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云
儿童诗中蕴含着的真善美情感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儿童的文学思维和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是其能够充分贴合儿童想象力旺盛的特殊优势,让学生将毫无逻辑的想象力转为创造力。儿童诗是指适用于儿童阅读的诗歌,既可以来自于成人作者,也可以来自于儿童作者,大都以儿童化的口吻传递纯真和美好。因此,小学语文儿童诗“读——赏——创”教学不仅仅是提升学生文学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个性、正确三观的重要契机。
小学诗歌主要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两大类,也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儿童诗具有节奏鲜明、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具备音律美和节奏美,具备重要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儿童诗创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而开设的教学活动,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因此开设儿童诗“读——赏——创”教学是具备教学现实意义的。
1. 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内容
1.1 低段儿童诗教学内容选定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期间,往往是将认字作为主要的学习目的,打好认字基础,然后再学习其他的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将儿童诗中的生字词熟练掌握,才能保证他们流畅地朗读,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将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含义真正理解。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将生字词融入整篇诗歌中,让学生理解。如“青蛙”的“蛙”字,笔画较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好记,死记硬背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诗歌以及文章中的插图,让学生建立起图形与文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观看插图,先认识青蛙,然后再讲解“蛙”,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理解生字,并加强记忆。
1.2 中段儿童诗教学内容选定
三、四年級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伴随着年龄增长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给予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儿童诗歌中的画面产生深刻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加强他们对诗歌情感的感知,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新的审美情趣。
1.3 高段儿童诗教学内容选定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和分析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快速发展中,相较于过去,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五、六年级小学生对诗歌中独特情感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帮助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更加的成熟。
2. 儿童诗“读——赏——创”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于儿童诗解读有误
在与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交流时,发现在“您认为什么是儿童诗?”这一问题上,多数教师的回答是:“跟普通的课文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文体而已。”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不太清楚儿童诗的具体定义,正常教学时仍然像普通精读课那样设计字词认知等教学设计。”由以上回答可知,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之前并没有对儿童诗进行明确的精准认知。儿童诗充满着想象力,且儿童诗的韵律品味要比其他文体的教学要重要得多。因此,在教学的前期,教师对于儿童诗的解读有误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儿童诗在教学中语文作用的挥发。
2.2 教学理念及方法单一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采用传统机械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独自、分成小组或全班统一整齐朗读。总之,只要让学生读的次数够了,学生就一定能领悟儿童诗的内容。教师采用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儿童诗的内容的确没有错,因为读是理解的本源所在。但是,读并不是让学生理解儿童诗方法的全部。从语用能力角度来看,语文的教学应该是理解与表达两大板块。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单一在教学角度上就是束缚了儿童诗教学达到语文核心语用能力目标的脚步。
2.3 教学内容局限且淡生活化
自统编版教材推广使用之后,儿童诗在低学段课本中的占比相较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多。但是,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文本执教的时候,常常拘泥于书中所给予的儿童诗篇幅。我们知道儿童诗的篇幅是比较短小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在一堂语文课中学习课外的儿童诗。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却被书中所给予的儿童诗“捆绑住”。并且,书中的儿童诗有些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儿童诗中,南方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感受大雪漫天之景,所以在教学时的情景感悟往往不尽人意。
3. 小学语文儿童诗“读——赏——创”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传递创编技巧
任何一类诗歌都是具备其对应的写作手法的,通常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手法包括对比、欲扬先抑、衬托、借景抒情、首尾呼应、托物言志等。其中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和叙述,表达自己意向的方式。托物言志更是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表现手法,故教师也可以基于这种写作手法进行组文教学。如《我爱你中国》等文章都是非常典型的托物言志诗。教师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如针对《我爱你中国》采用了朗读教学和情境教学两种方式,先让学生进行齐读,做到有感情地流畅朗读,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等到学生都已经熟悉诗歌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构成方法。如果要想写出托物言志诗,那么首先要对“物”和“志”具有准确理解。“物”是指借助某物的特性,但是不可将物视作景;“志”可以包括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托物言志诗在内容、思想、情感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向学生传递到位,首先内容上要能够以某物作为具体的描写对象,抓住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则要做到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情感上,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常见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等。然后教师再次把《我爱你中国》拿出来鉴赏一遍,要求学生结合写作技巧创作托物言志类的诗歌。
3.2 联系实际生活,在欣赏中创作
生活是学生进行儿童诗歌创作最主要的源泉,自然界拥有着多彩的颜色,也有着不同的变换,所以自然界的众多事物都像一个谜团,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自然界包含着非常丰富具有创造性特点的内容,一草一木都能够让孩子的天性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动植物、江河、日月星辰,引导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够拥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捕捉自然界中细微的内涵,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田园四季歌》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所具有的美感,以及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美感,并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自然界,使其感受到校园不同的景象,也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大自然中的环境。柳树、假山、蜻蜓,这些都是学生创作诗歌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开展一场赛诗大会,利用自然界中的绿树、红花编创儿童诗歌,这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激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3 梳理诗歌歌咏对象,借助意象展开创编
小学诗歌主要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两大类,鉴于小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较弱,因此语文教材中的选材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而定的。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咏物对象,将歌咏的同类型对象梳理出来,并进行整合,然后对这一组诗歌展开学习,进一步带领学生以同种对象进行诗歌创编。例如《窗前一株紫丁香》中,就应该认真梳理诗歌歌咏对象,这首儿童诗的歌咏对象就是紫丁香,要展开意象对诗歌进行有效地创编。文中的“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作伴。您听,您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解除一天疲倦。”正是因为这样的描述,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也从中体味到作者通过紫丁香的描写来表达自身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正是这一首儿童诗对紫丁香的特殊歌咏,从而让作者可以借助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使紫丁香能够代表自己,能够让老师可以消除疲惫,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时光。如此的儿童诗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组文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咏物的方法。等到学生形成一定的艺术感知之后,就要鼓励学生仿写某一篇诗歌或者自己完全创新,进行儿童诗创编。
综上所述,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无限潜能,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内心的想法与常人不同,所以作为教师更是需要走入孩子的内心,能够深入地挖掘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及能力,让孩子能够真正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提高自身的水平。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诗人,所以通过以上的内容,重点了解到小学语文课堂上,儿童诗歌“读——赏——创”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策略,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编创诗歌,进而提高综合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相信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够让更多的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也会帮助小学生爱上诗歌创作,发挥他们强大的想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诗歌意蕴情感,让他们在儿童诗歌的创作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魅力,进而让他们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拥抱更加美好的学习时光。