中。
广州非遗青年作为文化传承路上的接力者,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不断学习与转型、探索与创新。对他们而言,如果不坚持,某项传统技术以及背后所蕴藏的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就会从此失传,因而他们义无反顾担负起艰巨的传承使命。“我觉得需要将非遗传承下去,有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受访者编号3)他们还积极开展公益教学、非遗传播推广,找到与新时代对接点,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竭尽所能延续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
调查发现,广州非遗青年作为岭南文化优秀基因的守护者,利用自身了解传统的先天优势,用“工匠精神”来钻研苦练专业技艺,这不仅是传承非遗项目前辈的精神与品质,更是道德规范、行业准则与认知体系的体现。他们亲力亲为地参与生产制造的每一个过程,逐步改良技术和手法,并回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非遗传承的新观念、新需求,努力找到传统与现实相对话的接洽点,挖掘非遗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交集,进而创作出既能体现岭南传统历史文化,又符合大众审美且新颖有趣的非遗作品。“创新,包括技法创新、材料创新、题材创新,根据时代特点创作广彩作品,创新是根据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的,其实博物馆见到的作品,也是不同年代的创新体现。”(受访者编号1)广州非遗青年通过技法创新、形态创新等,不仅将“老字号”通过“新生代”一直传承下去,并且实现为中华民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目标。
调查发现,无论是具备先赋优势的家族传承人,还是后发的社会传承、师徒传承的广州非遗青年,都一致看好未来,不仅能够从非遗传承过程中预见到个人发展机会,并且对所传承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极高的期待,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与传承事业充满极大的信心。“我觉得前景还是乐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琴是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的,无论是我个人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趋势都是向好的,如果社会还是良性发展,国民温饱满足,进入小康社会,肯定是对精神文化方面有所需求的,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会受到关注的。”(受访者编号17)总体而言,广州非遗青年不再将自己视为非遗传承事业的派生物、家族传承的被动守护者,而是未来的主动创造者,对职业前景保持着乐观态度。
非遗传承具有独特性、艺术性和时间性等特点,其商业市场并不完全具备服务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广泛性,因而职业选择相对狭窄。不仅受访的广州非遗青年普遍反映,从业青年群体较少,调查问卷也显示,学习非遗相关专业的职校学生在考虑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时,只有35% 的受访者会选择非遗相关专业的职业工作。在问及“您不选择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时,受访者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人专业技术水平不足以达到职业要求”,占比为66.67%;排在第二位的是“觉得其他职业更有前景”,占比为64.1%;排在第三位的是“社会认知度不足”,占比为53.85%(见图1)。
图1 不选择非遗传承职业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广州非遗青年通过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音乐等有形或无形产品,创业取得的收入不太稳定,受到生产成本、营销压力、疫情冲击等影响较大,导致整体从业青年规模不大,日渐流失。
访谈显示,除了由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岭南大师街”免费提供广彩、广绣2 名受访青年和拥有私人物业的古琴艺术传承人工作室外,其他从事宫灯制作、珐琅制作、小凤饼制作等传统技艺以及牙雕、玉雕、木雕等传统美术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地表示,目前开展非遗项目的运营场地租金开支,是其重要的负担,希望能降低场租水平。此外,在疫情冲击下,他们一方面要支付不菲的商业租金,另一方面产品销售规模受到严重影响,“游客少,不能聚集,订单数量减少”成为不少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
不少受访者认为,通过自身制作非遗产品或教学服务,除了极少数受访者能够将非遗文创产品与生活用品结合外,大多数产品的经济价值不一定能获得社会认同,这既有市场接受程度因素,也与产品价值的社会认知程度有关。一方面,社会大众对于非遗项目虽然略有所知,但对其价值的认识整体不深,因此愿意“埋单”的受众有限。另一方面,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普及性教育传承中,部分学校的植入式教育、灌输式教学,不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触实际的切身体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何科学地开展非遗的教育传承问题值得探讨,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访谈得知,面对基层文化部门和青年传承人开设的公益学习班,家长会有“免费也不一定有人来学习”“学舞狮、咏春等非遗传承项目倒不如学跆拳道更有用”等想法,反映出不少非遗项目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现状。青年传承人从事非遗工作的价值亟待引起社会更多重视,让大众更清晰、更科学地认识非遗项目及其社会价值,提升行业认受度和非遗传承的社会普及。
从资源视角来看,社会资源是非遗传承内部资源之外的重要来源,对于非遗传承青年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外部资源助力作用。不少受访者都表达了对生产场地资源、运营资金资源、市场客户资源等方面共性的资源需求。第一,生产场地的租赁成本是制约非遗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运营资金的短缺是限制非遗青年扩大生产的主要原因,客户群体数量的多少决定了非遗青年传承生存空间的大小;第二,非遗传承项目存在一定差异性,作为自由职业者或创业的非遗青年,其社保、医保等基本保障以及专业提升需求的资源支持还是不够充分。究其原因,广州非遗青年的社会资源支持,一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具体措施给予多样化帮扶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职能部门协调、带动相关商业资源和社会组织力量,给予系统性、持续性的资源扶持。
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国家和省市分别出台了非遗传承人认证与管理办法,广州市也在2022 年5 月印发了《广州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但在上述条例规定中,并无太多涉及青年群体的相关政策,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广州市乃至国家非遗的传承发展。而且,从事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的非遗传承青年,虽然可以申报工艺美术大师职称和“南粤工匠”称号,但并未列入广州市高技能人才体系中,缺乏有效的从业青年政策激励,急需提供多方助力配套政策。
1.提供青年传承人场地、资金等工作政策支持
首先,对于目前广州非遗青年普遍反映的生产场地、经营场所成本压力问题,建议整合广州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共青团等职能部门以及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广州非遗青年提供生产制造、经营展示、项目开展、社会传播的所需场所扶持。其次,通过划拨扶持资金、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资金配套措施,更好适应广州非遗行业发展和青年发展需要。再次,鼓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消费广州非遗文化产品,引起带头效应。最后,倡导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文旅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协助广州非遗项目表演和展示活动,协助开展非遗项目的线上直播及传播,减轻青年传承人的运营压力,共度时艰。
2.加强非遗行业相关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接的机制建设
建议进一步扩大“非遗进校园、非遗进高校”内容,除了推广宣传非遗项目外,还可增加非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对接、非遗大师收徒的公开对接、校园招聘会的就业对接等工作,形成非遗传承“实习—毕业—就业/ 创业”的无缝对接机制,从根源上增强非遗传承青年人队伍的就业创业稳定性。
1.借力“指挥棒”作用,激活非遗教育学习热情度
目前广州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虽然遍地开花,但据受访青年反映,大多数中小学校和家长都只是想让学生了解体验一下非遗项目,学生没有深入学习的热情和时间,而且常常因课业压力、考试安排等原因挤占或中断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学习。因而,建议在广州“小升初”、中考甚至高考的体育、艺术、科技等特长生招生或加分项目中,适当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产项目倾斜,打通学历教育与非遗教育的“肠梗阻”,借助升学考试“指挥棒”的现实作用,激活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对非遗传承项目的学习热情。
2.创新探索更多元化的青年传承人培养机制
非遗传承人培养需要创新培养机制,提高青年传承人培养的实用性。通过高校成人教育、第二学历教育课程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设非遗传承相关专业,为广州非遗青年提供进修学习与获得国家认可学历的机会。共青团组织也可适时开设专题培训班,从市场营销、网络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设立课程,着力提升其市场运营能力。毫无疑问,通过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传承将成为非遗传承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这也是广州非遗青年群体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可以考虑将非遗青年传承人的培训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行业考核,颁发由国家认定的非遗项目技能资格证,列入市级高技能人才体系序列,保证青年传承人顺利就业创业,获得稳定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促进非遗青年培养渠道和培养机制的建立。
1.深化广州非遗旅游新线路研发,发挥文旅志愿服务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广州市历经了疫情的数次冲击,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原有的文化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2021年5 月发布了12 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其中,“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上榜。因此,建议全面梳理和扩展现有的广州旅游线路产品,结合研学旅行需求和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策划研发、统筹实施广州市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一方面,可将广州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和日常生活,积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扩展产业链条,持续打造广州非遗品牌。通过将广州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不仅可以帮助青年传承人增加收入,还能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声望与地位。另一方面,可积极引导广州文旅志愿服务从人力资源、物料资源、媒体资源等方面参与协助,分别开展针对广州非遗传承类别的志愿服务,助力广州非遗旅游线路的实施推广,多角度帮助非遗青年在项目宣传、现场展示、资料收集、网络传播、导赏讲解等方面有效传承,并构建广州非遗传承志愿服务新模式。
2.落实以青年为主体的区级传承人补贴等保障措施
非遗传承人所代表的项目性质不同,以及传承项目社会了解程度的高低,造成了传承人生存境况的差异,而且目前存在悖论,认定级别越高的中老年传承人知名度越高,收入也相对更可观,同时享有更多政府补助。反倒是需要创业就业帮扶的各区级非遗青年传承人,由于缺乏社会知名度和政府补助,受益不多,尤其在疫情期间,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因此建议各区都能按照非遗传承人管理办法等规定,落实以青年为主体的区级传承人工作津贴,并且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居民的最低工资持平或略高,动态调整,逐年提高。除此之外,广州市目前非遗青年存在收入差异和基础保障需求差异:有的文化程度较高,家庭能提供较好的支持和积淀;有的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只能为生活忙于奔波,经常要爬高摸低进行非遗工作,职业安全风险较大,却连缴纳基本社保医保都觉得压力较大的;也有个别受访者拥有工作场地物业并无经营压力,还购买了商业保险。因此,建议在传承人补助中增加一定的金额,专门用于支持青年传承人购买医疗及养老保险,以便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广州非遗传承事业中来。
当前广州市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各界青年在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和专业特长,因此建议,第一,除了为各级传承人晋升相应职称提供机会外,还可在进行传承人评定认证的过程中,在肯定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上,适当向优秀的中青年群体倾斜名额,并列入广州市高技能人才体系序列。第二,对于曾获得业界重大奖项的非遗青年传承人,可以适当放宽认证和晋升所规定的从业年限要求,为有真材实干的青年传承人提供职业水平的上升通道。第三,广州共青团每年主办的“青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可以增设“非遗创业”组别,让广州非遗青年可以有机会参加创新创业类的省市级赛事,获得创业资助或天使投资的青睐,同时,可通过举行广州非遗青年传承人作品的文博专场展览,进行风采展示和社会传播。
广州作为大湾区乃至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文化强市的建设,是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青年融合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建议组织开展系列“广州非遗游径”青年交流活动,面向大湾区青年组织,尤其是港澳地区的青年团体,让广州不同类别的非遗传承青年分别参与,共同分享和自由交流,在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兼具文化认同的工作目标。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展现大湾区非遗文化魅力,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文化认同乃至国家认同,毕竟共同的文化记忆是身份认同与国族认同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